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酒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第三次(擴大)會議2015年中國酒業工作報告

2016-07-14 05:19:52王延才中國酒業協會北京100831
釀酒科技 2016年5期

王延才(中國酒業協會,北京100831)

?

中國酒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第三次(擴大)會議2015年中國酒業工作報告

王延才
(中國酒業協會,北京100831)

摘要:報告首先從規模企業數量、產量、銷售收入、上繳稅金、出口量等方面對白酒、啤酒、葡萄酒、黃酒、其他酒類等我國酒業各酒種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總結。酒行業總體增長,其中白酒、啤酒產業微略增長,但規模以上企業虧損額增長了18.80%。市場需求更加豐富,消費者的選擇呈多樣化、差異化態勢,在此形勢下,各企業應該從客觀研判市場形勢、準確把握市場需求導向、積極探索新型營銷渠道、優化釀酒產業布局、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等方面進行長遠謀劃。其次,報告就《中國酒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的編制進行說明,對“十二五”時期中國酒業發展成就與面臨形勢、中國酒業“十三五”發展的指導思想、中國釀酒產業“十三五”經濟指標等方面進行了詳盡介紹,最后,對中國酒業協會2015年主要工作進行了歸納總結。

關鍵詞:中國酒業協會;2015年;報告;酒業發展

編者按:中國酒業協會一年一度的盛會“中國酒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第三次(擴大會議)”于2016年4月在北京召開,會上,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做了工作報告,對2015年中國酒業的發展做了全面總結,對《中國酒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做了編制說明。征得本人同意,將工作報告全文刊發于后,以饗讀者。——編者

優先數字出版時間:2016-04-25;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2.1051.TS.20160425.1049.009.html。

現在,我受中國酒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的委托,圍繞“2015年中國酒業發展回顧總結”“《中國酒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編制說明”及“2015年中國酒業協會主要工作”三個方面做工作報告。

第一部分 2015年中國酒業發展回顧總結

1 2015年中國酒業經濟運行情況及分析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國民經濟面臨多重困難和嚴峻挑戰,最終保持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時刻,也是釀酒行業通過深度調整,由快速增長轉入平穩發展并且逐步走向復蘇的一年。這一年,我國釀酒行業的全體同仁以堅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氣,攻堅克難,開拓進取,保持了行業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穩中有好。

1.1經濟運行情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5年全國釀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7429.33萬kL,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73%,其中飲料酒產量6412.59萬kL,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62%,發酵酒精產量1016.74萬kL,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4.23%。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產品銷售收入9229.17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5.34%;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018.07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3.93%;上繳稅金853.1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2.06%。

主要經濟效益匯總的全國釀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總計2689家,其中虧損企業299家,虧損面為11.12%,虧損企業累計虧損額54.3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80%。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15年飲料酒及發酵酒精制品累計進出口總額49.50億美元,同比增長34.32%。其中,累計出口額11.40億美元,同比增長34.69%;進口額38.10億美元,同比增長34.21%。

酒精行業: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酒精生產企業138家,完成總產量1016.74萬kL,同比增長4.23%。累計完成銷售收入799.92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6.34%;累計實現利潤總額32.28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5.53%;上繳稅金24.16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9.73%;虧損企業19家,企業虧損面為13.77%,虧損額13.5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36.81%。發酵酒精制品累計進出口總額3.82億美元,同比增長571.95%;其中累計出口金額2135.30萬美元,同比下降41.75%;累計進口金額3.61億美元,同比增長1686.64%。

白酒行業: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1563家,完成釀酒總產量1312.80萬kL,同比增長5.07%。累計完成銷售收入5558.8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5.22%;累計實現利潤總額727.0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3.29%;上繳稅金552.6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78%;虧損企業102家,企業虧損面為6.53%,虧損額14.4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52%。白酒商品累計出口總額4.49億美元,同比增長37.21%;累計出口白酒數量1.62萬kL,同比增長22.56%。

啤酒行業: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啤酒企業470家,完成釀酒總產量4715.72萬kL,同比下降5.06%。累計完成銷售收入1897.09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52%;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43.90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6.30%;上繳稅金206.49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64%;虧損企業139家,企業虧損面為29.57%。虧損額23.59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57%。啤酒商品累計進出口總額7.58億美元,同比增長30.61%;其中累計出口金額1.83億美元,同比增長3.50%;累計進口金額5.75億美元,同比增長42.50%。

葡萄酒行業: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葡萄酒生產企業219家,完成釀酒總產量114.80萬kL,同比下降0.73%。累計完成銷售收入462.6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0.17%;累計實現利潤總額51.33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5.92%;上繳稅金33.0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00%;虧損企業29家,企業虧損面為13.24%,虧損額2.29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10%。葡萄酒商品累計進出口總額23.91億美元,同比增長52.68%;其中累計出口金額4.13億美元,同比增長217.16%;累計進口金額19.78億美元,同比增長37.76%。出口葡萄酒以2 L及以下包裝的葡萄酒為主;進口葡萄酒中,2 L及以下包裝的葡萄酒累計金額18.79億美元,同比增長37.55%,2 L以上規格包裝的葡萄酒累計金額9876.62萬美元,同比增長41.82%。

黃酒行業: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黃酒生產企業103家,累計完成銷售收入181.9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3.92%;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8.88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8.93%;上繳稅金10.8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20%;虧損企業2家,虧損面為1.94%,虧損額116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0.43%。黃酒商品累計出口總額2425.50萬美元,同比下降3.37%;累計出口1.52萬kL,同比下降4.30%。

其他酒行業: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其他酒生產企業196家,累計完成銷售收入328.72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8.37%;累計實現利潤總額44.6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26.28%;上繳稅金25.9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52%;虧損企業8家,虧損面為4.08%,虧損額443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0.73%。具體見表1、表2。

表1  2015年釀酒行業各子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各項指標情況

1.2行業經濟形勢分析和認識

在經歷了2013年和2014年需求和市場深度調整的“陣痛期”后,中國酒業的調整成效已初步顯現,整個行業及市場發展總體趨于平穩,并有所回升。企業產品、組織、渠道及商業模式的創新步伐明顯加快,對市場企穩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產量規模上看:受啤酒產量下降影響,整個飲料酒產量下降2.62%,其他各酒種變化不大,保持在合理運行區間。行業產能擴張過快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已經基本摒棄了過去依靠盲目擴產增量取勝的思維。全行業更加注重去產能、去庫存的結構性改革,以需求定規模,以市場定產量得到重視。

從銷售收入上看:全行業總體增長5.34%。白酒、啤酒微略增長,葡萄酒、黃酒和其他酒增幅回升,均在兩位數以上。說明市場需求更加豐富,消費選擇呈多樣化、差異化態勢;同時說明企業產品結構調整逐步合理,更加重視營銷對路的消費需求,更加重視酒類產品的養生保健功能,適應大眾消費的中價位產品需求保持較快增長,長期被公務消費支撐的“倒金字塔”的畸形消費結構得到調整,酒類市場可持續增長的基礎得到優化。

從利稅上看:行業總體保持上升勢頭,葡萄酒和其他酒增幅較大,均超過10%,其他各酒種略有增加。說明消費習慣正在發生結構性傾斜,市場需求正在回歸理性,企業利潤率正在向附加值較高的健康型產品轉移。具有品牌影響力的高端產品依然活躍,中端和中低端產品在市場穩定增長的格局下發展勢頭良好,銷量和價格相對穩定。

