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波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廣播電視臺,山東東營 257500
新媒體背景下傳統媒體的發展策略
耿 波
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廣播電視臺,山東東營 257500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對各行各業都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幾乎每個產業都掀起了一番產業升級和技術革命熱潮。傳統媒體行業也受到了很大的沖擊。為了全面地應對信息媒體等新媒體來勢洶洶的發展和沖擊,傳統媒體應做好充分的準備,立足傳統媒體發展的優勢,充分利用新媒體的信息資源優勢,揚長避短,發展自身。文章就新媒體背景下傳統媒體發展談一些基本的想法,以期對傳統媒體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
新媒體;傳統媒體;快速;健康發展
信息媒體的時代,誕生了新媒體的媒介形式,作為新興的媒介形式,在出現一開始就展現了其高科技“外形”。所謂的新媒體就是把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移動技術等通過寬帶網絡、無線網絡、衛星傳播和轉播等方式,向廣大的用戶提供各類的信息和娛樂的傳播方式和媒介形式。微觀意義上的新媒體應該是以數字技術為基礎的媒介形式。清華大學的熊澄宇教授認為:“新媒體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概念。在今天網絡基礎上又有延伸,無線移動的問題,還有出現其他新的媒體形態,跟計算機相關的,這都可以說是新媒體。”
1.1信息傳播迅速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帶來了信息的迅速傳播,全球的信息資源交流頻繁,可能國內外發生的一件重大事件,在之前的話可能要等到固定的新聞節目才能了解情況,現在的情況大不一樣了,人們可以通過新興媒體,如微博、微信、今日頭條等平臺第一時間了解情況。天津危險品爆炸事件中,第一時間傳出消息的是新浪微博,這體現了傳統媒體的短板——即時性。
1.2信息容量巨大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帶來的是資源的極大豐富。人們可以從手機、平板上的客戶端、網頁,了解到最新最詳細的內容。各種各樣的信息資源通過各自的媒體承載方式,對外進行著信息交流。
1.3新聞互動良好
相比于傳統媒體而言,新媒體有很好的交流互動環節,可以讓媒體主體廣泛地聽取新聞受眾的想法和意見,及時地進行相關節目、流程、內容等整改和完善。比如CCTV5在CNTV的客戶端播放時,下方的討論區出現了很多相關體育賽事的轉播沖突的解決方案,很多觀眾在客戶端、微博等里面進行留言轉帖,最終促成了CCTV5+頻道的開設,這是受眾方對于資源的渴求,同時也是市場的呼喚。
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融合在現實實踐看來十分必要。傳統媒體也做了一些嘗試。國內部分傳統媒體最開始的時候是從內部開始融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互聯網的資源優勢,對公眾開放自己的網絡平臺,很多媒體還紛紛搭建了自己的網絡電視,網絡音樂電臺。比如CCTV一直走在網絡電視和媒介的前端,成立了網絡電視CNTV,其在網絡電視的開辦和維護上狠下功夫,自己還開發了獨立的App:Cbox。由此網絡資源由于傳統媒體的加入而日漸強大和豐富。傳統媒體通過互聯網,也把自身的品牌和渠道打開,為更多的觀眾所熟知。比如,現如今很多衛視都在互聯網開放了自己的微博、微信等,吸引了大批的關注者。還有就是走出去的戰略,通過與知名網站之間的合作,實現資源互享,優勢互補,公平公正,合作共贏的局面。比如,浙江的華數傳媒集體自主開發電視應用盒子,各大衛視之間進行合作資源分享,共贏。
