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東
吉林省梨樹實驗中學
新時期高中化學教育教學策略淺析
劉雪東
吉林省梨樹實驗中學
新課程理念的推行,使課堂教學變得充滿活力,新思路、新教材、新教法刺激了師生們教學、學習的積極性,大家開始探索教學的哲學、影響教學效果的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等,并嘗試著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但是在“推陳出新”的熱鬧之后,對于教育教學過程中最為行之有效的策略,我們應該有一個更冷靜的思考,尤其是高中化學這類理科課程上,我們不能單純追求“新”的外表,而忽視了化學教學的基本出發點,丟掉傳統教學方法的優勢。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化學課程教學的實施策略,最為主要的一點是要抓住教學方法的“有效性”,不管是新的方法還是舊的手段,最重要的是讓課堂教學更具“有效性”。
高中化學;教學策略;有效性
新課程改革并不是單純地換一套教科書,提出幾個新人耳目的教學口號,而是一次從內而外的徹底的教學革命,這場革命轉變的不單是教學理念、教學手段、教學方式,更是更新了教育教學的目標——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即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讓他們更具創新精神,更有實踐能力,能夠更好地在社會中生存和發展。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教育教學的策略實施很關鍵,如何將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如何進行“有效教學”,是新課程背景下我們需要認真探索的問題。
那么,何謂有效教學?20世紀上半葉,隨著科學研究的進一步發展,西方教育學者發現教學也是科學,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進行研究。人們可以通過觀察、實驗等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教學問題。有效教學就是基于以上理論提出的。教學的效益是有效教學的核心,也就是說什么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是高效還是低效?這里的“有效”或者說教學的效益,既不是指教師教得如何,也不是指學生學得如何,而是指在教學進行一段時間后,學生有沒有獲得具體的進步和發展。教師教得再好再辛苦,但學生不愛學或者學后沒有收獲,就是無效教學。學生學得時間再長再辛苦,可是自身的能力沒有得到發展和鍛煉,就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所以,在新時期,如何進行有效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呢?個人結合近幾年的實際教學經驗,總結出如下教學策略:
這里的“人”即是指我們教學的對象學生。想要高中化學課堂教學高效,我們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需求和興趣為出發點,了解學生初中階段對化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是否能夠熟練運用曾學過的知識和技能,是否有學習的盲點,對于與高中階段學習息息相關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生掌握的程度怎樣,作為化學教師要充分了解了這些,才能設計出與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發展相接近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依據教師的設計進行探究,從而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鍛煉出化學思維,進而將化學學習當成一件樂事。同時,只有在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下,才能設計出適合學生認識規律、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形式,用教師的情緒充分感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上活躍學生的思維,形成健康的課堂氛圍,從而達到教學的“有效性”。
新課程標準指出,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要讓學生了解化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并讓學生能夠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問題。這告訴我們,化學教學不能再“紙上談兵”,而要變為生活化教學,注重化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讓化學知識不僅只用在書本和實驗室里,而且可是時時處處在生活中見到它的身影。怎樣實施化學的生活化教學呢?第一,教師要轉換心理角色,不要急于向學生“傳授”,而要學會傾聽學生的好奇、疑問,這樣才能深入了解學生對化學知識的陌生感和敬畏心究竟源自哪里,與學生平等對話,也更能讓學生接受教師的引導。第二,要注重化學知識的學以致用,我們的日常生活其實離不開化學,作為教師,要多開展與生活實際關系緊密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走進生活,發現生活中的化學,促使他們理論聯系實際,彌補單純的理論教學難以與實際相結合的缺點。比如,可以讓學生多了解當今化學研究的新成果,帶學生參觀與化學有關的工廠、企業,或者讓學生動手做實驗,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進行一些小發明,等等。這樣的教學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化學思維的形成,也讓他們在課本上學習的間接經驗變成了親身參與的直接經驗,能夠形成較深的印象,促進他們化學知識實際運用的能力的發展。
想要課堂教學高效,學生學習時的情緒至關重要,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最佳法寶就是“興趣”。興趣能夠讓學生持久地維持學習動力,自主地克服學習障礙。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情境創設是近年來應用較為廣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情境創設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第一,強調所學知識的重要性,通過教師的渲染、強調,突出了所講內容的神奇和深奧,學生心中自然重視起來,也會發生探究的欲望。第二,激發學生的質疑精神,“學貴有疑”,只有學生在積極思考和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對教師的講解提出質疑,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故意設置疑點,激發學生對教師講授的新的化學知識的探討與追尋的熱情,課堂上時時有疑,自然能夠保持盎然的學習興趣。第三,把學生變成教學活動的一份子,讓學生多參與教學過程,也就是讓學生由單純地聽教師講,變為可以主動參與到教學內容和知識的認識、探索中,這種“主導”的活動也能夠很大程度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沒有人不喜歡被夸贊,所以注重評價激勵也是提升教學“有效性”必不可少的策略之一。在教師運用課堂或者課后的評價策略時,要以鼓勵、期待等積極方向的評價為主,在評價中多激勵少苛責,多發現學生學習表現的優點,及時、恰當地予以肯定,讓他們建立自信、體驗成功,讓激勵成為學生有效學習的最佳催化劑。
綜上所述,新時期提升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的實質,就是要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具體以“以人為本”“生活化”“情境創設”“評價激勵”等四個方面的教學策略為主,通過這四個策略,能夠有效地讓學生“樂學”“善學”,充分參與到化學課堂中來,在學習中掌握知識、增強技能、提高能力。
[1]劣旺年.高中化學教育中創新教育策略探討[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9)
[2]李偉東.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創新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1(13)
[3]孫李.如何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J].吉林教育:綜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