從虧損面上看:各酒種虧損面和虧損額都有增長,規模以上企業虧損額增長18.80%,說明市場競爭激烈,優勝劣汰的產業格局逐步加快,企業集中度得到進一步提升,產業結構調整正在發揮作用,行業呈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兩極分化態勢,部分僵尸企業被淘汰成為行業的必然。

從進出口上看:在全球經濟疲軟的大環境下,飲料酒及發酵酒精制品國際貿易卻保持了上升態勢,累計進出口總額增長34.32%。說明作為快速消費品的酒類產品,國際貿易持續活躍,全球一體化格局正在形成,我國酒類產品走出去戰略步伐正在逐步加快。但同時,我們還應該清醒地看到,白酒和黃酒的出口份額比例還很小,僅占總產量的0.12%和0.95%,未來的路還很漫長;啤酒和葡萄酒雖然出口率增加,但進口率增加速度同樣較快,同比增長分別為42.50%和37.76%的高位,進出口額倒掛,貿易逆差明顯。

分行業看:酒精行業因食用和工業雙重需求不足影響,虧損面加大,全年開工率在40%~50%之間徘徊;燃料乙醇發展受油價下跌而陷入政策性虧損局面。

白酒行業經過調整和優化,基本完成筑底期,行業規模得到控制,產品結構更加親民,骨干企業效益反彈,區域優勢企業實現止跌回暖,優勝劣汰的兩極分化格局愈發明顯,部分中小企業去庫存壓力依然嚴峻,“僵尸企業”將逐步被市場淘汰。

啤酒行業在連續領跑全球產銷第一大國后,產量規模出現收縮,大眾啤酒消費市場趨于飽和,精釀、個性、特色品種需求成為消費變革的熱點。

葡萄酒行業總體仍在底部徘徊,行業兩級分化加劇,中低端產品有較大回升,寧夏等產區成長較快,有效的市場推廣仍然是國產葡萄酒應該做好的功課。

黃酒、果露酒和其他酒行業受大眾健康消費觀念提升的影響,產品的綠色、保健功能逐步得到市場認可,產品附加值有所增強,行業發展形勢總體向好。

2 2015年中國酒業發展形勢及市場特點

通過對行業經濟運行指標的分析,結合酒類產品的市場表現情況以及協會開展的走訪、調研和座談,我們可以分析總結出當前行業發展的基本形勢、市場環境的變化與特點。

2.1發展形勢

首先,客觀研判市場形勢,謀求產業轉型創新的意識明顯增強。經過兩年多的市場深度調整,絕大多數生產企業觀望情緒和僥幸心理明顯改變,對市場形勢的研判更為客觀。多數企業已經認識到,隨著中國經濟進入結構性改革的新常態,非理性消費和市場超高速增長已經不可持續,目前的行業調整正是緩解行業長期積累的矛盾、促進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契機。在新的市場形勢下,只有對產業、產品、渠道、模式進行變革,才能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才能取得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這種觀念的改變為企業轉型和創新奠定了基礎。

其次,準確把握市場需求導向,積極調整產品結構提高大眾消費比重。針對市場變化,酒類生產企業主動對接大眾消費需求,重新設計產品體系,以需求定規模,以市場定產量,科學布局市場供給,加大了針對年輕消費群體和商務消費市場的產品創新,尋求和重構增長點。全行業更加重視產品差異化創新,深入研究產品感官感受和酒體特質,密切關注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心理變化,精心研發行銷對路的品種,對原有產品價格結構進行調整,下調高端產品價格,擴大中低端產品消費市場。針對不同區域、不同市場、不同消費群體需求,開展柔性生產、個性定制,通過研發豐富多樣、個性鮮明、多元化與差異化組合的產品,給消費者提供更廣泛的選擇空間,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精神和物質產品。

第三,積極探索新型營銷渠道,主動創新營銷模式應對市場變化。隨著市場的深度調整,快消品銷售模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酒類行業生產和流通企業加大了銷售渠道的變革,積極建立直營體系、下沉銷售網絡、壓縮中間環節、實施“互聯網+”戰略,推動商業模式和業態創新,實現分銷渠道的整合和調整。一些品牌企業,開始重新制定營銷戰略,從以往的“坐商”積極向“行商”轉變,注重主動營銷和精準營銷,重點拓展婚慶、會展、商務禮品、收藏等細分市場,大批量批發和小批量定制并重,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模式的營銷渠道。

第四,優化釀酒產業布局,現代產業集群和特色經濟區域生態圈基本形成。通過加強產業布局的優化與引導,釀酒行業著力打造特色經濟區域,培育優質產區,提高產業集中度和企業競爭能力,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釀酒產區集群生態圈。企業集團化、規模化逐步形成,壯大、引領和規范了行業的發展,成為行業發展的榜樣和中堅。具有典型區域特色和地域風格的中小型企業迅速成長,形成了相互交融,相互補充,大中小酒企和諧共存,共同發展的豐富多彩的產業態勢。

第五,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理性飲酒的新文化消費觀已深入人心。長期以來,釀酒行業一直致力于構建文化體系建設,通過對中國酒文化的挖掘、梳理、傳承、創新和弘揚,揭示酒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精神價值,提升釀酒行業和酒類產品的社會認知,承擔中國酒業的社會責任。2015年,釀酒行業的文化建設,更加注重創新與弘揚“新文化”理念,更加強調健康飲酒、理性飲酒的培育和推廣,這對樹立行業良好形象,構建和諧的公眾關系,打造酒類綠色、良性生態圈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2市場特點

我國酒類行業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未來市場發展將呈現新變化和新趨勢。釀酒行業在適應市場需求、實現轉型升級、探索創新的發展過程中,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客觀的態度,深刻洞察市場的新特點。

一是消費總量趨于穩定,增速將自然回落。與家電、汽車等消費品類似,人均消費也存在S型的增長軌跡。我國城鎮居民酒類產品消費量目前已經達到高點,此后將呈現逐年下降趨勢;農村居民消費量目前處于相對穩定狀態。因此,從酒類消費總量來看,未來需求繼續大幅增長的空間有限,市場需求增速將自然回落,企業靠規模化增量的可能繼續下降,去產能、去庫存的結構性改革尚不可放松。

二是主力消費群體轉換,趨向個性化和多元化。目前,“80后”甚至“90后”已經逐步成為我國消費市場的主力群體,其消費具有鮮明的特點。更加注重消費的個性化和時尚化,更加注重儀式感和現代感,其飲酒觀念、場所、方式也發生了明顯變化。飲酒人群和觀念的變化,產品品類多樣化的選擇,不僅導致消費市場的分流,而且對酒類自身也提出低醉酒度、多風味、多樣化、多層次、健康性、時尚性、個性化等新要求。

三是購買渠道多樣化,營銷模式逐步發生變革。品質、價格和便捷是未來消費者選購商品的重要依據,品質良好、價格合理、購買便捷成為消費者的主要購買訴求。網購的快速發展正是順應了這一要求。盡管傳統經銷方式依然保持主流分銷渠道,但網購、連鎖、專賣、無店鋪等流通方式,在流通體系中的份額將保持快速增長。未來酒類銷售將更加呈現多渠道、多模式、線上線下融合的發展格局。

