楊 愛(蘭州文理學院社會體育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
我國健美操教學科研現狀和分析
楊愛
(蘭州文理學院社會體育學院,甘肅蘭州730000)
健美操運動的持續快速發展使更多學生以及社會人士參與健美操學習,一時間我國掀起了一股“人人學健美,人人跳健美操”的熱潮,于是健美操教學不斷異軍突起。毋庸置疑,隨著健美操教學的發展,關于健美操教學的科研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近年來關于健美操教學的研究有很多,其研究內容也不盡相同,大多數的研究者在健美操研究領域主要涉及健美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教學改革等等,為當下健美操教學質量的提升明確了方向,奠定了基礎。
據調查可知,1990—2014年在25類體育類期刊上發表的關于健美操教學方面的科研論文多達160篇,這些文章為我國健美操教學發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依據,由此也說明,我國健美操教學科研呈現繁榮發展的態勢。筆者在對這些文獻進行調查時,參考了邏輯學分類原則,并結合運動訓練學方式方法,最后根據健美操教學發展的特點,將這160篇學術論文進行了系統化的分類,分類后的科研論文更加直觀、清晰地顯示了1990到2014年我國健美操教學科研的狀況,具體如下。
160篇科研論文大致上可劃分為6個研究方向,筆者對各研究方向下論文按照數量多少進行了簡單排序,即教育功能49篇,占總數的30.62%;教學方法35篇,占總數的21.87%;具體教學內容29篇,占總數的18.12%;心理學21篇,占總數的13.12%;綜述教學類17篇,占總數的10.62%;其他方面的研究共計9篇,占總數的5.62%。從以上研究數據可知,健美操教學科研中關于教育功能、教學方法、教育內容的研究一直是科研內容的重點,心理學、綜述教學類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另外,從健美操科研論文階段性分布的情況(表1)看,1990—1995年屬于健美操教學科研的萌芽階段,1996—2003年處于健美操教學科研發展階段,2004—2014年屬于全面發展階段。可見我國健美操教學科研現狀極為樂觀。

表1 1990—2014年健美操教學論文主要分布情況表
2.1關于教育功能的研究
從以上的研究數據可知,在1990—2014年的健美操教學科研論文中,關于教育功能的研究較為廣泛、全面且系統。關于論述教育功能的作品較多,所謂教育功能,即教育教學活動對受教育個體所起到的功能性作用,它具有客觀性、方向性與多面性。就健美操教學而言,教育功能涉及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能力培養功能(此功能論文篇目為25篇)。該功能主要包括編創能力、樂感能力、應用能力以及綜合能力等。(2)生理學功能(此功能論文篇目為20篇)。(3)美學功能。關于美學功能的科研作品有4篇,這些論文大部分內容是對審美的系統論述。
2.2關于教學方式方法的研究
教學方式方法是健美操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學方式方法是否切實可靠,一定程度上關系著健美操教學質量的高低。近年來,關于健美操方式方法的科研數量與日俱增。簡單來說,關于健美操教學方式方法的論述內容主要包括2方面:(1)教學理論方法類。與之相關的科研文獻有20篇。(2)關于具體教學方法的論述。與之相關的科研文獻有15篇。所謂教學理論方法類,就是論文主要集中詳細論述各式各樣的健美操教學模式;具體的教學方法類,即論文對所有能促進健美操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各種具體的教學方法進行論述。
2.3關于教學內容的研究
教學內容是繼教育功能和教學方式方法之后的又一重要的研究內容。關于教學內容的研究,大致可分為4種主要類型:(1)課程設置類。主要論述各課程設計之于教學組織、實施以及教學效果的影響,該科研論文篇目有12篇。(2)考試研究類。該類型科研論文主要論述考試改革以及對學生的綜合評價等內容。論文篇有9篇。(3)教材研究類。此類論文主要論述現行教材的缺陷以及改進方法。論文主要有4篇。(4)教學效果類。該類論文主要集中論述對健美操教學效果的評估,即教學成效的好壞。主要論文篇目有4篇。
2.4關于心理學與綜述教學類研究
首先,關于心理學的研究。在健美操教學科研系統中,關于心理學的研究主要有2大類:(1)將具體的心理方法巧妙地應用于健美操教學中。(2)健美操教學對學生心理的影響。與前者相關的科研文獻有8篇,與后者相關的論文有13篇。其次是關于綜述教學類科研。綜述教學類的論文大致有17篇,主要論述在健美操教學發展的各個不同階段,健美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以及采取措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實現健美操教學的長遠健康發展。簡單來說,就是解決問題,提升健美操教學質量,改善教學效果的研究。
2.5關于其他方向的研究
其他方向研究不隸屬于以上所提到任何研究范疇,該研究類型的科研論文主要有9篇。這9篇研究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對多媒體網絡運用的研究(6篇)以及對運動損傷和預防運動損傷的研究(3篇)。隨著多媒體網絡技術的發展,多媒體信息技術運用于健美操教學儼然成為一種時尚與潮流,故關于此方面的研究也逐漸出現。再者,健美操運動損傷也是健美操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只有在保證不受損傷的情況下學習健美操才能體現其意義。因此,關于踝關節扭傷與預防的論文也相繼出現,為舞者減少運動損傷提供了理論依據。
