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書
(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七道河鄉總校,河北 青龍 066500)
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之我見
于立書
(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七道河鄉總校,河北青龍066500)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要培養學生讀書看報的能力和認真閱讀的習慣。”然而,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本文闡述了培養低年級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低年級小學生閱讀的一些方式和方法。
閱讀;興趣;方法;家庭;環境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是感悟課文內容的重要手段,也是體現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特征。閱讀能力的培養就應該是它極為重要的基石。然而,在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只是把聽、說、讀、寫、思、畫等相機結合,對讀的要求并不是太多,往往在日常生活中小學生不能夠充分地表達出自己的意愿,這就是我們教學中的一點小失誤,如何能彌補這點缺陷,我認為這與多閱讀課外書籍,增長實踐經驗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呢?我在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生活習慣,做了以下嘗試。
1.故事引趣,感受書的神奇。對于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少,教師首先就要利用課余時間,聲情并茂地講述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故事。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看到教師講的有趣,也會無形中受到感染,教師要堅持每天給學生講故事,讓他們多聽、多想、多動。這樣耳濡目染,學生就會覺得書里面的東西是那樣的神奇。慢慢地學生也會覺得書里有很多奧秘,很多故事在等著他們,從而對讀書產生興趣,而且故事是低年級學生最容易接受的一種學習閱讀的方法之一。
2.引導學生巧解課題懸念,激發閱讀興趣。激發學生參與閱讀課文的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懸念去讀書。如在學習《紙船和風箏》一課時,我先板書課題,然后問學生:“看到題目,你有什么問題嗎?”學生都積極舉手回答:“我想知道紙船和風箏有什么聯系?紙船和風箏都是誰的?紙船和風箏之間發生了什么事?”當學生提出了這些問題。我再問:“紙船和風箏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你們想知道嗎?”我們就來一起讀課文吧!因為這些問題都是他們自己提出來的,所以他們都想自己解決,為了弄明白這些問題,學生不論是讀課文,還是聽讀,討論課文內容,都會在閱讀中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學生學起來都會非常積極。
3.扮演角色表演,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顫姾脛?、喜歡表演是學生的天性,所以我常常在學習課文的時候讓學生扮角色表演,讓學生在讀書中找到歡樂,如在教學《酸的和甜的》一課時,在學生學會了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以后,我會輪流請學生分別扮演小狐貍、小松鼠、小兔子、和小猴子,來表演《酸的和甜的》這個小故事。這樣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不僅掌握了課文內容,而且也親自嘗試了書帶給他們的快樂,從而他們會更加喜歡讀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碑攲W生有了閱讀的沖動,教師可以利用課堂上的有效時間滲透一些讀書的方法。
1.讀書要注意力集中,把書讀進去,不囫圇吞棗,不能一邊讀一邊玩,要一邊讀一邊想。學生一旦養成專注、認真地閱讀習慣,對養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非常有利。
2.讀書要勤查字典,二年級的小學生已經學會了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所以在讀書時遇到不認識的字,鼓勵學生通過查字典查找出來。通過經常查字典,逐步養成學生查字典的習慣,進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3.讀書要邊讀邊畫,做到讀、想、畫結合。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可以邊讀邊畫:畫重點的詞語,重點的句子等。通過一邊讀一邊畫,培養學生的一邊讀一邊想的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單只是在學校這短短的幾個小時就能養成的,我想應該與每個家庭每位家長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每個家庭都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我想,如果每位家長也能做到以下幾點,學生的閱讀水平一定會大大提高。
1.親子共讀,為學生樹立良好的閱讀榜樣。父母應盡可能多地和學生在一起看書,做學生的閱讀榜樣。還可以經常帶學生去圖書館等文化場所,在讀書的同時與學生一起交流讀書的方法與心得,鼓勵學生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復述出來。我想如果每個家庭經常這樣做,學生的閱讀興趣就可能變得更加濃郁,同時學生的閱讀水平也逐步提高。
2.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把閱讀選擇的權利交給學生,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輕松自由的閱讀環境,這里閱讀環境并不單指給他一個安靜的房間這種物質環境。閱讀是一種自我的求知行為,也是一種精神享受。因此,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家長除了需要對學生的成長有害的書刊進行控制外,不應對學生所讀的書籍內容、范圍和種類進行人為的約束和控制。每位家長應注意觀察和了解,不宜過多地干涉。這樣學生有了自己輕松愉快的閱讀空間,他們的閱讀興趣就會越來越濃厚。
3.不宜對學生的閱讀過程管得太嚴格。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對事物的好奇,好動,缺乏耐心和持久心是學生普遍的特點。他們在閱讀時往往會翻翻這本書,又翻翻那本書,這種情況可能對于有的家長來說,看似學生沒有耐心,對此家長不必過多地去管他。因為這是一個階段,只要學生把書拿到手上,就說明學生有求知的欲望,家長就應該感到滿足了。這是每個學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第一步。
總而言之,在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有效指導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教師和家長的用心加耐心,幫他們找到打開閱讀的鑰匙,開啟閱讀神奇的大門,就會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就會愛上書籍,從而自覺地去讀自己喜歡的書籍,讓自己成為知識海洋中的一條小魚。
[責任編輯田彩霞]
G62
A
1673-9132(2016)24-0220-200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