四是產品價格區間趨于集中,市場競爭擠壓區域空間。隨著政務消費份額的銳減,商務消費和大眾消費成為主流,高端產品為了迎合市場紛紛調整結構,價格天花板有所降低,勢必壓縮中低端產品的價位空間,使產品價格逐步集中,區域市場受到擠壓,銷售渠道相對收窄,市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呈現觥籌交錯、短兵相接的粘性競爭格局。

3中國酒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3.1社會關注度高,預警機制亟待健全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質量安全意識不斷加強,作為特殊食品的酒類產品,倍受社會各界的關注。酒類產品的質量安全,關系到生產企業的命脈,關系到整個釀酒產業的健康發展。特別是白酒行業,輿論關注度高,影響面大,公眾美譽度亟待提高。面對行業熱點與社會誤讀,行業與企業仍欠缺快速應變能力和有效的危機公關能力。盡快建立健全行業預警機制,有效組織與引導企業開展行業自律,加強消費教育,普及酒文化知識,倡導理性飲酒,強化社會責任意識,樹立行業正面形象,努力營造行業的社會美譽度,應該作為全行業的一項重要工作。

3.2產能增長過快,市場應變能力滯后

行業高速發展時期企業產能大量增加,國內外資本大量涌入,地方政府的政策性保護等等,加劇了釀酒規模的擴張。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后,產能增長遺留下庫存壓力過大、銷售渠道不暢、消費能力不足、利潤空間降低的危機。白酒行業目前的產量規模已超過消費量的一倍,啤酒行業在連續保持世界產量第一的背景下,已至少超過實際消費量25%,世界年人均飲用啤酒33 L,目前我國年人均消費啤酒34.3 L。面對新的市場變化,面對國內外整體經濟形勢的壓力,面對節儉治國的社會環境,部分企業對深度調整的心理落差準備不足,仍然心存幻想,缺乏適應新常態變化的決心,調整發展戰略的能力不強,應對市場變化的措施滯后。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立信心,主動適應市場形勢新常態,積極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以市場需求定產量,是保障行業穩步發展的必修功課。

3.3利潤有所下滑,影響企業發展后勁

為應對社會環境與市場環境的新變化,絕大多數企業積極調整產品結構,重新構建價格體系,降低了高端產品價格,加大了中低端產品的生產規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卻造成收入穩中有升,利潤與稅金持續下降的被動局面。產品利潤率的降低,削減了企業發展后勁,制約了行業科技投入,影響了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在控制總量的基礎上,建立科學的產品結構體系,控制產品成本,主動適應消費需求,穩定產品價格,是創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3.4創新能力不足,現代工業進程緩慢

釀酒行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明顯不均衡,啤酒、葡萄酒行業通過引進吸收國外技術裝備,促進了生產水平的提升,但自主研發和自主創新能力尚有不足;白酒、黃酒行業通過加大機械化生產試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產效率,但距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差距仍然很大。酒精行業規模企業通過升級改造,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逐步提升,但是在全面實現循環經濟,資源重復利用,進而提高產出效益方面尚無重大突破。科學建立行業創新機制,加大力度提高自主研發能力,樹立傳統產業向現代工業邁進的堅定信心,推動釀酒行業現代化工業進程,是我國實行中國制造2025的需要,也是整個釀酒產業的重要任務。

第二部分 《中國酒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編制說明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實現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關鍵時期;是黨中央提出“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一心一意謀發展,推動經濟發展邁向中高端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時期;是釀酒產業轉方式調結構,積極發現培育新增長點,著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進程,由傳統產業向現代化工業邁進的重要時期。

為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總體要求,指導釀酒產業“十三五”期間把握機遇,實現產業轉型和技術升級,弘揚酒類文化,推進品牌國際化發展。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精神,編制《中國酒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的編制經過了一年的深入調研,是在廣泛征求企業意見,認真分析和總結釀酒產業“十二五”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完成的。《指導意見》的編制得到了國家發改委、工信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等政府職能部門的高度重視與具體指導。因此,《指導意見》的形成過程,是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過程,是統一認識、形成行業共識的過程。

1關于“十二五”時期中國酒業發展成就與面臨形勢

“十二五”是不平凡的五年,是黨和國家轉變發展方式、建設創新型國家、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的五年,也是我國釀酒產業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惠民生,積極把握新機遇,主動適應新常態,突出創新驅動,實現轉型升級,大力弘揚酒文化,倡導理性飲酒,探索走出國門的五年。

五年來,釀酒行業經濟發展基本平穩,增長方式得到轉變,實現了由快速增長向平穩增長的轉變,在創造價值、增加稅收等方面做出了努力;產量增長趨于理性、銷售收入、利稅等經濟指標呈現了穩中有增的良好態勢。

五年來,產業結構調整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通過資本力量為主導的并購、重組、強強聯合,酒類區域集群化、企業集團化、規模化正在形成,對有效利用行業資源、提升品牌效應、強化行業綜合競爭力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已經成為行業的榜樣和中堅,引領和規范著行業的發展。通過優化釀酒產業布局,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和現代產業集群,打造特色經濟區域,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釀酒產區集群,提高產業集中度和企業競爭能力。

五年來,產品結構得到調整和優化,各酒種在保證產品品質穩定的基礎上,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滿足人民群眾消費為主線,加大了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力度,根據市場變化開發出的不同檔次、不同風格的新產品,充分滿足了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質優價廉的親民產品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

五年來,在市場需求多元化、細分化的趨勢下,酒類品牌化進程不斷深入,品牌競爭已經成為市場競爭的主流,越來越多釀酒企業開始重視并且著力推進品牌建設,無論是在世界上具有影響力的品牌價值,還是在國內范圍具有影響力的品牌數量,都有大幅增長。

五年來,釀酒行業深入開展科學技術研究,重視技術創新體系建設,骨干企業始終把技術進步和產品創新放在首位,通過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推動技術進步和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了釀酒行業產品質量的提高,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提供了保障。

五年來,釀酒行業積極推廣循環經濟的理念和生產方式,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突出創新驅動,加大科技投入,狠抓改革攻堅,積極推動酒類裝備的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和信息化進程。不但促進了釀酒行業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而且有利于突破行業發展過程中的資源和環境瓶頸,為建設節約型社會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五年來,釀酒行業社會責任感逐步增強,食品安全意識普遍提高,弘揚優秀酒文化,引領健康飲酒,理性飲酒,酒后禁駕的良好風氣成為企業和行業的共識。

縱觀“十二五”,釀酒行業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創造的精神和物質財富影響深遠。實踐證明,過去的五年是整個釀酒行業積極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把握經濟形勢新常態,實現產業調整的五年。雖然我們仍然面臨著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和困難,如:社會環境嚴峻,產能過度增長,產品利潤下滑,自主創新不足等,但是,“十二五”期間釀酒行業總體保持了健康發展勢頭,必然為長遠可持續發展奠定重要基礎。

基于此,《指導意見》認為,通過釀酒行業廣大干部職工的努力,全行業較圓滿地完成了《中國酒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目標。在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背景下,酒類產業已經由快速增長轉入平穩發展,呈現出產業轉型升級,結構深度優化,質量顯著提升,經濟增長換擋,價格體系下沉,市場回歸理性的態勢。可以作為“十二五”時期整個釀酒產業的概括和總結。

