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卉君,馬成亮,白 燕(.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院,北京 00084;.山西農業大學體育教學部,山西 晉中 0080;.首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院,北京 009)
?
“租借評價法”對高校體育后進生體育參與促進作用的實驗研究
馬卉君1,馬成亮2,白燕3
(1.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院,北京100084;2.山西農業大學體育教學部,山西晉中030801;3.首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院,北京100191)
2011年,教育部制定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指出: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終身體育的意識,強調把學生的體能、知識與技能、學習態度、情意表現與合作精神納入學習成績評定的范圍,并讓學生參與評價過程,以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當前在大多數高校,對于學生體育學習結果的評價方式往往過于單一,手段陳舊,沒有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自評、互評的處理方式較為潦草,且忽略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沒有將學生的社會適應、學習態度等納入到評價體系中,對于學生進步和發展的評價也十分欠缺。尤其對于部分體育后進生(本文特指那些身體形態、運動技術水平、身體素質等先天條件不足,很難考試及格或成績無法達到評優標準的大學生人群,統一簡稱為后進生)來說,由于受到許多無法控制的客觀條件限制,縱然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十分努力,依然無法達到別人輕易就可以達到的運動目標。這樣周而復始地惡性循環,后進生的學習興趣會不斷減少,自信心也會受到打擊,這對他們的身心都會產生造成消極影響。本文試圖通過將“租借評價法”應用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實驗研究,建立一種新型的、可以激發體育后進生運動興趣的可操作評價系統,并將此系統應用于后進生的體育教學中,對后進生平時的體育學習進行監控,以實現體育平時成績、體育知識技能成績和期末體育成績間分數的租借轉換,激發后進生的內在動力和學習興趣,以實現學習評價效益的最優化。
1.1研究對象
山西農業大學文理學院大一年級和大二年級學生各50名體育后進生在運用“租借評價法”之后的體育參與現狀。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以“租借評價法”為關鍵詞,在CNKI數據庫搜索到相關文獻、期刊、論文,為本研究奠定基礎。
1.2.2實驗法
1.2.2.1實驗對象隨機選取山西農業大學大一年級和大二年級各50名體育后進生作為實驗對象,并重新建立體育學習記分冊。
1.2.2.2實驗時間2014年9
月至2015年6月。
1.2.3問卷調查法根據研究需要設計問卷,并請相關領域教授專家進行結構效度檢驗,認同率為93.7%,采用重測法進行信度檢驗,信度系數為0.87。向實驗對象發放問卷,共發放問卷90份,回收有效問卷88份,有效率為97.8%。
1.2.4數理統計法運用MicrosoftExcel對調查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2.1“租借評價法”
2.1.1“租借評價法”的含義“租借”原指商業領域的一種交易行為,本研究中的“租借評價法”是指借用銀行借貸業務模式,在體育學習評價中,給予體育后進生體育成績租借的權利,使他們能暫時合格通過考試或是達到評優標準,之后在規定的時間段內通過自覺鍛煉的方式將“租借”的成績進行歸還的方法。在此過程中,“租借”只是一種手段,“歸還”才是關鍵目的。通過運用這種方法,可以使體育后進生在有償借還的過程中產生體育興趣和內在動力,樹立體育自信心,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2.1.2“租借評價法”的實施對象實施對象為體育學習的臨界生,主要包括:(1)體育成績界于45~59分的學生,他們通過租借分數可以考試及格。(2)體育成績介于60~74分的學生,他們通過租借分數可以達到評優標準。
2.1.3“租借評價法”的租借前提
(1)體育課平時表現(包括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和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出勤狀況和個人表現)及體育理論考試必須及格;(2)在技能測評中,各單項成績必須全部及格,評優學生體育成績必須達到75分以上。
此規定意在防止學生過分依賴某項運動優勢來彌補劣勢項目的情況發生。
2.1.4“租借評價法”的租借方法
2.1.4.1租借流程新學期開始,由后進生提出申請,體育教師將各班后進生編成一個團隊,建立相應檔案。學生體育成果評價以口頭評價、技評、展示、記錄為主,期末體育成績=平時分(30%)+體育理論分數(10%)+技能考試分數(60%)+租借分(1~15分間)。
2.1.4.2平時分的租借法對后進生一周的課堂、課外表現和學習行為進行一周一評,每周由團隊成員和教師一起進行師生間和生生間的互評。為防止隨意加分,規定每周只能有40%的同學獲得1分的加分,累積作為周末成績可租借的平時分,用于學期總成績間的租借。
2.1.4.3平時分的加分因素平時分的取分范圍主要包括:(1)參與管理:1~5分;(2)合作精神:1~5分;(3)遵守常規:1~5分;(4)鍛煉態度:2~8分。
2.1.4.4還分方法后進生在申請租借分數時,首先要制訂歸還條約,條約包括學生利用周末或寒暑假進行體育鍛煉的目標和要求歸還成績的有效期。對“一次性還清”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允許“分期”償還,但最低限度是,在本學期期中考試前必須將上學期所借分數還完,否則將被視為信譽度不良,須在本學期成績中扣除所借分數,并不得續借。
2.2運用“租借評價法”后對改善體育后進生體育參與程度的結果分析
2.2.1后進生參與體育課的運動興趣變化由表1可知,實驗前,消極參與體育鍛煉和完全不感興趣的學生分別為26.5%和17.4%,可見多數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是因為受到學校規章制度的約束,只能消極應對。而實驗后,只有1.1%的學生對參與體育鍛煉依然不感興趣,經觀察,這些學生大多為租分后因個別原因沒有及時還分者。由上可知,經過一學年的實驗之后,后進生的體育學習由被動變得主動、由消極變得積極,學生開始對體育學習產生興趣。

