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宇立吳江人民廣播電臺,江蘇蘇州 215200
打造品牌,做優活動,提升地方廣播影響力
——以六縣市電臺聯播節目《行走江南》為例
凌宇立
吳江人民廣播電臺,江蘇蘇州 215200
以《行走江南》廣播節目為例,從線上、線下、主持人和新媒體四個方面,闡述了打造廣播品牌節目的策略,希望對提高廣播媒體在當下的競爭力具有參考價值。
廣播;品牌;電臺聯播;競爭力
在全媒體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媒體市場已然變得越來越復雜,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競爭愈演愈烈。廣播,作為傳統媒體,唯有尋求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在強化自身優勢和特色的同時,擴大自身影響力,打出品牌,才能走出屬于自己的特色之路。因此,品牌是廣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打造好品牌是增強地方廣播影響力的重要手段。品牌的推廣除了原有節目的制作播出,走出直播間走向市場,多做接地氣的活動顯得尤為重要。為此,吳江人民廣播電臺不斷創新理念,緊跟市場步伐,先后開展了“夏日送清涼——慰問高溫下的勞動者”“我們的節日”“感恩父母、為愛祈福”等10多個媒體社會活動。特別是由吳江、張家港、昆山、常熟、太倉、江陰六家廣播電臺聯合打造的周末大型聯辦節目《行走江南》,取得很大成功。《行走江南》作為一檔優質廣播旅游節目,以推介江南特色旅游資源,介紹各地亮麗的城市名片為節目宗旨。節目一經發起,就得到了周邊同行們的積極響應,這也是江南地區六家縣域電臺首次聯手打造的廣播節目和活動品牌。節目通過六家電臺黃金頻率、黃金時段全覆蓋、采取線上節目和線下活動相結合的方式,有效運用廣播電臺、電視、網站、微信互動平臺等,實現全媒體播出,全方位、立體式地帶領六地百姓尋覓中國的江南風味,關注錦繡江南的風土人情,體驗江南的中國情調,領略魚米之鄉的文化,是廣播人服務地方經濟、貼近百姓民生、參與旅游文化建設的一次全新探索和嘗試。
打造廣播品牌,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指的就是節目。節目是廣播的重要組成部分,節目的好與壞、受聽眾認可程度關系到整個廣播品牌。一檔優秀的廣播節目,需要有優良的內容和精美的包裝。因此,《行走江南》線上節目的成功離不開以上兩個重要因素。作為六地聯辦的旅游節目,節目時長控制在30分鐘,做到精簡而又充實。考慮到聽眾的收聽習慣,節目時段定在每周末上午時段播出,能有更好的傳播效果。作為廣播節目,在節目一開始,就通過宣傳片和主持人串聯,突出《行走江南》的整體品牌形象。同時,在節目中通過片花等形式,加大品牌宣傳力度,讓聽眾隨時了解到這是一檔聯辦節目,覆蓋了六地甚至更多地域的汽車和手機電臺聽眾,逐步培育起品牌的美譽度。六地電臺通過制作行走江南廣播節目,在向聽眾推介本地特色旅游資源的同時,也是其節目質量與水平的展示,更是一家電臺綜合實力的體現。因此,六地電臺根據市場的需求,堅持從自身特色出發,不斷地創新節目。節目果斷放棄了原有固定的老套模式,多了些各家精益求精做好節目的態度。當然,一檔優秀的廣播節目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聽眾和市場的評價。一個品牌的力量在于它能影響有影響力的人。一檔廣播品牌節目的力量在于它有吸引目標聽眾收聽的能力,并能夠持續做好節目,鎖定住目標人群。2015年3月14日至2015年4月18日,六臺輪流制作了一期節目,《行走江南》順利完成首輪播出。各臺選送的節目大多已達到創優水準,大家感受到了《行走江南》廣播里的美景,享受了江南美景的廣播之旅。六地聽眾反響好評如潮,有越來越多的旅游景點公司聯系六地電臺希望在節目中推介特色旅游資源。而節目本身已成為各地聽眾津津樂道的話題,節目的品牌也很好地樹立了起來。