2關于中國酒業“十三五”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理念、發展方向和主要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首次針對“十三五“規劃進行重要闡述,“十三五”規劃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的規劃,是實現第一個“一百年目標”的規劃。“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即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中國夢的第一個宏偉目標。“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后沖刺的五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要取得決定性成果的五年。“十三五”規劃是新一屆領導人執政后的第一個五年規劃,這五年里該如何走得既穩又好,對于第二個一百年的開局至關重要。

《中國酒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以此為宗旨,緊密結合釀酒產業實際,提出了“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創新工作思路和方式,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調結構、轉方式、促創新、穩增長的基本思路,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突出創新驅動,堅持穩中求進的總體基調,更加注重滿足人民群眾需要,更加注重市場和消費心理研究,更加注重建設生態文明,更加注重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保障釀酒行業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遵循法制治國,推動依法治酒,促進供給側改革,注重食品安全,強化風險防控,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貢獻”的指導思想,就是要號召全行業始終把為國計民生服務放在首位,把食品安全作為頭等大事,把社會責任和消費者需要銘記于心,把滿足“人民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作為發展產業的主題,通過“調結構、轉方式、促創新、穩增長”的主線推動行業發展,最終達到“促進行業長期平穩發展和與社會關系和諧穩定的總體要求,實現創新型產業的總體目標”。

《指導意見》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精神,結合我國酒類產業實際,提出了五項發展理念:

堅持創新發展,實現質量效益共贏;

堅持協調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平衡;

堅持綠色發展,改善自然生態文明;

堅持開放發展,參與國際酒業競爭;

堅持共享發展,促進酒與社會和諧。

《指導意見》從“穩中求進,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文化先行,倡導理性飲酒提升公信度”“轉型升級,依靠科技突出創新驅動力”“質量為本,優化結構提升綜合競爭力”四個方面提出了“十三五”的發展方向。

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方面,要科學認識當前形勢,準確研判未來走勢,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把握“一帶一路”經濟增長新機遇,推動中國酒業國際化進程,實現中國民族產品跨入世界酒類大舞臺的夢想。

文化先行方面,要積極構建文化體系建設,弘揚酒文化深刻內涵,倡導理性飲酒,引導科學消費;全面實施品牌戰略,樹立行業形象,踐行誠實、誠心、誠信的經營理念,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傳播科學、文明的酒文化,引導正確消費,滿足人民精神文化與物質文化的雙重需求。

創新驅動方面,要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大科技投入,推動技術進步和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積極開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狠抓改革攻堅,突出創新驅動,實現酒類裝備的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提升綜合競爭力方面,要加強食品安全保障,提高質量效益,強化風險防控;構建結構合理、均衡發展的產業格局,突出創新驅動,科學設計豐富多樣、個性鮮明、多元化與差異化組合的產品結構,提升行業綜合競爭力。

《指導意見》在理性分析了釀酒產業發展環境和消費需求的基礎上,綜合考慮了釀酒產業的現實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本著“大膽設想,小心求證”的原則,提出了“十三五”時期產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包括經濟發展目標、科技創新目標、產業結構目標、產品結構目標、質量安全目標、文化普及目標、人才建設目標等七個方面。從多個側面、多個角度予以論證,按照各酒種的不同特點,詳細分析和預測了產業發展軌跡,提出了包括經濟增長指標在內的一攬子發展目標。這些目標的提出,充分體現了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的特點,為行業發展提供了依據,也留下了進一步升華的空間。

3關于中國釀酒產業“十三五”經濟指標

綜觀我國已經走過的發展歷程及取得的發展成就,未來“十三五”將開啟我國新的發展階段。《指導意見》認為,作為特殊的終端消費品,釀酒行業在中國經濟換擋轉型期,一方面要承受原材料、能源、勞動力成本大幅上升的壓力:另一方面要努力適應和應對低碳經濟、節能減排、轉型升級、食品安全、環境保護、消費理念和消費結構變化以及外國強勢酒文化滲透等諸多壓力;同時還必須擔負起改善民生,穩定價格,保障消費,擴大內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責任和義務。這都將考驗企業的綜合實力和抗風險能力,也勢必會影響整個行業的經濟運行狀況。

《指導意見》認真分析了“十三五”期間釀酒產業所面臨的國內外形勢,總結了近幾年來的消費規律,梳理了酒行業歷年來的經濟數據變化情況,對“十三五”期間的主要經濟指標做出了測算和設想(見表3)。

到2020年,全行業預計實現釀酒總產量8960萬kL(含酒精及白、啤、葡、黃、其他酒等六個子行業),比2015 年7370.06萬kL增長21.57%,年均復合增長3.98%;銷售收入達到12938億元,比2015年9229.17億元增長40.19%,年均復合增長6.99%;利稅2658億元,比2015年1871.24億元增長42.04%,年均復合增長7.27%。

到2020年,酒精行業產量為1500萬kL,比2015年1016.74萬kL增長47.53%,年均復合增長8.09%;銷售收入達到1100億元,比2015年799.92億元增長37.51%,年均復合增長6.58%;利稅80億元,比2015年56.44億元增長41.74%,年均復合增長7.23%。到2020年,燃料乙醇總產量達到1500萬t。

到2020年,白酒行業產量為1580萬kL,比2015年1312.8萬kL增長20.35%,年均復合增長3.77%;銷售收入達到7800億元,比2015年5558.86億元增長40.32%,年均復合增長7.01%;利稅1800億元,比2015年1279.71億元增長40.66%,年均復合增長7.06%。

到2020年,啤酒行業產量為5400萬kL,比2015年4715.72萬kL增長14.51%,年均復合增長2.75%;銷售收入達到2600億元,比2015年1897.09億元增長37.05%,年均復合增長6.51%;利稅500億元,比2015年350.39億元增長42.70%,年均復合增長7.37%。

到2020年,葡萄酒行業產量為160萬kL,比2015年114.8萬kL增長39.37%,年均復合增長6.87%;銷售收入達到650億元,比2015年462.64億元增長40.50%,年均復合增長7.04%;利稅120億元,比2015年84.34億元增長42.28%,年均復合增長7.31%。

到2020年,黃酒行業產量為240萬kL,比2015年160萬kL增長50.00%,年均復合增長8.45%;銷售收入達到288億元,比2015年181.94億元增長58.29%,年均復合增長9.62%;利稅48億元,比2015年29.75億元增長61.34%,年均復合增長10.04%。

到2020年,其他酒(果露酒為主)行業產量為80萬kL,比2015年50萬kL增長60.00%,年均復合增長9.86%;銷售收入達到500億元,比2015年328.72億元增長52.11%,年均復合增長8.75%;利稅110億元,比2015年70.61億元增長55.79%,年均復合增長9.27%。

從產業大盤上來看,“十三五”期間釀酒行業的整體經濟運行狀態將保持良性、健康、穩中有增的態勢。在各酒種生產總量相對穩定、小幅增長的基礎上,通過科學管理、提高效率、技術創新、減少消耗、降低成本等,提高價值創造、保持利稅總額等經濟指標良好表現,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從增長方式上實現銷售增長和利稅增長超過產量增長的良性循環,爭取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表3  “十三五”行業經濟指標預計(2015—2020年)

