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祥
摘 要:本文中筆者針對農村小學生的科學素養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學校、家長應改變觀念,正確認識科學素養的重要性、學生學會利用自然資源、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等建議,從而提高農村小學生科學素養,增強他們對科學探究的興趣。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科學素養;建議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6-019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6.129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科學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素養的培養對學生的數學、語文等學科的學習都有促進作用,同時能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展。雖然國家相繼頒布了相關的政策和法規,但在偏僻的農村并沒有得到落實,也沒有受到重視。
一、農村小學生科學素養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普遍缺少科學探究的意識
農村小學開展科學探究設施較少,缺少展示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資源,學生只聽教師講課,很難對科學課程產生興趣。小學科學課是以科學探究為中心的教與學,是學生親歷以自主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多數情況下教師只按照課本的內容講,死板生硬,沒有更多地拓寬知識面,動手進行操作演示少,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和結論,達不到教學的目的。長此以往,學生的探究意識也逐漸缺失。
(二)科學素養不高,科學知識弱化
農村小學生大多數屬于留守兒童,父母都不在身邊,生活的環境缺少科學信息,科學素養從小就沒有得到培養。對很多科學現象、科學名詞不能理解,也不能科學地去分析一些自然現象,科學知識弱化,導致科學素養不高。
(三)創造思維呆滯,創新能力低
由于家長、學校長期對學生科學素養培養的不重視,學生缺乏科學探究的機會,對家長教師所說的深信不疑,更不會提出質疑,隨著年齡的增長,科學素養越來越差,創新思維也越來越呆滯,創新能力也比較低。
(四)科學興趣不濃,缺少實踐意識
農村小學生對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了解得不多,對于科學課程教材上的問題,自己遇到過的會感興趣,自己沒聽說也沒遇到過的幾乎不感興趣。學生身邊缺少科技氛圍,缺少自主動手操作的意識,遇到問題時也就沒有想過要動手實踐探究。
(五)動手能力差,缺乏獨立判斷意識
農村小學生雖然經常幫忙做家務,但學生的動手能力卻很差,普遍缺乏獨立判斷意識。教師把實驗步驟、試驗方法都講好了,學生做實驗的效果也不理想,親自動手并完成科學探究活動的學生較少。
二、提高農村小學生科學素養的建議
(一)改變學校、家長的觀念,正確認識科學素養的重要性
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增強學生的好奇心,首要任務就是要改變學校、家長重知識傳授,輕自主探究的思想,讓學校、家長認識到培養科學素養的重要性,認識到科學素養會影響到學生各方面的發展,會影響到學生的未來。
(二)教師加強學習,提高自身專業素質
提高教師自身的科學素養,才能給學生提供更好的科學信息,才能進一步地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就內容來講,有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的知識,也滲入了社會科學,對每一位教師來講都是一種嚴峻的挑戰。因此,教師應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準確把握科學課程的新理念,提升自身的科學素養,提高科學專業知識,以適應科學教育的需要。
(三)學校與家長的鼓勵和支持
學校與家長的鼓勵和支持,教師才有條件對學生開展科學教育、發展科學教育、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同時在精神方面也能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使學生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使學生樂于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學校和家長對學生的科學探究活動要給予鼓勵和支持,并盡可能地不去限制學生的科學教育發展。
(四)結合生活實際教學,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
教師應該聯系生活實際教學,讓學生感覺到學有所用,幫助學生養成善于探索、發現、動手動腦的好習慣。農村小學環境資源豐富,可以因地制宜地選擇學生身邊的科學現象進行探究,利用身邊的環境,讓他們學以致用,從生活中發現,又回到生活中去,激發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增強學生的科學素養。
(五)幫助學生發現問題,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
農村小學生對于科學知識的接觸較少,學生不善于發現和提出問題,教師要適時地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并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只有激發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他們才會主動去探索、去發現。興趣促使行動,讓他們心情盎然地投入科學探究行動,這樣的科學教育才是我們所提倡的,才是有益的、高效的。
三、結語
農村小學生科學素養教育目前仍存在著諸多問題,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學校和師生要重視科學素養的教育,要認真貫徹學生健康全面發展的方針,努力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通過鼓勵和支持學生的科學探究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科學現象及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對農村小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及學生未來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