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文
摘 要:如何通過體育運動培養學生思想品德育及行為習慣,是新時期體育教學亟待探究的任務。體育教師只有針對學科特點,結合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方法,通過學生的行為表現,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組織性紀律性、集體主義等思想品德以及勇敢、奮斗、堅毅、機智等意志品質。
關鍵詞:體育;培養;品德;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6-020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6.135
小學生正處于學習文化科學知識、樹立世界觀的關鍵時期。對他們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其改變不良行為,克服消極情緒,樹立優良思想道德,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成為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是體育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
一、針對學科特點,進行品德教育
(一)嚴格管理強化紀律觀念
體育教學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活動形式多樣,活動范圍廣泛,這為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創造了條件。體育課堂常規是上好體育課的保障,它要求學生上課必須規范著裝;按時上課、遵守紀律;認真聽講、刻苦鍛煉;互相幫助與保護、愛護器材等;學生從集合整隊、隊列練習到隊形變換都有嚴格的要求。把體育課堂常規落實到每一節體育課的細枝末節之中,既有利于開展活動,又可培養學生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的習慣。從場地布置、器材搬運、運動場清掃以及器械整理維修等活動可教育學生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養成熱愛勞動,愛惜勞動成果的優秀品質。游戲中,由制定規則到共同遵守規則的過程,學生的組織紀律性也隨之不斷增強。
(二)艱苦訓練鍛煉頑強意志
體育課以身體活動為主要特征,在運動技能學習中,學生動作要經過由生疏僵硬到熟練協調直至自動化的變化過程。教師必須讓學生明白,此過程的完成及終結不會一帆風順,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需要經過長期的艱苦磨練。體育運動中的許多項目,都具有挑戰性,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具備堅強的體質和過硬的體能。體能訓練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這正是對學生進行不畏艱難、勇于挑戰、拼搏進取的思想品質進行訓練的最佳機遇。
二、結合內容進行品德教育
因運動項目內容不同,其教育效果也不僅相同。這就要求我們在體育教學中,深入鉆研教材內容,善于挖掘深刻內涵,適時有序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與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一)隊列隊形訓練培養良好習慣
體育教學中的隊列訓練最能體現行為活動。因其動作要求規范一致,統一性強,舉手投足均會體現嚴肅、振奮、神圣之感。閱兵式中軍人的整齊劃一、威武雄壯的姿態更是學生的崇拜偶象。教學中利用其崇拜及好勝心理,講解滲透解放軍戰士愛國主義及刻苦訓練的行為思想,積極倡導“學英雄,見行動”,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通過軍訓競賽活動教育學生克服怕苦怕累的思想,提高對組織紀律的認識,學生形成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自覺遵守紀律的良好習慣。
(二)田徑運動訓練培養良好習慣
田徑運動雖然枯燥乏味,堅持練習卻能培養頑強、堅定的意志品質。耐久跑是鍛煉頑強意志品質的最好方法。體育課上教師要通過田徑訓練有意識培養學生吃苦精神,讓他們在實踐中鍛煉。練習中要幫助學生分析不同表現行為及其原因,如身體偶然不適、體力分配不合理,怕苦怕累耐力差……根據不同情況及表現,采取針對性的處理對策。 如對訓練一向認真刻苦偶感不適的學生加以鼓勵;對體力分配當要加強方法指導,針對賴惰怕苦的學生講清道理,運用心理暗示穩定其情緒,轉移他們注意力,鼓舞他們有信心地去完成任務……教師要視條件與學生行為表現,因勢利導,開展針對性教育措施,可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嚴密的組織紀律性、頑強堅定的意志品質,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球類項目訓練培養良好習慣
球類項目是集體訓練項目,需要同伴配合。對于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增進相互團結友愛幫助的美德以及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大有裨益。如足球運動,勇敢頑強心理品質在足球比賽中舉足輕重。教師可根據足球比賽所具有的特點制定教學方案。教學中可安排學生分組輪流比賽,打敗的組沒有參賽資格,其它組繼續比賽,讓他們在比賽中盡量最大力量戰勝對手,保證本組繼續比賽。從而培養他們的競爭性。在這一過程中,磨練其意志品質。
三、創新方法 進行品德教育
體育游戲形式活潑、內容豐富、簡單易行,是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一種趣味集體活動,它具有一定的競爭競賽因素,因而,對于活潑好動,精力旺盛、好奇好勝心理強的小學生來說,開展良好的娛樂游戲教學,對其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無疑是最佳選擇。教師在體育運動教學中要結合學生年齡特征,結合當地環境場地條件,充分開發課程資源,努力改進并創新教學方法,積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精心設計并大力開展游戲活動,讓競爭意識、團隊集體觀念及合作精神在體育游戲參與中得到有效訓練與培養。學生在活動中娛樂,在娛樂中鍛煉,切身感受體驗了游戲活動的教益與啟發。
教師要樹立健康第一思想,注重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性,有意培養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通過訓練活動使學生感受體驗體育的參與性特點。只有親身參與活動并刻苦練習,才會使自己的體質逐步健康強壯。課堂中要有意安排生合作學習時空,指導學生自己分工,自己討論規則,相互合作訓練,小組成員相互評判。從而培養學生自我管理及團隊合作鍛煉精神,為自身體育發展奠定基礎。
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只要充分認識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堅持把思想品德教育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同體育學科特點、體育教學內容形式,以及體育教學方法緊密結合起來,防止教條式概念化,就能在完成體育教學目標的同時,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