4關于中國酒業“十三五”的主要任務

在確立了指導思想、明確了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向,樹立了主要目標的基礎上,《指導意見》對“十三五”期間的產業發展任務進行了具體解析,確定了下一步工作的重心和重點,酒精、白、啤、葡、黃、果露酒等六個子行業圍繞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科技創新、文化建設、品牌塑造、食品安全、節能減排、資源利用、社會責任、市場建設、裝備提升以及人才培訓等多個方面,結合本行業實際,分別提出了具體的工作任務。

《中國酒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的編制期間,協會編撰負責人先后參加國家各職能部門與“十三五”規劃有關的會議8次,向上述部門提供與“十三五”規劃有關的行業資料12份,認真學習和領會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精神,得到了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輕工業聯合會等有關部門的支持和指導,受到了有關部門的認可和肯定。

中國酒業協會對《中國酒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的編制非常重視,專門組織召開了《指導意見》的審閱論證會議,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改完善,最終確定發布。

在此,我謹代表中國酒業協會,代表《指導意見》編寫組對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第三部分 2015年中國酒業協會主要工作

為了促進釀酒行業良性發展,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2015年,中國酒業協會在有關政府職能部門的指導下,在各省市協會的幫助下,在各酒類企業的支持下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1成功舉辦“2015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

3月21—25日,協會在瀘州舉辦了“2015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本次展會經國家商務部批準,由協會主辦,四川省人民政府重點支持,四川省商務廳、四川博覽事務局、瀘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以“傳承與創新”為主題,充分發揮產品交易、信息服務和文化展示三大平臺作用,重點突出“質量、品牌、國際化”,著力為境內外參展企業搭建一個交流、合作、共贏的高端平臺。

本次展會是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移師瀘州后,舉辦的第二屆展會。參展企業名牌云集,國際化色彩濃厚,匯聚了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汾酒、洋河、張裕、長城、百威、嘉士伯、古越龍山、會稽山、勁酒等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近500家企業參展,促成簽約項目281個,簽約總金額達到308億元。其中酒類銷售項目271個,落實簽約金額273億元,另外有10個酒類投資項目實現簽約,引資金額35億元。

酒博會同期還舉行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包括2015中國(四川)國際酒業論壇、年度最佳新產品發布活動、采購商大會暨對接洽談活動等,涵蓋了展覽、展示、論壇、洽談、采購等各個方面,是迄今為止在國內舉辦的內容最豐富、活動最齊全的酒業博覽盛會。

2組織召開全國酒界人大代表座談會

3月,協會依照慣例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全國酒界人大代表座談會,該座談會已連續舉辦五年。在會上,協會就行業運行存在的問題和國家有關政策動向與代表們進行了充分溝通,向全國人大代表反映了行業實際情況,代表們認為座談會為大家提供了交流溝通平臺,加深了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同時也是促進釀酒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標志性會議。

3參加民政部社團組織評估被評為5A協會

協會于2009年參加了民政部組織的首次社團組織評估工作,按照民政部規定,應參與復評。協會高度重視本次復評工作,制定了評估工作方案,組建了評估工作小組,按照檔案、資料、財務、后勤保障等評估的幾方面進行人員分配。按照先易后難、分階段完成的原則,開展了評估材料的準備工作,將近五年的工作業績進行了詳細梳理和歸類,力爭在評估過程中充分展示協會的發展歷程和工作情況。最終獲得“5A協會”榮譽稱號。

4召開協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并成功換屆

4月28—29日,協會在北京召開了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五屆第一次理事(擴大)會議。協會副理事長、常務理事、理事及部分會員單位共計600余人出席了會議。會員代表大會上,通過無記名現場投票的方式進行了換屆選舉,選舉出協會新一屆理事會和主要負責人。

大會就第四屆理事會工作進行了匯報。協會的第四屆理事會(2010—2014年)恰逢我國釀酒產業由高速發展進入深度調整期,產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食品安全意識進一步加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更加豐富,品牌價值和科技創新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在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背景下,酒類產業已經由快速增長轉入平穩發展。協會呼吁釀酒企業,充分認識行業面臨的新形勢,主動適應市場變化新格局。協會預測2015年釀酒行業將呈現產業轉型升級,結構深度優化,質量顯著提升,經濟增長趨緩,價格體系下沉,市場回歸理性的態勢。全行業要繼續保持信心,通過提升技術水平進行產業再升級,弘揚塑造酒文化,樹立產業健康形象。

大會還頒發了2014年度“中國酒業協會科學技術獎”等獎項;召開了2015中國國際酒與社會論壇、互聯網+機遇與挑戰高峰論壇、2015中國啤酒業年度峰會及各分支機構理事(擴大)會議等。

5對美國DDGS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美國DDGS自2008年開始進入中國市場,2008年進口量僅為0.6萬t,以后不斷攀升,2015年則已經高達682 萬t,對酒精行業形成嚴重影響。2015年4月份協會理事會期間,酒精分會在理事會議上與主要企業進行了溝通,大家一致同意再次進行反傾銷調查申請。

理事會后,在征求了東北主要玉米酒精企業意見后,2015年6月17日,在吉林召開了干玉米酒糟事務商討會,委托北京市博恒律師事務所開展具體工作。酒精分會在多次和商務部有關部門溝通后,向有關部門反映等大量的基礎工作之后,商務部于2015年11月19日正式接受中國酒業協會代表國內干玉米酒糟產業正式提交的反傾銷和反補貼(簡稱雙反)調查申請,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干玉米酒糟進行反傾銷調查。期間,商務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有關規定,對申請人的資格、申請調查產品的有關情況、中國同類產品的有關情況、申請調查進口產品對國內產業的影響、申請調查國家的有關情況等進行了審查,協會充分配合了有關工作。2016 年1月12日,商務部正式發出立案公告(2016年第2號和第3號),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干玉米酒糟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本次調查確定的傾銷調查期和補貼調查期為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2016年1月26日,酒精分會組織了11家玉米酒精企業的負責人,由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王琦帶隊,到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參加了DDGS行業匯報會。

6成立酒與社會責任促進聯盟并發起首個全國理性飲酒日活動

7月11日,中國酒業協會酒與社會責任促進聯盟(ChinaSAO)成立大會在成都召開。聯盟以推廣理性飲酒、踐行社會責任、倡導行業自律、堅持以科學研究為基礎,傳遞符合公認科學理論的酒類產品知識,積極推動與減少有害飲酒相關立法與公共政策發布與執行,幫助消費者建立對酒類產品的正確觀念為宗旨。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作為支持單位。各酒類等23家企業作為發起單位。成立大會上通過了聯盟管理辦法并選舉產生了聯盟組織機構,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唐橋選舉成為首屆聯盟輪值主席。同時,大會還發布了聯盟宣言,聯盟成員們共同承諾:要追求卓越,切實承擔起食品安全責任人的神圣使命,為消費者提供品質優良的酒類產品和服務;要積極履行社會契約與法律責任,誠實守信,戒欺戒詐;要宣傳健康、適度、理性的飲酒行為,不描述、不鼓勵、不縱容過量飲酒方式;要致力于企業發展與社會發展并重共贏;要遵循商業道德,倡導公平競爭。

10月16日,中國酒業協會發起并主辦、以“理性文明、拒絕酒駕”為主題,我國首個“全國理性飲酒日”大型社會公益活動在全國盛大啟幕。本次活動得到滴滴出行、鳳凰網的戰略支持。活動規模空前,除在北京設立主會場外,還在上海、廣州、重慶開辟了分會場。此外,深圳、成都、貴陽、南京、杭州、太原、青島、合肥、銀川、煙臺、武漢、哈爾濱等300余個城市,也以多種形式向消費者宣傳理性飲酒的科普知識。當日,滴滴代駕為“全國理性飲酒日”線上活動投入億元級別資金,消費者只要在滴滴代駕開通服務的城市和地區,通過滴滴出行客戶端下單,便可享用免費代駕服務。