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新媒體同樣也有這樣的副作用。新媒體的發展,帶來了信息資源的飛速傳播,同時各種不良信息、謠言、虛假廣告等等,蜂擁而至,對新聞受眾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傳統媒體可以有效地借助新媒體的優勢,揚長補短,為自身的發展提供條件。多媒體融合發展,要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傳統媒體要順應互聯網傳播移動化、社交化、視頻化的趨勢,積極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發展移動客戶端、手機網站等新應用新業態,不斷提高技術研發水平,以新技術引領媒體融合發展、驅動媒體轉型升級。同時,要適應新興媒體傳播特點,加強內容建設,創新采編流程,優化信息服務,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強化互聯網思維,堅持正確方向和輿論導向、堅持統籌協調、堅持創新發展、堅持一體化發展、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
3.1立足新聞本身,優化新聞制作
當代的新媒體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信息的交匯傳播,很多新媒體的主體為了實現各種各樣的利益目的,不惜傳播不良信息、虛假新聞,制作令人眼前一亮的新聞標題,點進去之后才發現是過時的新聞、虛假新聞、毫無新聞價值的軟文,這樣的新聞信息在各類新聞主體的客戶端里面大肆傳播,這樣的新聞是毫無價值的垃圾新聞。作為傳統媒體應立足新聞本身,加強新聞的真實性,優化新聞制作方法和傳播模式,為觀眾提供負責任的新聞信息。
3.2加強資源互補,合作共進
當前實踐證明,傳統媒體的發展離不開新媒體的資源與信息優勢的支撐。傳統媒體不應該帶著有色眼鏡去研究和分析這一個新興的媒體形式,而應該從新媒體的優勢中發掘有利于傳統媒體發展的新路徑。新媒體的信息資源優勢,對新聞行業而言可以拓寬新聞信息的來源渠道,降低傳統媒體新聞獲取成本,簡化新聞采編方式,優化新聞資源的合理配比等,這對于傳統媒體提高自身競爭力,加快傳統媒體快又好發展,意義重大。
3.3發揮新聞工作者的主觀能動性
信息時代的新聞采編,需要新聞從業者具有敏銳的洞察力,要擺脫傳統媒體中新聞采編的“等待”法,更應主動出擊,在信息資源中發現有價值的新聞線索,然后進行新聞采訪和制作播出。當然這種發現新聞、敏銳獲取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需要新聞從業者能夠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多多關注新媒體,加強資源的合作。
3.4加強新聞內容深度
新媒體呈現的新聞內容,大多數是夸張的標題和沒有內涵的軟文,這是新媒體為了增加點擊率,吸引新聞受眾的手段罷了,誠然這樣的做法短時間內確實可以帶來大量的流量,但是這種拔苗助長的發展方式是不可取的。時間長了,觀眾對于這一類的新聞產生了相當的厭惡感,會對新媒體主體本身的發展產生不良影響。傳統媒體應該謹記這些失敗的經驗,從根本出發,努力提升新聞內涵意義,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刻踐行新聞從業者的準則。
新媒體的迅猛發展之勢,勢必給傳統媒體帶來不小的沖擊和壓力,但是同時也是機遇的并行。傳統媒體應該緊緊地抓住發展的機遇,充分結合自己的現實發展情況,優勢互補,取長補短,更快更好地發展傳統媒體。
[1]鄭偉.顛覆傳統媒體的新媒體視頻主持類節目——網絡脫口秀節目《麻辣書生》帶來的啟示與思考[C]//中國傳媒大學第五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1.
[2]張劍,南增毅.做好電網企業輿情工作之管見[C]//軟實力與現代化管理實踐——2015全國電力行業企業管理創新論文大賽獲獎論文,2015.
[3]韓亞楠,金偉,楊超先.從孵化學生創業談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以創業項目“大學橙”微信公眾號為例[C]//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暨第六屆中青年學者論壇論文集二等獎摘要集,2015.
[4]梁智勇.媒介融合背景下傳媒集團新媒體戰略比較——以CCTV、SMG、鳳凰衛視與新華社為例的研究[J].新聞大學,2009(1):128-136.
[5]張菁燕.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調查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33):41-43.
G2
A
2096-0360(2016)16-0105-02
耿 波,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