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琴中央民族大學,北京 100081
移動互聯時代編輯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袁海琴
中央民族大學,北京 100081
編輯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環節,移動互聯和多種媒介融合發展的時代大背景給編輯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一線編輯人員只有努力提升自身、錘煉相關能力,才能適應時代要求,實現超越和突破。
移動互聯時代;編輯人員;基本要求
當今,移動互聯網塑造了全新的社會生活形態,互聯網對于整體社會的影響已進入到新的階段。移動互聯和多種媒介融合發展造就了“大文化、大媒體”的時代“大背景”,出版領域同許多領域一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作為一名一線編輯人員,盡快適應這樣的時代大環境并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取得創新和突破是個人職業生涯取得更大成就、為國家的出版事業做出更大貢獻的不二選擇。
編輯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環節,是出版物復制、出版、發行等一系列后續工作的前提和龍頭。可以說,沒有高素質的編輯人才,就不可能完成高質量的社會精神產品的生產,就沒有高質量的出版物。因此,筆者認為,以下素質和能力是編輯人員在移動互聯時代必須要具備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黨性、人民性和真實性是馬克思主義新聞出版觀的三個最基本的特性,編輯人員在日常的編輯出版工作實踐中,既要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作為基礎,又要以廣大人民的要求和期盼為目標。
移動互聯時代,億萬網民在多種媒體上獲得信息、交流信息,人們的求知途徑、思維方式、價值觀念都產生了深刻變化,特別是對國家、對社會、對工作、對人生的看法也較以前產生了不小變化。作為生產社會精神產品的編輯人員,承擔著“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職責和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重要講話中反復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目標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這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歷史機遇,我們必須牢牢抓住,決不能同這樣的歷史機遇失之交臂。這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責任,是我們對中華民族的責任,是對前人的責任,也是對后人的責任。
不具備健康高尚的文化品位是“生產”不出經得住時代和歷史檢驗的優秀作品的。
當前,移動互聯的時代環境使人們的溝通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同時也為許多格調不高甚至低俗的文化現象的廣泛傳播提供了便利條件,拉低了社會總體的文化審美水平。這雖然是目前普遍浮躁的社會風氣的反映,但作為參與精神產品生產的編輯人員,要具有深厚的內涵和高尚的文化品味,而不能一味地人云亦云、盲目追風、媚俗。
社會生活的日新月異,市場經濟的發展壯大和信息時代的迅速到來,新事物不斷涌現,各行各業知識的更新速度正在不斷加快,體現在出版物上就是稿件豐富多彩,內容涉及到方方面面,技術含量越來越高,這就對編輯人員的自身素質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因此,編輯人員必須不斷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編輯出版出更多更好的優質作品。
首先,最基本的,就是要專于編輯學、專于出版學。作為編輯,如果連基本的編輯出版知識都不懂,那么他就不能算是個合格的編輯,更不用說編輯出好作品了。
其次,在廣度上要從橫向上盡可能多地了解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現狀和前沿問題。只有具有較為廣博的知識面,才能在確定選稿標準、提出審定修改意見時表現出非常敏銳的洞察力和準確獨到的判斷眼光,才能讓作者心服口服,保證出版物的質量。在深度上要對某學科某方面的課題有著較為深入系統的了解和獨立的思考,特別是一些學術書刊的編輯,對這方面的要求就更高了。
最后,還要不斷地學習計算機網絡知識和技能。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網絡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工作工具和中介,而成為了一種工作模式,怎樣設計和優化閱讀界面,吸引讀者持續閱讀,也成為編輯人員的一項重要能力。
在移動互聯時代尤為如此,不創新就跟不上社會變革的步伐、不創新,自我的發展空間就越來越小。現代國家競爭,主要是綜合國力競爭,根本是創新能力的競爭。這一點也同樣適用于不同行業內的競爭。當前,出版領域正在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變革和轉型,而創新則是其中的關鍵和樞紐。作為編輯人員,離開了創新,編輯工作就不會有任何生命力,只有那些敢于創新、意識超前、勇于突破的編輯,才能引領行業潮流,進而搶占市場,吸引讀者,繁榮整個社會的文化事業。
創新體現在編輯工作的方方面面,隨著傳播趨向移動化,數字出版正一步步走向全媒體化,多種傳播載體、多種傳媒形態、多種顯示終端均進入了書刊出版領域。這一重要變化對編輯人員的創新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編輯應當認識和把握從純閱讀功能向多功能媒體轉變的這樣一種趨勢,不能單單把自身定位為純粹的文字編輯,而要通過圖書信息傳播者、社交媒介話語領袖、新媒體領袖等角色,實現圖書及其價值在裂變傳播上的創新。
作為一名編輯人員,手里都有兩件“法寶”,即素材和資源。在當今移動互聯時代,諸多素材和資源呈現出流動性和碎片化特征,具體到出版領域,能不能基于強烈的編輯意識,有效地整合能夠拿到的素材和能夠觸及的資源,發現和把握選題并保證如期實現出版,是編輯人員編輯執行力的重要體現,是能否在編輯實際工作中有所建樹的一項重要素質。
整合素材,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是,資料那么多,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有時候你得到的就是幾句話而已,甚至就是別人給你的一個小爆料,你要將其發展成一篇文章、一個專欄、一本書甚至是一系列出版物,這時候就需要有從素材中發覺關聯的能力,即整合能力。整合資源,當今也成為編輯人員的核心素養之一。即便是一名普通的基層編輯人員,也必須要學會打開格局,把自己當作單位的首席社交官的角色,所謂“身在兵位,心為將謀”,你就會發現許多領域都是可以整合的對象。
要想把整合做好,一方面要有一個自己的思想框架,能把別人的東西裝進來,另一方面也要有一個核心原則,比如人文情懷,然后那就把各種資源往這個核心上去靠。整合當然不是大雜燴,讓所有的素材和資源為我所用,那就離成功不遠了。
[1]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16-01-22].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 hlwtjbg/201601/t20160122_53271.htm.
G2
A
2096-0360(2016)16-0177-02
袁海琴,中央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