中國酒業協會“酒與社會責任促進聯盟”確立每年10月的第三個周五為“全國理性飲酒日”。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對理性飲酒、文明飲酒的倡導,通過提供科學有效的干預措施和解決方案,能夠讓廣大消費者對酒駕等不正確、非理性飲酒的嚴重危害性引起高度重視,最大限度地杜絕酒駕、預防未成年人飲酒,讓理性飲酒、健康飲酒、文明飲酒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讓酒真正成為文明的使者,讓酒的魅力與價值重新綻放。

7召開2015年度酒行業工會工作座談會

9月23日,由中國酒業協會和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主辦、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15年度酒行業工會工作座談會在江蘇宿遷召開。來自酒行業的40余家主要企業工會主席及工會工作者到會。

本次會議上中國酒業協會劉秀華副理事長針對酒行業上半年的運行情況向大家做了通報,對酒行業工會工作給予了肯定和鼓勵。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王洪澤副主席貫徹傳達了全國總工會對工會工作的最新要求,針對酒行業的特點,也提出了行業內企業工會工作的發展方向。會議對2015年度評選出的20家“全國酒行業勞動關系和諧企業”予以授牌表彰。

代表認為召開這樣的會議是為企業工會工作者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有助于促進企業工會工作開展,推進和諧勞資關系,穩定企業職工隊伍,保障企業發展。期待明年的會議開的更有特色更有實效,實實在在的為企業、為職工解決好“最后一公里”。

8成功舉辦2015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國際酒類技術裝備精品展

協會主辦的“2015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國際酒類技術裝備精品展”于11月23—25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盛大開幕。本屆展會得到了來自全國各地專注于酒類技術裝備研發、制造骨干企業的大力支持,他們所展出的技術裝備,基本涵蓋了我國各個酒種工藝中所需的主要設備,包括:酒類整套技術裝備、原料處理加工設備、灌裝過濾設備、檢測設備、倉儲設備、水處理設備、電子防偽追溯應用、機器人制造,等等。本屆展會充分展示了酒類技術裝備的整體風貌,代表了我國釀酒設備的主流。通過展覽會期間釀酒生產企業與裝備制造企業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對于推動我國釀酒工業的技術進步與裝備升級,提升中國酒業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同期活動有:2015年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會技術委員會(擴大)會議;“2015屆國家級葡萄酒評酒委員”考評選拔暨《品酒師》國家職業資格鑒定;2015年酒類裝備創新論壇暨中國釀酒行業優秀裝備供應商發布會;2015年中國酒精生產工藝與裝備新技術發展論壇;2015屆國家級啤酒評酒委員會換屆選拔等多場專業活動,為業界營造了更好的學習交流氣氛與商機。

同期,中國酒業協會根據《關于開展“中國釀酒行業優秀裝備、供應商指導目錄”編制工作的通知》(中酒協裝備[2014]09號),以及企業自行申報及參展的情況,向揚州顯業集團有限公司等20家企業頒發了“2015年度中國釀酒行業優秀裝備供應商”的榮譽稱號。

9開展“2014年中國酒業協會科學技術獎”評選工作

協會科學技術獎自2011年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準設立以來,在國家科技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的關懷指導和廣大會員企業的積極參與下,已經連續開展了四屆,累計授獎近百余項。在表彰優秀、樹立典型、推動行業技術進步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2014年在以往獎項的基礎上,增設“中國酒業科技領軍人才”獎項,授予釀酒行業及相關領域科學技術工作中做出顯著貢獻、取得重大突破和明顯社會、生態與經濟效益的科技工作者或管理者。

經評審委員會專業組專家評審、評審委員會審議、獎勵委員會審定、網上公示,共評選出4個一等獎、10個二等獎、13個三等獎、43篇科技進步優秀論文及15名中國酒業科技領軍人才,并在協會理事會上宣讀授獎。

10開展中歐葡萄酒合作項目

協會與歐盟葡萄酒酒業協會(CEEV)于2014年3月簽署了合作協議,約定雙方將在釀酒苗木示范園、技術培訓研討、釀酒師培訓、種植機械培訓、市場營銷培訓、市場推廣及產業政策研討等多方面開展合作。項目全面實施階段,中歐雙方分別在煙臺和寧夏,聯合舉辦了“中歐葡萄酒技術培訓研討會”。采用講座和實際操作的培訓方式進行,就釀酒葡萄的種植與管理,葡萄酒的生產工藝和葡萄酒莊設計等內容展開,并安排了品評、交流環節。同時,應歐盟葡萄酒酒業協會的邀請,6月協會組織國內8個葡萄酒生產企業(酒莊)共13人,參加了在波爾多舉辦的Vinexpo展會,并舉辦了“中國葡萄酒品鑒會”。

11編制《中國酒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

面對新形勢、新常態、新機遇,為引導和推動中國酒類行業加快調整轉型步伐,進一步實現持續、健康、穩定發現,中國酒業協會起草了《中國酒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并于2015年12月16日在北京舉行了征求意見座談會。來自國家商務部、工信部、食藥總局等部委的領導,瀘州老窖、勁牌、五糧液、茅臺、汾酒、燕京啤酒、華潤雪花、百威英博、青島啤酒、會稽山紹興酒、朝批商貿、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江南大學等行業產銷企業和科研院所的代表,共同參與了這次討論。

座談會圍繞《中國酒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的編制情況、內容概要、各酒種行業“十三五”主要任務等內容,進行了全面介紹和深入研討,各相關部門領導為參會代表們傳達了“十三五”精神并提出了相關意見。與會代表們一致認為,“十三五”時期,既是我國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實現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關鍵時期,也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一心一意謀發展、推動經濟發展邁向中高端水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攻堅時期,更是釀酒產業轉方式調結構、積極發展培育新增長點、著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進程、由傳統產業向現代化工業邁進的重要時期。因此,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充分認識行業存在的問題與面臨的新形勢,是確保我國酒類行業科學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

12舉行白酒品酒師職業技能大賽

12月7—9日,由中國酒業協會、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全國委員會、中國酒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和中國輕工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聯合主辦的第三屆全國白酒品酒職業技能競賽決賽暨國家級白酒評委評選在廣東佛山舉行。來自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00多家酒廠、科研機構及大專院校的257名選手參加了這次考試。

五年一次的行業競賽不僅是對白酒行業人才培養工作的集中檢閱,還是推動行業技術發展和創新的巨大動力,更在行業內樹立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全國白酒評酒師技能競賽決賽第一名將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前3名將獲得“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前23名將獲得“全國釀酒行業技術能手”榮譽稱號。此外,成績排名靠前的選手還將入選“全國白酒評委”。

13日常為會員服務工作

中國酒業協會作為酒類行業的全國性組織,始終以推動釀酒行業生產、流通、管理、科技水平的提高為己任。一年來,在反映行業情況和意見,維護會員合法權益,協助政府部門加強行業管理,開展行業自律,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4各分支機構主要工作