表1 實驗前后體育后進生參與體育課的態度和興趣統計表 %
2.2.2后進生每周參與體育鍛煉的頻率變化表2顯示:實驗前,后進生每周參加體育鍛煉3次以上的人數不到11.5%,有70.4%的學生每周只進行2~3次體育鍛煉,可見體育后進生每周體育活動頻率不高,也反映了后進生鍛煉意識淡薄,興趣不濃厚。另外,通過訪談還發現,大部分體育后進生都是因為體形過于肥胖或協調性較差而對體育鍛煉產生抗拒情緒的。實驗后,有87.5%的學生都能保證每周活動次數達到4次以上,頻率明顯升高。

表2 實驗前后體育后進生參與體育鍛煉的頻率統計表
2.2.3后進生體育成績達標及評優狀況由表3可見,參加實驗的后進生,通過“租借評價法”達到了體育成績及格或“評優”標準的大一學生為實驗學生的91.7%和83.3%,大二學生為實驗學生的92.1%和90%。
2.2.4后進生體能和運動技能的提升情況表4顯示:大一實驗組和大二實驗組分別有38人和43人的

表3 實驗后體育后進生分別達到及格或評優標準的人數統計表
還分情況為5~15分,大多數學生還分狀況良好,可見學生通過加強周末和寒暑假體育鍛煉的方法來進行還分,使學生的體能和運動技術水平得到很大提升,達到了實驗的目標。
3.1結論
3.1.1“租借評價法”是一種能有效激發體育后進生運動興趣和積極性的新型評價方法。
3.1.2“租借評價法”對提高后進生體育學習興趣、樹立自信和提高體能和運動技術水平作用顯著。
3.2建議
應該將“租借評價法”廣泛推廣應用于我國高校普通大學生的體育教學中,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平時的體育學習質量,樹立自信,實現評價對學生體育學習效益的最優化,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表4 實驗組學生還分情況統計表
參考文獻:
[1]張河水.2011年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理念下運動技能教學策略探討[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4(4):509-512.
[2]馬利亞.初中體育弱勢群體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調查研究:以寧波市老三區為例[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2,11:106-107.
[3]廖彥罡,劉英.大學生體育弱勢群體的身體自我特征[J].吉首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5:120-124.
[4]汪曉贊,季瀏,宋志浩,等.中小學體育學習自制評價標準的探索與建議[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8(6):81-84.
%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51X(2016)05-134-03
收稿日期:2016-03-28
作者簡介:馬卉君(1992~),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校體育。
通信作者:馬成亮(1966~),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