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萍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安山鎮黨各莊實驗學校
淺談物理教學如何提高學生素質
劉艷萍
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安山鎮黨各莊實驗學校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好多物理的基本概念、定義、定理的引入都是通過對實驗現象的總結推導出來。正因如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十分重視實驗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千萬不能馬馬虎虎,給學生造錯覺,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要做到這一點,就應該做到: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的歷任領導都把抓科技成果作為第一要務。努力使國家科學技術現代化,力爭在短時間內趕上和超過世界發達國家,毛主席曾說過,我們也要搞原子彈、氫彈,也要搞人造衛星。結果我國在60年代原子彈、氫彈爆炸成功,70年代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鄧小平同志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結果80年代就有了導彈等先進武器;江澤民時代,我國設立了最高科技獎,結果出現了袁隆平、黃昆等一大批優秀科學家;胡錦濤時代,我們完成了宇宙飛船的載人工程,實現了中國人遨游太空的夢想。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更是高舉科技興國的偉大旗幟,完成了登月工程,支線飛機的制造,大飛機的研發工程正有條不紊地進行,實現了中國諾貝爾獎零的突破。學生在了解了這些偉大成果后,大大激發了他們為國爭光的熱情和勇氣。為進一步學好物理堅定了信心。
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含著很多物理原理,通過對生活中物理故事的講解,可以大大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的愛好,和高度的求知欲。比如:通過猴子撈月亮的故事,可以引出平面鏡成像原理;講牛頓觀察蘋果落地的故事,可以引出重力概念等等。
另外還要注意讀書的興趣性,避免單調、呆板,可讓學生就課本上的問題結合有關知識進行閱讀,如復習機械振動時,“假如把單擺從地球移動到月球上,它的振動頻率是否會改變?為什么?根據g月≠g地得出要改變的結論。若置于勻減速上升(或下降)的升降機中,頻率是否會改變?這樣指導閱讀既增加了興趣,又有利于挖掘知識問題的邏輯關系,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變通性,覺得課本里有難度可挖,有奧妙可循。
物理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關鍵,我們必須大力加強物理實驗教學。要做到:
1、儀器簡單,關系現象明晰易見,能充分說明問題,以便于學生觀察。例如,在電學中,如果需要觀察某一物理過程中的電流變化,應采用靈敏度高的儀器,如立式指針電流指示表。
2、觀察的過程和結果必須符合教學原則。例如,在測量摩擦力大小的實驗中,只有當彈簧秤拉著木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彈簧秤上的讀數才能固定在某一確定的數值上,否則其上面的讀數就會忽大忽小,這樣不但不能說明問題,而且還會給學生造成錯覺。
3、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和思考。例如,研究物體的沉浮條件的實驗。我們可以把相同大小的木塊和鐵塊分別放入同一濃度的鹽水中;把同一個雞蛋放入不同濃度的鹽水中,讓學生觀察現象,再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同一種液體中放入不同的物體,沉浮的情況各不相同?為什么同一物體放進不同濃度的液體里沉浮情況不相同?為什么同一物體放入不同濃度的液體中沉浮情況也不同?物體在液體中的沉浮條件是由什么決定的?除此之外,還應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
我們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物理現象,可供我們觀察和思考。例如我們穿的鞋,鞋底上為什么都有粗糙的花紋,而防滑鞋的花紋比一般鞋的花紋更粗糙?善于觀察思考的同學會發現問題。為什么鞋底上的花紋越粗糙就越防滑呢?思考解答這個問題,對于鞏固深化產生滑動摩擦的原因和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是相當有益的。類似的現象不勝枚舉。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創造條件,使客觀事物形象化,便于學生觀察和想象。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了解物理現象發掘問題。
1、理清實驗步驟,達到初步記憶。實驗步驟的銜接順序是科學的,技術細節是嚴密的。實驗數據的處理和結論分析中,需要必要的知識準備。這是正確的分析實驗結果、概括物理規律的前提,對部分知識準備不足的學生預習時更應注意。實驗中的實驗數據以及實驗觀察的內容,要求學生應在預習時設計記錄表格,好供實驗室使用,按照實驗過程記錄在表格中,以便學生的觀察和記錄具有較強的目的性和針對性,避免學生在實驗室只重視數據,不重視觀察的弊端。
2、檢查預習,引發議論
學生進入實驗室動手操作以前,教師要通過小問卷等形式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對于學生沒有解決的提問以及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提出的新的見解,要引導全班學生討論,促使信息的橫向交流。教師及時點撥和引導,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如儀器是否可以改進,有無更好的測量方法等,以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又如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課本要求分別測出G、F、S、h,最后得出機械效率。此時教師提出:“如果不用刻度尺測量勾碼和彈簧秤掛鉤移動的距離,可以計算出機械效率嗎?”從而引導學生進行議論,一步步探索,解決問題,得出結論。初中生好奇心強,總是迫不及待地想開始操作,因此,教師的講解要畫龍點睛,強調實驗操作規程,避免出現問題,點撥講解要貫穿整個學生實驗課的始終。通過預習、討論、講解的過程,多數學生基本掌握了實驗要領和操作步驟,因此,操作過程可以采取同步式進行,即由教師統一發布指令(課前精心設計好),學生按要求逐項完成,教師逐項檢查、指導,這樣做較符合初中學生的特點,便于調控。
3、布置練習
實驗結束后,教師要布置一些立意新穎,鞏固延伸、拓寬實驗內容的知識性問題和課下小實驗,以使學生對滑輪組機械效率有較深刻的認識,并進一步探討如何提高機械效率,加強實驗教學,不斷推進素質教育。
總之,縱觀當今世界教育,我國的學生在基礎知識、基本理論方面存在較大優勢,但在操作能力、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等方面又存在較大差距,因此,我們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必須認識到這一基本事實,在激發學生興趣,充實學習動力的基礎上,加大實驗力度,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克服重理論、輕實驗的短板,讓我國的物理教學永遠走在世界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