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昆明市西山區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許 超,胡滇碧,賽立馨,朱麗丹,張莉萍
(1.云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昆明分校,云南昆明 650032;2.昆明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 650033)
?
城市近郊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特征分析
——以昆明市西山區為例
許 超1,胡滇碧1,賽立馨1,朱麗丹1,張莉萍2*
(1.云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昆明分校,云南昆明 650032;2.昆明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 650033)
摘要城市近郊區是與中心城市的經濟、文化發展密切相關的農村人口聚集的區域。西山區作為昆明市城市近郊區,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上較具代表性。筆者采用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相結合的方法,分析了2015年昆明市西山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特征、職業化特征、需求特征。結果顯示,城市近郊區農民文化程度、職業化程度較高,對培訓的需求呈現出多樣性,旨在為城市近郊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順利推進奠定基礎。
關鍵詞城市近郊區;新型職業農民;職業化;培育特征;農民需求
2015年昆明市城鎮化率為69%,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大量青壯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鎮從事第二、三產業,農村新生代勞動力大部分在畢業后選擇留在城市工作,從事農業工作的人才出現“非農化”發展。城市近郊區由于其區位、產業、交通等方面的優勢,在農業產業發展、農民教育培訓、勞動力轉移等方面有別于偏遠地區。城市近郊區是指位于城市建成區與純鄉村地域之間,受城市輻射影響巨大的過渡地帶,城市近郊區沒有明確的地域范圍,它隨著城市化的推進而不斷發生變化。該研究所指的城市近郊區主要是城市中心區以外昆明市轄區范圍內,與中心城市的經濟、文化發展密切相關的農村人口聚集地。
2012年我國首次提出了“新型職業農民”的概念,各地把發展目光更多地投向了職業農民的培育上。從目前的情況看,各地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進展及效果存在較大差異,已推出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政策措施與村民的需求和期望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只有尊重培育對象的意愿,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這項漫長而艱巨的工作才經得起現實的考驗。
筆者結合2015年昆明市西山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項目,通過培訓學員進行隨機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相結合的方式,從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特征、職業化特征、需求特征等分析城市近郊區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特征,旨在為城市近郊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順利推進奠定基礎。
1研究區概況
昆明市西山區位于滇池湖畔,是昆明市主城區范圍內最大的行政區,因轄區內著名的風景名勝區“西山”而得名,全區國土面積881.32 km2,轄10個街道辦事處、98個社區,常駐人口77.2萬。西山區作為全國300個、云南省10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縣之一,在區域位置、經濟發展、農民培訓工作等方面較具代表性[1]。
2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該研究數據來源于2015年昆明市西山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項目,主要針對126名生產經營型培育對象中的116名,采用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的方法獲得。調查涉及培育對象的基本信息、需求、培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希望政府解決的問題等方面。調查共發放問卷116份,回收問卷114份,問卷有效率98%,訪談100余人次。
3培育對象的特征分析
3.1性別、文化、年齡特征分析本次調查通過對114份樣本的基本情況進行統計,從數據源來看(表1),女性占樣本總數的51%;從年齡結構看,從事農業生產的中年群體占75%,具有較好的勞動能力;從受教育程度看,文化程度以初中居多,這在農村教育中屬中等。這是由于城市近郊區的農村距離城市較近,農民接觸現代城市的經濟、教育和就業資源的機會相對較多,吸引部分青年勞動力進城就業,因此出現了城市近郊區農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較高,從事農業生產的青年群體較少的現象。
3.2農民職業化特征分析據調查,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全職農民占79%,其余21%的為兼職農民,不僅有農業收入,還有打工、集體分紅及其他收入來源。由此可見,雖有近80%的農民專職經營農業,但還存在部分兼業化的現象。由于歷史原因,農業人口轉移進城后社會保障難以保證,致使農民不愿輕易放棄農村土地,從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規模化生產。加之農業的風險高、投入高、見效慢等特點,不少人被迫選擇亦工亦農的兼業生產方式,從而難以實現農民徹底的職業化。

表1 樣本基本情況分析
3.3需求特征分析昆明市西山區2015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生產經營型培訓課程天數不少于15 d、120個學時,采取階段式培訓,共分為5個階段。第1階段:公共課程培訓(理論),第2階段:專業課程培訓(理論+實作),第3階段:參觀學習,第4階段:考試、考核,第5階段:跟蹤服務(1年)。調查的114名學員中,表示愿意參加此類免費培訓的有113人,占樣本總數的99%,1人未作答。
3.3.1參訓目的。調查數據顯示,學員參加培訓的目的多樣,但提高技術和解決生產中的問題是最主要的目的,均超過總樣本數的60%,同時學員對于更新觀念和擴大生產經營規模也比較看重(表2)。這也反映出農民對掌握農業技術和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的迫切期望。