14.1酒精分會

(1)召開2015年中國酒精工業年會

9月22—23日,2015年中國酒精工業年會在北京市中國科技會堂召開,來自酒精行業40多家重點生產企業以及相關單位的代表一百多人會聚一堂。會議圍繞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的主題,安排行業骨干企業開展技術交流,以推動行業創新發展。會上,王延才理事長為河南天冠集團張曉陽同志頒發了中國酒業功勛獎榮譽證書和獎杯。

(2)召開2015年中國酒精生產工藝與裝備新技術發展論壇

11月23—24日,2015年中國酒精生產工藝與裝備新技術發展論壇暨酒精生產工藝與裝備新技術發布會在國際酒類技術裝備精品展期間同期召開。

專家們分別就酶與酵母及酒精發酵工藝、裝備技術與節能工藝、綜合利用與廢水處理技術等主題展開了討論。專家指出,我國酒精行業現階段人才建設步伐緩慢、人才斷檔現象嚴重,同時企業核心競爭力缺失、技術水平也逐步接近;由于多方面原因,特別是對于專利技術保護不足,行業企業在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和應用上投入不足,一些技術如生料發酵、新型發酵菌種研究開發技術、節能降耗技術,特別是高濃醪發酵技術在我國發展緩慢。

同時,專家們從發酵水平、消耗水平、蒸餾節能、綜合利用水平四個方面對酒精行業近十年的技術發展情況進行了回顧,對一些新技術新工藝進行了推薦。同時,也對我國纖維乙醇工業的發展進行了預測和建議,指出中國、美國在酒精市場、工藝技術等方面的區別,展望了酒精行業技術發展的趨勢。

14.2白酒分會

(1)召開“中國白酒領袖峰會”

4月,協會在成都組織召開了第四屆“中國白酒領袖峰會”。會議邀請了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流通研究室副主任漆云蘭等專家,與白酒行業重點企業高層共同探討、分析當前白酒行業面臨的發展形勢和未來行業轉變調整的方向。

本屆白酒領袖峰會的主題是“傳承與創新”。白酒領袖們暢所欲言,達成高度共識:面對前所未有的行業大調整,白酒領袖企業要勇于擔當行業發展責任,結成命運共同體。唯有團結一心、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包容合作,才能共克時艱。講到傳承,代表們認為一是必須堅持傳承中國名酒的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質;二是必須堅守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本源文化,弘揚優秀的中華酒文化;三是必須堅守和傳承中國名酒的民族品牌,使中國名酒走向世界。談到創新,大家認為首先要創新思維,抓住“一帶一路”機遇,樹立“互聯網+新世界”思維,領袖企業要合力使中國白酒走向世界,創造“中國白酒的國際化時代”;其次要創新中國白酒消費新文化,樹立理性、健康白酒消費理念,發現和創造中國白酒新消費趨勢;三是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體制、創新合作。

(2)召開中小型白酒企業轉型升級創新論壇

為了推動白酒行業技術裝備轉型升級進程,協會于3月在黑龍江召開了“中小型白酒企業轉型升級創新論壇”。部分省市酒業代表,中小白酒生產企業技術負責人,骨干裝備制造企業代表共計150余人參加了會議。國家工信部規劃司王建忠處長,國家發改委產業司姜楠等出席論壇。

會議上,協會對近年來我國白酒行業技術裝備轉型升級進程與成果做了全面地回顧和總結,提出了白酒轉型升級重點工作計劃,傳達了國家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工作的重要精神,與代表們進行了充分的溝通與熱烈的交流。

(3)召開2015年白酒分會技術委員會(擴大)會議

11月23—24日,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會技術委員會在京召開了為期2天的年度會議。通過技術委員會常規會議,為行業提供技術交流溝通的平臺,促進白酒行業技術的創新、組織模式的創新及發展思路的創新,共同解決我國傳統白酒產業升級的關鍵技術。會議向大會匯報了聯盟一年多來在白酒質量安全控制、白酒風味物質應用、功能微生物應用等方面的研究進展和工作成果。最后建議:行業應加強與國家有關部門的溝通,努力提升中國白酒產業及科技創新戰略聯盟在國家科技界的地位;圍繞行業科技進步,構建點對點、點對面新型組織模式,突破阻礙行業發展共性問題;圍繞行業創新能力,通過產學研合作,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以及圍繞行業集成提升,加大科研成果轉化,解決企業實際問題。大會就白酒品質提升、品質安全、品質鑒別技術等方面的論文進行了廣泛的交流。

14.3啤酒分會

(1)召開“2015中國酒業年度峰會暨‘贏在未來,開啟后5000時代’主題論壇”

4月29日,在北京召開了“2015中國酒業年度峰會暨‘贏在未來,開啟后5000時代’主題論壇”。論壇邀請了世界前七強啤酒企業領袖、知名酒類電商、投行精英及行業媒體等嘉賓,以全程對話形式,就跨界融合、“互聯網+啤酒”的新型業態發展方向等熱門話題展開討論,在分享世界成熟啤酒業發展經驗的同時,解讀中國啤酒行業新常態發展特點及趨勢以及全面創造體驗性或個性化消費模式等問題。

(2)召開中國大型啤酒集團市場發展環境座談會

8月13日,啤酒分會在北京召開了“中國大型啤酒集團市場發展環境座談會”。會議邀請了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商務部反壟斷局、國家食藥總局以及財政部稅政司有關領導參會,為當今啤酒行業五大集團掌門人解讀相關政策文件及修訂方向;啤酒分會組織與會人員就行業熱點新聞事件、數據統計以及重點工作推進等問題進行討論。

(3)舉辦2015國家級啤酒評酒委員換屆選拔

11月22日,由中國酒業協會主辦的“2015國家級啤酒評酒委員換屆選拔”在北京正式啟動。本次選拔活動由考前體驗、技能考核、理論考核三部分組成,共有來自全國各地142家企業的242名啤酒品評從業人員參加,其中50人是經省、市協會和企業集團選拔后推薦。

2014年啤酒行業產銷量出現連續增長24年后的首次下滑,2015年1—9月降幅進一步加大,其根本原因在于行業自身產品文化不深,未能快速適應當前消費需求的變化。啤酒行業的品評人員,在引導消費、傳播啤酒文化和弘揚啤酒消費文化方面的工作還任重道遠。通過本次考評將擇優選拔出“2015屆國家級啤酒評酒委員”的品評員序列50~60名和督導員序列5~10名。

(4)召開啤酒分會技術委員會2015年度工作會議

為探討交流啤酒行業熱點、焦點技術,促進啤酒行業技術進步,總結2015年度工作內容,啤酒分會于12月21—23日在廣西桂林召開“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分會技術委員會2015年度工作會議”。

會議在2014—2015年工作內容匯總交流的基礎上,制訂出2015—2016年工作計劃;與會代表們還討論了近期涉及啤酒行業的國家標準動態,啤酒行業熱點、焦點技術問題,并提出建設性意見。會后,代表們到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漓泉公司參觀學習。

14.4葡萄酒分會

(1)召開2015年中國葡萄酒技術委員會年會暨技術委員會換屆會議

9月14日,中國酒業協會在武威召開了2015年中國葡萄酒技術委員會年會暨技術委員會換屆會議。本次會議,通過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出段長青同志擔任新一屆中國葡萄酒技術委員會主任,推舉王樹生同志擔任新一屆中國葡萄酒顧問委員會主任;同時采用無記名投票方式從30名候選人中差額選舉出王煥香等13位同志,增補為新一屆中國葡萄酒技術委員會委員。目前,中國葡萄酒技術委員會顧問委員7人,委員45位。

