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光集安市高句麗歷史文化研究中心
文物博物館管理體制創新分析
尹光
集安市高句麗歷史文化研究中心
文物資源缺乏,是文物博物館面臨最大的問題,因此,需要對國家以及民營的部分小博物館進行有效的發揮作用。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對文物托管,文物博物館的管理體制進行創新。本文將從文物托管的現狀出發,提出好立法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工作等方案。
文物托管;管理體制;創新思考;立法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
文物是歷史發展的產品,對文物的保護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文物能夠輔助我們研究歷史的發展,它是時代發展的標志。保護文物的重要方式便是把文物移到文物博物館來保護,文物博物館的管理體制是影響文物保護的重要因素,也是參考因素,如何實現管理體制的創新是我們廣大文物博物館管理工作者需要深思的問題。筆者在本文中探討文文物托管的現狀,以提出更多的體制創新方法,希望能為廣大讀者提供具有實效性的幫助。
文物托管指的是民間文物委托人將文物托管于文物博物館,并簽訂相應的托管合同。當然,這僅僅是一種托管方式,文物的所有權并不在于文物博物館,而是委托人。文物托管是需要繳納托管費的,博物館根據展覽需要與托管人協商,以安排展覽需要。
從我國的文物博物館發展情況看來,還處于起步階段。我國文物博物館的發展并不迅速,有過文物托管的例子并不多,在這方面的發展經驗不夠充分,許多機制存在著問題,制度還不夠完善,對于這方面的負責人要求也比較高,需要有足夠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對自己的工作做到位,不斷發現總結問題。但是我國的博物館事業前路雖有坎坷,但未來仍是光明的、不斷前進的。對于博物館管理體制的創新與探索,本質上也是為了我國博物事業的良好、長足發展。
文物托管的意義重大,民間文物托管主要通過把文物委托于文物博物館來實現。博物館本身就是對文物資源的收集和展示,文物托管后能夠使其更多的收集文物資源并展覽,豐富了文物資源的同時,也促進了博物館業的發展。文物托管有利于文物保護,因為許多文物在民間流通比較多,一些文物收藏者缺乏一定的保護經驗,往往在收藏過程中造成文物損壞。因為民間文物資源十分豐富,因此博物館對文物于資源的收集應重點放在民間。文物托管對于文物所有者而言百利無一害,文物的所有權還在他們手上,對于這種機制,知識將文物資源整合到博物館進行保管和展示,相反在文物所有者自己手里未必能做到妥善的保管。
(一)立法創新
無規矩不成方圓,現今是法制社會,作為有力的約束力法律的作用十分強大,而文物博物館管理體制在立法創新上是一項重大的突破。我國博物管對于文物保護的機制有待加強,法制的管理措施能夠是管理機制更加完善,對文物保護的力度也增加了許多。對于民間私營博物館更應加強對法制管理,許多文物資源在民間的流通比較頻繁,加強民間的立法管理對于管理民營博物館意義重大。
(二)制度創新
當前我國文物博物館的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由于管理制度陳舊,制度不能更新換代造成管理不妥當。制度的創新對于博物館的管理有很大幫助。博物館自身要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與此同時也要增進與政府管理機構的交流溝通,合理分配管理機構,定制合理可行的賞罰措施。制度創新的重點在于管理文物制度和管理工作人員和參觀者的制度,需要管理者自身約束好自己的言行,重視文物和參觀者的安全保障問題。除了有一定的安全設備外還要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工作人員的重視度,保護文物資源人人有責。
(三)管理創新
科學的管理是確保文物博物館管理體制創新的重點部分。可以這么說,科學的管理是確保文物博物館穩定運轉的重要前提,也是能滿足博物館各項活動的必然基礎。由于文物的不可再生性,需要合理的管理方案,才能落實管理創新。這要求我們以實現文物的“保護為主、搶救為輔、展覽其次”的原則,并對場館工作人員進行合理安排,才能不斷地提高管理水平。要實現管理創新,筆者有以下方案:
1.托管文物的管理創新
實現托管文物的管理創新,需要管理方定制科學的文物托管方案,如果該文物博物館是對外開放的場所,需要定制合理的開放預案,根據當地的人流和博物館承受能力定制科學的場館開放時間。設立緊急事件處理辦公室和投訴辦公室,以根據參觀者的信息反饋調整開放方案,從而提高場館的服務能力。與此同時,針對文物的不可再生性,須定制完善的保護、展覽等管理體制,特別是如今互聯網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突飛猛進,使用兩種技術配合場館的文物管理,能使管理工作效率最大化,文物托管和對外開放工作也會更加順暢。
2.人員管理創新
人員的管理包括參觀者進出管理和工作人員的管理。對于參觀者的管理,博物館管理方適當控制好進場參觀人員,如加強對進場參觀人員的安全監測,以減少一次性進場的人數,這也是確保文物和進場參觀者安全的重要手段。在場館建設與規劃時,明確參觀順序,以減少參觀順序不明導致一些參觀者在一個地方滯留,造成人員擁堵;在工作人員管理方面,應當提升管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并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機制,以提升場館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
可以這么說,文物博物館的管理體制創新是提升文物保護水平的必然基礎,做好我國的文物博物館的管理體制創新,是對文物保護責無旁貸的工作。雖然我國博物館陳列藝術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化著,其趨勢與探索是值得我們為此而深刻研究的。本文的探討的目的在于鼓勵我國博物館管理工作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做好分析,樹立相應的文物保護意識,以完善體制創新。這要求我們做好立法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工作,為我國文物保護奉獻自己的力量。
[1]陳國民.對文物博物館管理體制創新的思考[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13(03):5-10.
[2]崔維新.關于文物博物館管理體制創新的若干思考[J].戲劇叢刊.2014(09):115-117.
[3]劉溪堯.對文物博物館管理體制創新的思考[J].黑龍江科學.2016(04):125-128.
[4]張亭.談博物館陳列展覽的要求[J].文物研究.2014.1(2):16-17.
[5]孫立新.新型技術在博物館陳列展示中的運用及發展[J].新科技.2015.10(59):18-20.
尹光(1982-),男,漢族,吉林省集安人,吉林省長春大學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畢業,集安市高句麗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方向:考古學,博物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