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璐巍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平頂山祥云路支行,河南 平頂山 467000)
?
商業銀行資管業務發展趨勢研究
馬璐巍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平頂山祥云路支行,河南平頂山467000)
[摘要]在金融改革加速推進的背景下,商業銀行面臨制度紅利消失、競爭日趨激烈、資金稀缺和金融需求多樣化等問題,輕資本占用的資管業務勢必成為其尋求發展轉型、謀取差異優勢、探索新的經營模式和盈利模式的重要突破口,資管業務正在深刻改變著商業銀行的業務結構、經營模式和發展方向。文章在分析國內商業銀行資管業務發展現狀、特點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探討了資管業務發展轉型的方向和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資管業務;金融改革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8.224
資產管理業務(以下簡稱“資管業務”)一直以來都是信托、券商、基金等資本市場主體的經營主業。近些年來,商業銀行資管業務憑借豐富的資金和項目資源、強大的網點渠道、嚴密的風控制度等先天優勢,經歷了從無到有、從粗放到規范的發展歷程,中國資產管理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截至2015年底,各類資管機構管理資產總規模達到約93萬億元人民幣,過去三年年均復合增長率51%。資管行業的發展對提升資本市場效率、助推經濟轉型、保護金融投資者權益和服務普惠金融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隨著金融領域改革的持續深化,尤其是在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加速推進,一方面,社會融資需求旺盛而資金稀缺導致資金供需失衡,商業銀行競爭加劇,并受到迅猛發展的互聯網金融的沖擊;另一方面,居民財富迅速積聚,理財意識增強且金融需求日趨多樣化,商業銀行依靠傳統存貸利差生存的制度紅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背景下正在逐步消失。在此種情況下,有利于調整業務結構、減少資本占用的資管業務就成為當前商業銀行尋求發展轉型、謀取差異優勢、探索新的經營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必然選擇和重要突破口。
1發展資產管理業務的重要意義
隨著“大資管”時代的到來,我國資產管理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資產管理,作為實體經濟的支持者,作為財富管理的受托者,作為混業經營的前驅者,在提升資本市場效率、助推經濟轉型、保護金融投資者權益、服務普惠金融等各方面具有獨特的意義。
1.1提升資本市場效率
健康發展的資產管理行業將成為我國資本市場效率改善的基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發展資產管理可以更好地匹配投融資需求。不同風險偏好、行業專長和產品設計的資管服務,可以與傳統融資體系形成互補,大大優化金融體系的寬度和深度,差異化地發掘和匹配投融資兩端的需求,為實體經濟,尤其是新興產業提升融資可得性。
(2)專業資管機構可以提升價格發現效率。從當前的散戶主導轉向專業機構主導,可以減少散戶盲目跟風帶來異常市場波動,增加研究、投資和組合管理的專業性。從而可結合注冊制改革、新三板分層等改革措施,讓市場發揮資本市場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全面提升價格發現的效率。
(3)資產管理行業可通過全面的風險管理為投資者提供更優化的長期風險調整回報。資管機構針對流動性、信用、市場、操作等風險因素建立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靈活運用各類金融工具,打造穩健的風控體系,優化長期風險調整回報。
1.2助推經濟轉型
截至2015年底,我國全社會融資存量中表內間接融資占比69%,表外融資占比17%,直接融資占比僅14%。但是過去五年,直接融資占比已從2010年底的10%上升至2015年底的14%。資產管理行業,尤其是參與股票、債券市場的資管機構的發展與直接融資體系的建設相輔相成。資產管理行業的健康發展將加速直接融資體系的建設,為中國經濟的換擋提速、轉型升級,提供重要的金融支持。
2我國資產管理業務的主要運作模式
2.1單的一對一模式
在理財業務發展初期,理財產品資金運作和投資標的相對簡單,多數是一個理財產品對應一個資產投向,理財產品募集的資金與標的的資產投向一一對應,能夠較好地實現理財資金期限與標的資產期限的匹配。理財信息披露相對透明,成本收益核算簡單靈活,投資標的主要集中在債券、貨幣市場基金、央行票據等固定收益類工具,難以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理財需求和理財規模的快速增加。隨著理財業務創新不斷,該模式逐步被其他理財模式所代替。
2.2資金池——資產池模式
