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國產動畫電影《大魚海棠》自上周上映以來引發熱議,就連被視為動漫大國的日本也關注到此事。目前,日本多家視頻網站掛出這部中國動畫電影的預告片,相關海報和劇照也可以輕松搜到。一些對中國動漫感興趣的日本網民通過博客發表對該片的看法,在記者搜索到的評論中,多數人對《大魚海棠》給予肯定。總體來看,褒大于貶是日本人目前對待該片的主流態度。
日本“火箭新聞24”網站早在今年4月就對《大魚海棠》加以介紹。報道稱,這次中國動漫終于拿出真本事,花費12年打磨出的作品在質量上是過關的。有些鏡頭甚至給人一種難以言傳的微妙感受。報道稱,中國動漫在過去時常模仿別國,甚至存在抄襲現象。此外,不少電影作品的畫質很渣,連中國人自己也感嘆本土動漫的發展滯后。這次的《大魚海棠》是一部讓中國動漫找回自信的作品。
有日本網友在論壇里留言說,《大魚海棠》給中國動漫粉絲提供了對比坐標,拋開爭論內容不提,它的出現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令記者略感意外的是,不少日本人在觀看預告片之后給該片點贊,希望看到完整影片。日本多摩大學講師安田俊蜂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大魚海棠》的預告片里充滿中國民俗元素,雖然氛圍上與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有相似之處,但華南的客家門樓等中國文化符號明顯具有獨創性。如果要與宮崎駿的作品對比,可能《大魚海棠》在故事展開的節奏上比較慢,這也許是讓人感到遺憾的地方。“中國制作出這樣的原創作品,等于提高了亞洲動漫文化的水平,值得高興”。
在談到中國動畫產業近年來的改變時,安田俊蜂表示,感覺中國動漫及二維插圖的制作水平有了明顯提高。特別是在繪畫技能上,中日之間幾乎沒有什么差別。如果在創作故事方面能夠獲得更多空間,那么中國的動漫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據記者了解,今年4月在國內播出的中國原創動漫作品《女媧成長日記》,也在日本頗受好評。日本的中國動漫粉認為,這部作品在技術上已經趕上日本,只是在內容上缺少日本動漫中常設的喜劇元素。在日本最大的動畫網NICONICO上,記者居然搜到151部人氣中國動漫。該網站認為,中國早期的原創動漫作品始于2004年,這也是中國振興動漫產業的開端。2000年到2008年間,中國僅制作了18部動漫影視作品,但是在2009年到2015年間,這一數字增加了大約7倍。
《福布斯》日語版報道說,中國的動漫市場僅用數年便擴大到5億元的規模,但同時也出現投資過熱的趨勢,應當謹防產業泡沫。日本雅虎網站近日展開對中日動漫文化比較的討論。有網民認為,現在的日本動漫只強調萌文化,被中國超過只是時間問題。也有人表示,中國動漫山寨味道過濃,如果不大力發展原創能力的話,根本無法超越日本。
還有人引用千葉大學比較文化副教授芳賀理彥的觀點說,宮崎駿的動漫作品把日本文化自然滲入到劇情中,內核里又戳中日本社會生活的軟肋,后者才是讓觀眾“買賬”的關鍵。否則,脫離現實的情懷很可能淪為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