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音
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今后要在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三方面下工夫。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認為,必須在供給側結構性矛盾上著力,核心是圍繞市場需求進行生產,優化資源配置,擴大有效供給,真正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續的農產品有效供給體系。

韓俊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作為糧食出身的企業,維維積極響應國家“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倉”的號召,先后和中糧、中儲糧、中紡等國內外大型糧油企業合作,在江蘇徐州、河南正陽、黑龍江綏化和佳木斯分別興建了4個現代化糧油倉儲基地。目前整體已經形成了160多萬噸現代化倉儲能力和130萬噸糧油加工能力的規模。
——維維集團新聞發言人菜田如是說。
消費者需要的是安全、優質、綠色的農產品,但在生產環節長期以來只是單純追求數量上的豐收,由此形成種植、收儲、加工、銷售環節“四張皮”。新型經營主體不光要埋頭種地,還得學會抬頭看市場。
——河南信陽地區最大的稻米加工企業山信米業董事長李時軍表示,在實現了歷史性的連年增產之后,當前糧食問題一個突出矛盾是供需存在結構性失衡。
為了方便農民賣糧,糧庫的工作人員從進入收購期以來就沒有休息過一天,每天7點天剛亮就開始收購,晚上8點才能回家,一天至少工作十幾個小時,年年如此。今年春節期間,大家也只能休息幾天,初三開始就上班了。
——內蒙古自治區土右旗糧食供銷公司新庫區主任王國圖介紹說。從進入收購期的那天起,他和他的同事們就自動將工作狀態切換到了“臨戰”模式。
以中低產田改造為目標的“第二糧倉”計劃,緊密結合國家科技增糧的重大需求,將是我國未來糧食安全的“希望工程”。
——2015年1月,中國科學院啟動“第二糧倉”STS(科技服務網絡計劃)預研項目“淮北科技增糧縣域技術集成與示范”。近日,在該項目年終進展匯報會上,項目總協調人、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副所長吳麗芳說,項目已在多個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年兩季,種完稻子種小麥,種完小麥種稻子,糧食好不容易長成了,越是到收獲的時候越是心里沒底,就怕最后出問題。本地雨多,收獲的糧食爛在地里、爛在曬場、霉在家里的事這幾年也沒少出現,來不及烘干、沒處整曬、放置潮糧,希望政府能加加力,解決一下這方面問題,這也是我們的一個期盼吧。
——江蘇省張家港市錦豐鎮協仁村農戶袁美娣這樣說道。
現在,我家的大米通過電商平臺,最遠賣到了海南!我還沒去過海南哩,我家的米真有點福氣。
——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花園村農民張裕才樂呵呵地說。去年,他們村里建成了“水一方”綜合電商平臺,年底還在京東、蘇寧易購、天貓上開起了網店,把村民的農產品賣到了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