在本次會議上,各位委員對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制定的《葡萄酒酒莊酒證明商標審查指南》進行了討論和修改,對中國發酵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鐘其頂同志作的關于修訂葡萄酒國家標準的相關說明,進行了充分討論。最后,各位委員討論了中國葡萄酒技術委員會下一步工作計劃,并由段長青同志布置了相應的工作任務。

(2)召開2015屆國家級葡萄酒評酒委員選拔暨《品酒師》國家職業資格鑒定會

作為2015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國際酒類技術裝備精品展的同期活動之一,2015屆國家級葡萄酒評酒委員選拔暨《品酒師》國家職業資格鑒定會于11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啟動。活動從理論和品評兩方面對參會代表進行培訓。內容涉及葡萄酒釀造理論知識、葡萄酒釀造工藝基礎、釀酒葡萄品種與栽培、世界主要葡萄酒產區介紹、葡萄酒中常見缺陷識別、不同工藝對葡萄酒風味影響、基本呈味物質感官特性、葡萄酒中風味物質識別等方面。會議根據考試成績當場選拔出2015屆國家級葡萄酒評酒委員,并對符合條件的學員申報品酒師職業資格。

本次選拔考試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并以實際操作能力為主。涉及葡萄酒的各個方面,考題面廣,難度較大。參會代表們也表現出了高昂的興趣,表示即使沒有獲得國家評委資格,也是一次非常好的鍛煉機會。

14.5文化委員會

(1)開展向行業楷模趙迎路同志學習的活動

趙迎路同志是釀酒行業一名優秀基層科技工作者,為釀酒技術的傳承、創新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奉獻了一生精力。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四中全會精神之際,協會對趙迎路同志的先進事跡進行了考察和整理,認為其先進事跡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對于樹立釀酒行業的楷模典型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經研究決定,協會授予了趙迎路同志釀酒行業“愛崗敬業楷模”的榮譽稱號。同時,協會聯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共同對其先進事跡進行現場調研,發出了《關于開展向趙迎路同志先進典型學習的通知》,并結合“三嚴三實”精神在京舉辦“學習趙迎路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

(2)開展釀酒行業博物館調查

我國釀酒文化歷史悠久、內涵深厚,許多名酒企業都建立了酒文化博物館。為了指導博物館建設和管理,展示各博物館的特色,擴大各博物館的宣傳,加強酒文化的研究和傳播,協會開展了中國酒業博物館信息統計工作,并計劃在此基礎上組建中國酒業協會博物館聯盟,邀請國家文物局、故宮博物院、中華文化促進會等單位專家指導工作。通過召開學術研討、培訓、交流等活動,提高博物館建設和管理水平。

(3)啟動中國酒業協會“一帶一路”攝影行

8月5日,中國酒業協會攝影俱樂部“一帶一路”攝影行在西鳳啟動。文化委員會為了記錄我國酒行業的歷史變革,呈現釀酒產業傳統工藝的文化底蘊,彰顯酒業豐富多彩的人文魅力,展示酒業的成長足跡和精神風貌,特在中國酒業攝影俱樂部成立前期,組織開展“一帶一路”攝影行活動,并在陜西西鳳酒股份有限公司召開了啟動儀式。啟動儀式后,中國酒業協會攝影俱樂部一行分別考察、拍攝了西鳳酒廠、陜西張裕瑞那城堡酒莊、新疆冰湖酒莊等。

(4)中國酒業協會攝影俱樂部成立大會暨“天塞杯”攝影展在新疆召開

8月8日,中國酒業協會攝影俱樂部成立大會在新疆天塞酒莊隆重召開,同期“天塞杯”攝影展也拉開帷幕。攝影俱樂部的成立受到了行業內外攝影愛好者、攝影家的積極支持,俱樂部籌備期間共收到100多幅參展作品。在新疆攝影家協會、巴州攝影家協會、新疆天塞酒莊的支持下,精心制作制展,給大會帶來了一個精彩紛呈的攝影作品展,獲得代表們的一致好評。

回顧過去一年,成績來之不易。面對復雜的經濟形勢,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對于中國酒業的未來趨勢,我們在戰略層面上要充滿信心,堅定信念,牢牢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兩個一百年戰略,把握“一帶一路”新機遇,把握城鎮化建設釋放的人口紅利,主動順應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大勢,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常態。在戰術層面上要圍繞調結構、轉方式、促創新、穩增長的基本思路,從生產領域加強優質供給,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為社會創造更好、更豐富的酒類產品,為促進中國經濟的騰飛做出更大的貢獻。●

中圖分類號:TS26;F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9286(2016)05-0017-13

DOI:10.13746/j.njkj.2016140 10.13746/j.njkj.2016140

收稿日期:2016-04-20

作者簡介:王延才,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兼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會理事長,中輕食品工業管理中心副主任。

2015 Annual Report on Alcoholic Drinks Industry at the 3rd Expanding Meeting of the 5th Council of China Alcoholic Drinks Association

WANG Yancai
(China Alcoholic Drinks Association,Beijing 100831,China)

Abstract:In this report,enterprise quantity,the yield,sales revenue,tax payment,the export volume of Baijiu,beer,grape wine,yellow rice wine and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were summed up in details. Alcoholic drinks industry presented overall growth as a whole. Among them,Baijiu industry and beer industry presented slight increase,but the deficit of enterprises above designated size increased by 18.80%. Consumers ’demand presented in diversified and differentiated development. Under these situations,enterprises should carry out a long-term plan in marketing channels exploration,industry layout optimization,and demand-oriented market establishment. Besides,the formulation of the“Guidance on the 13th Five-year Plan of Chinese Alcoholic Drinks Industry”was illustrated. And the achievements and the problems in Chinese alcoholic drinks industry in the 12th five-year period were introduced. Finally,the main work of China Alcoholic Drinks Association in 2015 was summarized.

Key words:China Alcoholic Drinks Association;2015;report;industry development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啪啪|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日韩中文精品亚洲第三区| 欧美精品色视频|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亚洲第一色视频|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1区2区| 亚洲视频无码|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网站| 日本手机在线视频| 国产精鲁鲁网在线视频| 久久亚洲欧美综合|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 欧美v在线| 欧美在线精品怡红院| 日韩无码视频播放|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老司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第三页| 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亚洲香蕉伊综合在人在线| 理论片一区| 日韩二区三区| 色综合综合网|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色欲| 国产xxxxx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区不卡| 欧美一区日韩一区中文字幕页|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床戏一区| 91小视频在线|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综合色在线|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不卡| 精品99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日韩高清成人|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58av国产精品| 日韩av无码DVD| 潮喷在线无码白浆|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亚洲丝袜第一页|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国产一级精品毛片基地|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欧美在线导航|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综合亚洲网| 人妻丝袜无码视频| 无码AV高清毛片中国一级毛片 | 99在线视频网站| 欧洲免费精品视频在线| 日韩无码黄色网站|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 av免费在线观看美女叉开腿| 欧美激情综合一区二区|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亚洲an第二区国产精品| 欧美一级黄片一区2区|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午夜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午夜欧美理论2019理论| 国产亚洲高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