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霞,趙冰
1遼寧省營口市南樓經濟開發區南開小學;2遼寧省營口市大石橋鋼都管理區鋼都小學
把握原則,以練促學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幾個原則
劉彩霞1,趙冰2
1遼寧省營口市南樓經濟開發區南開小學;2遼寧省營口市大石橋鋼都管理區鋼都小學
在小學數學課堂倡導精講多練的背景下,如何設計課堂練習,真正實現以練促學呢?筆者在虛心學習這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立足小學數學課堂,潛心研究總結出了一些課堂練習設計的原則,如激發興趣、緊扣主題、注重層次以及聯系實際等原則。實踐證明,在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過程中,只要把握好這些原則,就可以真正實現以練促學的目的。本文將以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為例,結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際,簡單闡述一些課堂練習設計的原則。
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原則
新課程標準倡導小學數學課堂要精講多練。精講是指教師的講解要精、要少。有人不禁要問:多練是不是指學生的練習要泛、要多呢?答案是否定的。多練是相對于精講而言的,也就是說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練習的時間必須要多于教師講解的時間。小學數學課堂要以學生的練習為主,而練習題的設計也要精、更要具有典型性,還要把握一定的設計原則。這與新課程倡導的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是不謀而合的。由此可見,多練絕對不是說練習題多到泛濫、越多越好!小學數學課堂中練習題的設計只有把握一定的原則,才能真正達到以練促學的最終目的。下面筆者將結合教學實際,淺顯地談一談設計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時需要把握的一些原則。
數學知識是妙趣橫生的。陶行知先生說:“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體。”興味即興趣,學生對練習有了興趣,就會全神貫注地投入到練習中去。如在教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一章《需要多少錢》這部分時,教師設計了一道游戲類練習題:超市購物。教師課前準備了flash動畫課件,課件場景是一家百貨超市,超市里有琳瑯滿目的商品。點選某種商品之后,這種商品就會出現在屏幕中的收銀臺上,并且收款機上也會顯示這種商品的單價。教師扮演收銀員,讓學生前來購物。學生甲:“我要和我的兩個好朋友去學游泳,我要買三個游泳圈。”他點選了三個游泳圈,收款機上顯示游泳圈單價是12元,“收銀員”問學生甲:“你應該付多少錢呢?”學生甲稍作思考之后,說:“一個12元,我買了3個,12× 3=36(元),我應該付36元。”學生乙:“我家里的黑芝麻糊沒有了,媽媽讓我來買兩袋黑芝麻糊。”他點選了兩袋黑芝麻糊,收款機上顯示芝麻糊的單價是18元,“收銀員”問學生乙:“你應該付多少錢呀?”學生乙不假思索地說:“一袋芝麻糊18元,我買了2袋,18×2= 36(元),我也付36元”……在練習環節中,面對教師以激發興趣為原則設計的購物練習題,學生參與熱情高漲,練習效果明顯,學生樂學。
數學知識是環環相扣的。教師在設計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時,要找準新知與舊識之間的聯系紐帶,要在緊扣主題的基礎上,通過復習舊知識來學習新知識,以夯實新知舊識。如在教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章《購物》時,這部分主要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和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不進位乘法豎式計算法。因為在本冊第一章中已經學過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簡單算法,所以教師通過復習引入新課。教師同樣設計了游戲類練習——超市購物,教師仍然扮演“收銀員”。學生甲:“早餐我們一家都非常喜歡吃蔬菜餅干,我想買4袋蔬菜餅干。”他點選了四袋蔬菜餅干之后,收款機屏幕顯示單價11元。“售貨員”問學生甲:“你應該付多少錢呢?”學生甲略微思考了一下說:“我應該付44元。”教師更進一步地問:“你能告訴我,你是怎么算出來的嗎?”學生甲說:“11+11+11+11=44(元)”教師點頭微笑予以肯定。然后接著追問“還可以怎么算?”學生甲搖了搖頭。學生乙舉手說:“還可以這樣算,11可以分成10和1,10×4=40(元),1×4=4(元),40+4=44(元)。”教師豎起大拇指為其點贊。教師繼續追問“還可以怎么算?”學生都搖頭表示不會。此時教師引入了新課:列豎式計算。教師在黑板上進行了板演(如圖1)。在練習環節中,面對教師以緊扣主題為原則設計的練習題,教師教得盡心,學生學得盡興,練習效果鮮明,學生好學。

數學知識是層層遞進的。教師在設計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時,要有梯度,要由易到難,要照顧到優良中差各個層次的學生。換言之,注重層次包括兩個方面:注重題目難易的層次和注重學生程度的層次。仍然以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章《購物》這一部分為例,教師首先設計了幾道豎式計算題(如圖2)。這幾道豎式計算題是本課時的基本內容,在教師精講完之后,全體學生都能根據教師板演的方法進行計算。緊接著教師提高難度設計了幾道混合運算題:7×3+4=8×6+5=5+8×3=2×6+5=4×9+6=6×7+5=,這幾道混合運算雖然比上一道豎式計算題稍稍增加了難度,但是全體學生也都能夠完成。接下來教師進一步提高難度,設計了幾道應用題:1.小華媽媽去服裝店買了一件大衣和一件羊毛衫,媽媽說:“一件羊毛衫231元,大衣的價格是羊毛衫的三倍。”媽媽問小華:“我的大衣是多少元?大衣比羊毛衫貴多少元?”2.王軍一家去餐館吃飯,爸爸點了一盤宮保雞丁,王軍問爸爸“一盤宮保雞丁多少錢?”爸爸說“12元。”媽媽又點了一道紅燒鱸魚,王軍問媽媽“一盤紅燒鱸魚多少錢?”媽媽說:“是宮保雞丁的4倍。”小朋友,你來幫助王軍算一算,一盤紅燒鱸魚多少元?一盤紅燒鱸魚比一盤宮保雞丁貴多少元?在練習環節中,面對教師以注重層次為原則設計的練習題,教師旨在節節拔高,學生意在步步深入,練習效果顯著,學生易學。

綜上所述,教師以激發興趣為原則設計的練習題讓學生樂學;以緊扣主題為原則設計的練習題讓學生好學;以注重層次為原則設計的練習題讓學生易學,真正實現了以練促學。誠然,小學數學課堂中練習題的設計原則絕對不止這三條,還有聯系生活,做到學以致用;務求實效,實現練習升級等原則。當然,教師絕對不能單單依靠其中某一條原則而設計練習,這樣設計的練習題其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概言之,在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過程中,教師要在把握各種原則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教學風格,考慮學生實際學情等各種主客觀因素進行設計,真正達到以練習促學習的最終目的。
[1]簡敏捷.略論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原則.學周刊.2015年03期
[2]毛衛軍.也談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設計.中小學數學.2016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