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寧
山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農田水利高效節水灌溉新思路
李嘉寧
山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農業作為第一產業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最基礎的產品。水利灌溉是農業生產中的重點,因此我國對水利的發展十分重視。由于自然環境等因素,我國農田水利灌溉管理也存在差異。為了提高農田水利灌溉效率,充分利用現有水力資源,本文對目前我國農田水利灌溉現狀進行簡單分析,之后針對農田水利灌溉提出幾點新思路。
農田水利;高效;灌溉;新思路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基數大,農業是國家建設的根基,我國提出來很多利農、惠農政策,在此背景下我國農業基礎建設水平有了明顯提高,機械化生產比例較高。然而水利灌溉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雖然長江、黃河橫跨我國東、西部地區。但是由于基礎水利設施不夠完善,加上南、北水源分布不均,為了緩解南、北地區水資源分布不均的現狀,我國啟動了南水北調工程,然而水利建設工程的完善并不是影響水利灌溉的唯一因素,提高水利灌溉技術迫在眉睫,這樣就可以從根本上提高貧水地區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水利灌溉對農業生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水利灌溉管理不僅能提高農業產量,還能減少水資源的浪費,提高利用效率。但是由于地區經濟發展差異、地理位置等原因,我國農田水利灌溉建設不夠完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長期投入不足
建國以來,我國一直將礦業、工業生產作為支柱型產業。上個世紀90年代之前工業產值占全國生產總值的70%以上,相比較而言對農業的發展比較忽視,此外,很多地區水資源十分匱乏,像陜北黃土高原、甘肅、青海等地區每年平均降雨量不足500毫米,并且境內河流也都是黃河水系,這些都是制約農業生產發展的因素,因此該地區水利建設一直得不到發展。
2.水利建設的管理、科研體制改革遲緩
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們形成了黨委政府主導下的多個行政部門共同管水、治水工作機制,在一定時期,確實發揮出了良好的作用。但進入市場經濟以后,隨著格局調整和利益的多元化,這種管理體制日現弊端。同時,對水利建設的科研工作重視還不夠,簡單引進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治水新理念與新技術,也難以回地區的差異,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水利科技研究仍面臨著很大困難。這需要以立法的方式進一步強化和明確水利管理機構的管理權限和職能,逐步建立由利益相關方參與的民主、協調、權威、高效的新型流域管理機構;要進一步改革水利科研管理體制,從基礎理論、應用科學與應用技術三個層次上,全面加強水利科技的研究。
3.水資源利用不合理
我國境內河流眾多、海岸線綿延南、北。但是在農業生產方面,我國大多采用地下水對農田進行水利灌溉。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開采技術,導致地下水開采和使用的過程中水源污染、浪費現象比較嚴重,水資源得不到合理的使用。由于長期投入不足,我國缺乏基礎的水利設施建設,這使我國地面采水工程較少。加上人們缺乏基本的地下水使用認知,沒有完善的地下水使用管理機制,很多地區地下水沒有得到科學的開采,地下水開采量超標的情況十分普遍,此外,由于工業生產用水也多以地下水為主,在污染處理方面,沒有科學的處理方案加之政府治污力度較低,導致我國境內水資源污染嚴重。
1.把農業發展與水資源優化配置相結合
由于我國目前水資源匱乏,使得優化水資源配置對保證水資源的持續性起到了特別重要的作用。所以,設計人員在設計之前必須對當地的水資源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盡可能優化水資源配置,達到科學化、合理化供水,避免對水資源的浪費。與此同時也要加大周邊自然環境保護力度,將可持續發展確定為基本建設原則,將優化水資源配置與農業發展有效結合起來。
2.改變灌溉方式
土渠漫灌是我國農業生產中最主要的水利灌溉方式,盡管這種灌溉方式操作簡便、建造成本也相對較低,但是這種灌溉方式存在很多弊端。采用土渠漫灌對農田進行灌溉時,容易造成水力資源浪費、農田灌溉不均勻的情況,此外很容易造成農田肥料、農藥的流失,這樣造成該地區內水資源的污染。為此,政府應該發揮其主導作用,讓農民采用噴灌技術、滴灌技術、微灌技術等相對高端的灌溉方式。通過新型的灌溉方式,不僅可以提高水力資源的利用效率,還可以減小灌溉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程度。
3.拉動群眾參與
農田水利灌溉水利管理的發展離不開農民群眾的支持。從本質上來說,農民既是農田水利灌溉的服務對象,也是水利灌溉的受益主體。為了讓更多的農業參與到水利灌溉管理中,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措施:首先,認識水利資源的重要性。我國很多地區水利資源原本就比較匱乏,加之地下水的不合理開采,導致低下水開采過度,這些都影響了農田水利灌溉管理。對此,政府應該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農民節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第二,發展生態農業。采取節水的灌溉方式,實行節水灌溉,減少灌溉水滲漏量。
4.加強后期管理
水利灌溉項目工程后期管理投入力度不大,管理經費短缺,對水利工程養護不夠完善,導致很多水利灌溉工程年久失修,無法對農田進行有效的灌溉。為了發揮水利灌溉工程的最大功能,可以提高水利灌溉工程后期管理投入,增加管理人員,對水利灌溉工程出現的問題要及時的解決。此外,為了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水平,可以聘請水利轉家對他們進行專業培訓或者讓管理人員去其他地方觀摩學習。
農業生產是國家發展的根基,水利灌溉管理是農業發展的關鍵。采用科學的水利灌溉手段不僅能夠提高農業產量,還能減少水資源的浪費,使水力資源能夠得到更加合理的使用。
[1]達瑞夫.阿旗高效節水灌溉發展現狀及潛力分析[J].內蒙古水利,2013年04期55
[2]周和平,王忠,徐小波.新疆高效節水灌溉發展規模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0年12期.30-32
[3]胡朝碧.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支撐現代農業發展[J].水利發展研究,2015年第9期.57-59
[4]胡珊,馮杰,牛國凱.新密市來集鎮農田水利現代化建設項目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J].河南科技,2014年第21期.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