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營庫
如果把大企業比作人的大動脈,中小微企業就是毛細血管。中小微企業規模雖小,但如果數量龐大,就會產生“蝴蝶效應”,聚少成多、以小見大,撐起當地經濟發展的“半壁江山”。
—組數字見證非公經濟的跨越與騰飛
截至2014年底,吳起縣共有非公有制經濟實體5820個,其中非公有制企業588家(包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家,資質等級建筑業企業3家、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17家、限額以上服務業企業8家),個體工商戶5232戶,注冊資金總計29.24億元,實現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30.70億元,上繳稅金6.94億元,從業人員149萬人,支付勞動者報酬4.48億元。
近年來,吳起縣面對經濟新常態,頂住經濟下行壓力,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關于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決策部署,堅持把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作為培育后續產業,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出臺了一系列支持鼓勵政策,使非公經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在推動經濟增長、增加財政收入、調整產業結構、擴大社會就業、繁榮城鄉市場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非公有制經濟的亮眼表現,標志著它已成為吳起縣經濟轉型的主力軍、改革開放的主動力和增收富民的主渠道。在2014年度目標責任考核中,吳起縣榮獲省政府發展中小企業貢獻獎。
政府扶持讓“非公之花”越開越艷
“非公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扶持”,在采訪中,不少民企的老板對近幾年來吳起縣在支持非公經濟發展中開展的工作贊不絕口。
近年來,吳起縣把非公經濟發展放在突出位置,并在服務機制、金融支持、財政引導、品牌培育、稅費優惠、市場秩序、信息化服務等方面出臺具體措施,切實加大支持力度,不斷優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
吳起縣中小企業促進局局長臧紅艷在接受采訪時對記者說:在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上,縣上這兩年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確定32位縣級領導和22家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成員單位聯系縣級重點企業54家。縣財政專門列支500萬元作為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通過無償資助、貸款貼息、以獎代補等方式解決非公有制企業項目建設融資難題。啟動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通過篩選、論證,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12項共計76萬元,重點扶持吳起寧蓉T貿有限責任公司、吳起肥土地特色小雜糧生產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項目。表彰獎勵優秀民營企業吳起縣全鑫超市有限責任公司、吳起縣永安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等6家企業各5萬元獎勵。大學生創業先進集體獎勵3萬元,共計33萬元。
去年,吳起縣中小企業促進局給予注冊商標的15家企業25萬元的資金支持,鼓勵大家帶動更多企業積極開拓創新,打造名牌產品,提升企業知名度。吳起縣五谷城桐寨“肥土地”特色小雜糧生產有限公司經理張彥才高興地說,縣上還多次組織中小企業的業務骨干進行技能培訓,增強自身業務素質,這對我們這些小企業日后的發展壯大有很大的幫助。而他經營的“肥土地”特色小雜糧被評為省級名牌產品,產品遠銷周邊市縣,將“小雜糧”做成了“大產業”。
談到今后的工作,臧紅艷信心十足。她說,今年我們將放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大力實施商標戰略,全面落實激勵政策,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能源轉化、建筑建材、電子商務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推行“三證合一”,簡化審批程序,積極搭建銀企融資平臺,啟動“助保貸”業務,用足用活政策,在人才、融資、技術、土地等各種要素上提供服務、鼎力扶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不斷拓寬領域。加快德勝物流園區、李洼子汽配城建設進度,啟動建設二道川綜合市場。新增規模以上企業4家、小微企業50家、個體工商戶500戶,實現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34.5億元。
抓好黨建凝聚非公發展合力
近年來,吳起縣中小企業促進局堅持“組織建起來,活動搞起來,作用顯出來”的工作思路,不斷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著力破解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難抓、黨組織難建、活動難開展、黨員作用難發揮的問題,結合黨的群眾教育實踐活動,按照組建一批、完善一批、提高一批、鞏固一批的思路,加快非公企業黨組織的組建步伐,目前全縣非公有制企業中建立黨組織66個,其中單獨組建24個,聯合組建10個,掛靠組建32個,累計發展黨員205名,入黨積極分子39人,黨建示范點1個,加強了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非公企業黨建的戰斗堡壘作用。
此外,吳起縣還組織非公有制企業開展扶貧幫困、新農村建設等一系列活動,目前貧困大學生資助累計資金已達395.5萬元。
吳起縣為非公有制經濟搭建“成長”平臺,使得高技術產業、農畜產品加工業、建筑業、批發零售貿易業、餐飲業、旅游業等非公有制經濟重點行業都得到較快發展。吳起具有優勢特色的大產業、大基地建設步伐不斷加快,集群化發展穩步推進,為非公有制經濟、特別是為中小企業加快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拓展了發展領域,從“單飛”逐漸形成“雁陣”。反過來,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也為吳起縣域經濟的轉型升級“插翅添翼”,實現石油工業“一業獨大”到“多樹開花”的跨越發展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