表2 學員的參訓目的統計
3.3.2培訓內容。村民對于培訓內容的期望,首先是農業技術,其次是農業政策及農產品銷售,對于法律法規和農產品貯藏加工的需求意識還不高。從調查可以看出,這些種養大戶的需求還停留在技術及銷售的層面(種植和養殖共計占48%),對于農產品產后加工及法律意識比較淡薄,未普遍形成規模化生產及經營的理念。這是由于農民當前最迫切的想法是通過掌握農業技術,提高種植和養殖的產量,從而增加經濟收入,而對于農業政策、法律法規、農產品銷售和貯藏加工等方面的關注則嚴重不足(圖1)。

圖1 學員對培訓內容的需求Fig.1 Students' demand for training content
3.3.3培訓方式。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普及,遠程教育、網絡課程、電視廣播、手機APP等現代化手段為學習提供了更為廣闊和便利的平臺。調查數據顯示,學員更青睞傳統的授課方式,其中53%的學員表示現場示范、指導是最直接和最喜歡的授課方式;10%的學員則喜歡通過看電視和聽廣播學習,只有3%的學員會上網學習。這是由于農民群體文化程度總體偏低,現場示范、指導更易于理解和學習。因此,此類培訓應以集中現場示范、指導和授課的方式為主,其他方式可以作為輔助手段(圖2)。

圖2 學員對培訓方式的需求Fig.2 Students’ demand for training ways
3.3.4市場信息。調查顯示,通過自己調查了解的人數超過半數,這是由于農村總體農業市場信息相對落后,農業協會或合作社建設還有待完善等因素,導致市場信息大多通過農民調查了解而獲得(圖3)。

圖3 市場信息獲取方式Fig.3 Market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mode
4結論與討論
(1)從2015年昆明市西山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的年齡、文化、性別特征分析結果可知,城市近郊區農民年齡結構中75%為中年群體,具備充足的農業勞動力資源;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農民占19%,在農村教育中屬于中上水平;性別結構差異適中。充足的農業勞動力資源和普遍較高的文化程度直接決定了農民接受新知識、獲取各種信息的能力,有利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項目實施[2]。
(2)從農民職業化特征分析結果可知,城市近郊區的農民主要以專職經營農業生產為主,但仍存在兼業化現象。調查對象多為種、養大戶,有一定的產業、技術、資金、資源,且對職業農民的有一定認知,參與培訓的積極性較高,對職業農民及相關扶持政策的出臺持積極態度。近八成的調查對象認為農民是一種職業,開始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對職業農民予以認可,并有將農業作為職業的意愿和趨勢,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打下了良好基礎[3-4]。
(3)從需求上看,城市近郊區的職業農民參訓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技能、解決生產中的問題,期望培訓的內容全面、多樣,培訓形式以現場指導和理論授課為主,對市場信息的獲取方式多樣,接受信息的能力較強。培育對象的需求對于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工作具有指導意義,當前昆明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主要是由政府主導,在培訓內容及農民的實際需求上有一定的差距,不利于新型職業農民的持續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并非一蹴而就,應針對區域個性做出相應培育模式的探索和長期規劃,以期實現農民真正意義上的職業化[5]。
參考文獻
[1] 《昆明市情》編纂領導小組.昆明市情[Z].2015.
[2] 李文忠,焦愛英.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3,24(10):192-194.
[3] 辛亮.對近郊新農村社區規劃的探索[J].山西建筑,2010,36(32):22-23.
[4] 沈紅梅,霍有光,張國獻.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機制研究:基于農業現代化視閾[J].現代經濟探討,2014,1(1):65-69.
[5] 昆明市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對策研究項目組.昆明市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對策研究[Z].2015.
基金項目昆明市市政府政策研究室項目(Z201523)。
作者簡介許超(1985- ),女,云南昆明人,農藝師,從事農民教育培訓及人才研究工作。*通訊作者,高級獸醫師,從事畜牧獸醫及農民教育培訓研究。
收稿日期2016-03-29
中圖分類號S-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16)13-290-03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in City Faubourg—A Case Study of Xishan Region in Kunming City
XU Chao1, HU Dian-bi, SAI Li-xin1,ZHANG Li-ping2*et al
(1.Kunming Branch School of YunnanAgricultural Broadcast Television College, Kunming, Yunnan 650032; 2.Kunming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Kunming, Yunnan 650033)
AbstractCity faubourg is rural population gathering area and closely related to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central city. Xishan Region of Kunming City as the faubourg has representativeness on cultivating the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The gender, age, cultural level and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demands of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in Xishan Region in Kunming City in 2015 were analyzed by using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field interview.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armers’ cultural level and professional degree in city faubourg was higher, the demand for training presented diversity. So this paper aims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promoting professional farmers cultivation smoothly in city faubourg.
Key wordsCity faubourg;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Professionalization; Cultivation characteristics; Farmers 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