廣播是語言藝術,在過去,廣播人給人的印象都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是新形勢下,有越來越多的廣播人大膽創新,走向市場,走到群眾身邊,辦起了各色各樣的接地氣活動,讓廣播真正走出了直播間,辦起了看得見的廣播、聽得到的流動的聲音。現在各地廣播電臺都樂于開展戶外活動。但是總體來看,很多活動基本上還是關起門來自娛自樂,活動影響力非常有限。當然,廣播電臺現有活動的特點就是代價小,成本少,靈活多樣。有投入才有產出,在現有的條件下,不能要求電臺所舉行的各項活動都有好效果,但是每年都應該有一到兩次能夠產生較強社會影響力的活動。廣播品牌的打造必須不斷地推陳出新,策劃活動,在活動中形成對聽眾的影響力。一個活動辦的好不好,評判標準就是舉辦的活動有沒有讓各地廣播電臺的品牌影響力得到擴大。《行走江南》線下活動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六地資源整合利用,抱團合作發展。六家電臺根據當地的特色旅游資源,在適宜的季節,號召六地的聽友前去旅游。在活動前期,由電臺牽頭與旅行社合作,共同推出行走江南旅游活動的招募,通過電臺宣傳片花、主持人口播介紹,電話連線等各種方式,吸引各地聽眾組團體驗旅游活動。《行走江南》線下活動在推廣之初,就打出了高性價比這張牌。各臺通過和當地旅游景區的極力爭取,從線路安排、活動內容、餐飲接待等方面,都給出了聽眾極大的優惠,讓聽眾覺得參加《行走江南》活動,值、很值、非常值!行走江南線下活動至今已成功舉辦4次。無論是行走江南首站張家港鳳凰山景區,還是常熟虞山尚湖風景區、太倉生態農業產業園,以及千年古鎮水鄉同里。根據各地活動報名情況來看,聽友信賴程度、線路價格接受程度已經初步培養起來。聽眾體驗完活動之后,反響很好,良好口碑得以建立。聽眾自身也是自媒體,宣傳推介各地的旅游資源,廣播的品牌影響力正在逐步提升。從打造品牌的要求來講,策劃實施一個廣播戶外活動都應當著力于制造品牌影響力,要通過廣播戶外活動來凝聚更多的受眾,使他們更多地關注廣播、支持廣播。
主持人是一檔節目的靈魂。打造廣播品牌也要善于打造名主持,要善于借助名主持人的號召力來推動廣播活動的開展。主持人的號召力打造需要有更多展示的平臺和機會。有了這個平臺,就可以在平臺上做文章,通過平臺上的活動來提高他們的知名度,影響力,從而推動電臺自身的品牌建設。
《行走江南》系列活動的一大亮點還在于借用各地名主持的號召力來吸引聽眾。在行走江南線下活動當中,聽眾所喜愛的、熟知的主持人,能夠借此機會走出直播間,帶團旅游全程和游客互動,對于聽眾來說就是一種誘惑。主持人以主人翁的身份參與到活動過程中,做到與活動、節目的深度融合。在車上、在現場活躍氣氛,展示才藝,宣傳《行走江南》品牌讓游客體驗到電臺活動的鮮明特色。同時,引導游客文明旅游,發揮主持人的語言優勢,表現其專業化的服務水準,不是導游勝似導游!通過這一活動,較好地展現了各地主持人的風采,打出了廣播品牌的號召力。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使信息傳播實現了原有的資源壟斷向資源共享、從單向傳播向互動交流的轉變,其發展勢頭越來越興盛。一舉打響節目是六臺聯盟共同的愿望,為了確保節目一炮而紅,《行走江南》節目啟動之前,就提前整合了本地最有影響力的新老媒體,集全媒體之力,塑造《行走江南》的品牌形象。例如行走江南線下活動第四站來到千年古鎮同里,在前期的宣傳期,就制作了音視頻宣傳片,供各臺宣傳推廣使用,并結合各臺的微信公眾平臺制作微信推送介紹旅游目的地,為本次線下活動提前造勢。活動當天,邀請了吳江電視臺,網站同行,共同采訪報道。自辦頻率各檔節目和多個微信公眾平臺更是積極傳播。
在新媒體時代,作為傳統媒體只有積極加快融合新環境,實現媒體整合威力,才能有效化解新媒體時代的沖擊。因此,無論是線上節目還是線下活動,廣播都要善于聯合電視、報紙、網站、微信公眾平臺等媒體同行,從聲音和視覺等多種傳播渠道,聚焦節目和活動,不斷擴大地方廣播品牌的影響力。
目前,《行走江南》已取得良好開端,影響力正逐步提升。《行走江南》不僅是一檔節目,它更是六縣市地方廣播共有的一個品牌,對提升地方廣播電臺形象有很大的作用。要維護好這個品牌,甚至把它打造成為江南地區的一個王牌活動,吸引更多的兄弟電臺加入進來和我們一起行走江南,那就必須要在線上、線下、主持人、新媒體等諸多方面下功夫,齊心協力,緊密合作,讓《行走江南》走得更遠,更廣,更順暢。
G2
A
2096-0360(2016)16-0157-02
凌宇立,吳江人民廣播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