該模式統一資金運用,通過滾動發售不同期限的理財產品持續性募集資金,并將募集資金集合起來統一運用,投資于債券、回購、信托融資計劃、信貸資產、信托受益權、券商資產管理計劃等集合性資產包,以動態管理保持理財資金的來源和運用相對平衡。該模式是一種類基金化的運作,具有“滾動發售、集合運作、期限錯配、分離定價”的特點,直接助推了理財業務規模的高倍增長。2013年,監管部門出臺8號文,專門治理資金池模式。此后,理財業務運作模式逐步回歸轉型。
2.3投資組合模式
此為一個理財產品投資于多個標的資產的模式。該模式下,投資標的非單一市場或工具,而是包含了跨市場、多種投資工具的標的資產。其在產品期限和組合設置方面較單一投資對象更為靈活,投資標的較資產池模式更為明確,成本收益核算清晰,產品透明度較高。
由于投資組合標的分散,可避免單一投資對象市場大幅下跌或某一信用主體違約下跌帶來的投資損失。該模式以其獨特的靈活性和強大的資產配置能力,成為當前及未來理財產品的發展趨勢。尤其是運用金融技術,將存款、債券等固定收益產品與金融衍生品(遠期、期權、掉期等)組合在一起的新型結構性組合模式更受青睞,也更有利于發揮銀行主動管理、組合投資的專業技術優勢,提升理財投資收益。
2.4通道類模式
這是銀行通過理財產品募集資金,再與信托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或銀行同業等第三方進行合作,將理財資金對接第三方發行的資管計劃的運作模式。該模式主要是為規避監管約束、指標限制和投資標的限制等,借助第三方實現資產轉移出表的目的。其主要運作模式是商業銀行對自己無法直接投資的融資標的,借助信托、券商、基金公司等將其設計成相關信托計劃、資管產品,銀行再以購買信托計劃、資管產品的名義間接投向融資標的(多為受限行業、地方融資平臺等領域)。其一般具有跨區域、跨行業、采用抽屜協議等三個特點。
3中國資管市場發展趨勢
未來五年,在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同時,中國資產管理市場在資金來源、資產類別、資管機構三大維度上均呈現出一系列的重要趨勢。
3.1資金來源
相較于全球市場,我國最顯著的特征是機構資金占比較低,僅40%左右,其中養老金占比遠低于海外。未來幾年,隨著養老金入市、養老第二第三支柱快速發展,養老金在資管市場中的重要性有望大幅提升。此外,險資及企業也仍是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中,一方面,高凈值客戶仍是中堅力量,其投資行為的成熟和需求的復雜化對資管機構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中產、數字大眾等客群興起,資管機構可以憑借互聯網金融以較低的成本服務此類客戶。
3.2資產類別
從資產類別看,“資產荒”成為2015年至今最突出的挑戰。資管行業在資產端缺乏相對高收益、低風險的優質基礎資產,倒逼資管機構降低產品收益。同時,為了抵御市場份額流失的壓力,領先資管機構需要主動拓展資產類別和策略,加大產品創新,夯實行業研究和風險管理的基礎,主動應對挑戰。結合經濟調整期“資產荒”現象的延續以及直接融資快速發展的宏觀背景,未來五年,被動管理型和除非標固收外的另類投資產品整體上發展較快,比如指數型基金、私募證券基金、私募股權基金;而主動管理型中,股票類產品發展較快,跨境類產品也有較大潛力。
3.3資管機構
第一,未來五年競爭態勢有所改變,銀行仍為中堅力量;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得益于直接融資加速,增速較快;而信托、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資管等高度依賴通道業務的資管機構則面臨轉型。第二,“贏者通吃”現象明顯,我國大資管市場集中度與全球類似,前20大資管機構市場份額總計44%,而細分行業集中度更高。第三,資管市場差異化路徑初現,有的機構通過跨界混業做大規模,有的機構則通過精品化建立特色。此外,長期來看,資管機構可管理的資產范圍將逐漸放開,賦予資管機構更大的市場空間。
4商業銀行資管業務主要發展措施
首先,商業銀行應該從單一的資金中介更多地向綜合化經營金融服務轉變。盡管近年來我行不斷加強創新,豐富業務品種,但是銀行的產品和資源是有限的,而客戶需求是無限的。銀行打造成為整個金融界的理財門戶,使客戶通過銀行渠道可以享受到各類金融機構的服務,這樣可以通過投資組合、咨詢顧問,在更高層次上幫助客戶科學理財,使銀行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其次,銀行應該從重資產經營向輕資產經營轉變。目前來講,我行大部分的收益更多是靠表內業務來發展的,隨著發展速度的下降,資本約束的要求越來越嚴,靠外延的發展是愈發難以為繼,僅靠表內發展將舉步維艱,而更多的潛力在表外業務。因此,銀行資產的形態是必須盡快優化,更多地從信貸轉向投資,從自營轉向理財,從表內轉向表外,從而有效控制風險資產,降低資本消耗。
最后,銀行從融資為主,更多地向融資與融智相結合轉變。由于銀行業務的同質化,使得價格戰成為競爭的主要手段。隨著金融創新的加快,銀行完全可以通過更多高附加值的融資服務來創造價值,提高競爭能力。因此,顧問咨詢、方案策劃,撮合交易等服務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參考文獻:
[1]商業銀行資產管理業務發展轉型及監管研究[J].金融監管研究,2015(3).
[2]中國光大銀行,波士頓咨詢公司.中國資產管理市場2015[R].波士頓:中國光大銀行,波士頓咨詢公司,2016.
[作者簡介]馬璐巍,男,河南平頂山人,經濟師,中國建設銀行平頂山祥云路支行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