3.1健美操教學科研發展存在不平衡現象
從現行的健美操科研現狀看,各研究總體分布不均衡,這充分說明了科研發展也存在專業不平衡的問題。從分布的具體情況而言,關于教育功能、教學方式方法、教學內容等的研究數量較多,但是關于健美操教材發展、健美操運動損傷以及健美操與多媒體網絡相結合的研究較少,這充分彰顯了科研發展的不平衡性。以多媒體與健美操教學的結合為例,在當下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如何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提高健美操教學質量理應成為健美操研究者關注的研究話題。但從研究實況看,關于此方面的研究卻極度缺乏,不利于健美操科研的穩定、健康、協調發展。
3.2各個研究方向的具體內容比例不平衡
拋開科研的大致狀況,深入到各個研究方向的具體內容進行探究,不難發現,各個研究方向下的各個分支內容往往有所側重,不能實現平衡發展。例如,在教育功能類的科研論文中,關于學生有關能力的培養主要集中在創編能力,而對于健美操學習十分重要的樂感能力、協調能力、柔韌性以及其他能力的研究則較少。再如,在生理研究方面,健美操研究過分關注對女生的研究而忽視了對健美操男生的研究。另外,在關于教學內容類的研究中,關于課程設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普修課,極大忽視了對專項課的研究。
4.1發動更多科研人才對健美操教學進行研究
眾所周知,學校是健美操運動的重要基地,利用學校優勢吸引更多優秀領域學者進行健美操教學研究十分可行,且對健美操科研的發展具有促進意義。筆者從160篇學術論文可知,大多數論文作者都是各大高校的教師或者院校的優秀學生。很明顯,學校為健美操運動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環境、優秀的指導教師以及資深科研人員等,因此,健美操教學研究也應借助于院校優勢,吸引更多領域科研人才進行健美操教學科研建設,為科研發展貢獻綿薄之力。對于各大院校而言:(1)要鼓勵優秀學生以及在校教師投身于健美操教學科研項目,并實施一些激勵性政策提升其參與研究的積極性。(2)學校可引進資深科研人員專門從事健美操科研項目。總之,要盡可能發動更多人才參與到研究中來,為科研發展奠定人才基礎。
4.2拓展健美操教學科研范圍,進行綜合研究
為了解決健美操科研發展不平衡以及相關研究范圍狹窄的問題,可以適當拓展健美操教學科研范圍,實施多元化的綜合性研究。健美操是一門與社會學、心理學、運動學、營養學等相關的學科。如果單從該運動項目的內容來說,其與藝術體操、體育舞蹈等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聯系;如果從科學的角度來講,健美操運動又與音樂、舞蹈、美術等不可分割。因此,應該在多維視角下對健美操教學進行系統研究,拓展其科研范圍,尋找更寬廣的健美操教學科研空間,為我國健美操教學乃至整個健美操體育事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當然,雖然提倡對健美操教學進行多元化綜合性研究,但依然要遵循一定的原則與秩序,不能隨意拓展范圍,進行無價值的研究,這就要求研究者要定好研究方向,明確研究內容,進行細致入微的專項研究。
我國健美操教學科研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但是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其在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例如,健美操教學科研發展存在著不平衡的現象,各個研究方向下的科研內容也出現了比例不平衡、側重點不均勻的問題。毋庸置疑,我國十幾年的健美操教學理論研究必然要為健美操教學的實際發展服務,否則其研究便失去了價值與意義。目前,我國一定要降低健美操教學理論研究過程中的負面影響,探索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和文化需要的系統化、科學化的健美操研究體系,繼而真正推動我國健美操事業的飛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玲.1992—2011年期間我國健美操運動研究動態分析[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13.
[2]張俊麗.山東省普通高校公共體育健美操課程教學現狀分析及發展對策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08.
[3]趙承勇.山西省高職院校健美操運動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2.
[4]曲直.我國部分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專項教學現狀調查與分析[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7.
[5]張永生.我國健美操教學科研現狀與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22):142.
中圖分類號:G8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51X(2016)05-081-03
收稿日期:2016-04-06
作者簡介:楊愛(1972~),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