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勇剛
河北省地礦局國土資源勘查中心
淺析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孫勇剛
河北省地礦局國土資源勘查中心
近年來,社會各界充分意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在利用自然的同時更加強調保護自然的生態環境,恢復自然原有的面貌。因此,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也應當充分重視生態環境的平衡,在保護自然的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進一步利用自然。本文將以青龍峽工程為例,全面系統的分析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并提出有效的對策。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生態環境
我國地處溫帶大陸性氣候帶,水資源總量豐富,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同時受到季風影響,降水十分不均勻,造成了地表水的分布的不均衡,各地的儲水量也有很大差異,整體上形成南方水資源豐富、北方水資源短缺的格局。因此,隨著水電技術的迅速發展,通過水利水電工程,人們實現了對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控制和調動,解決了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人們的生產生活更為便利。但是,目前,我國水電技術長期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而且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也造成了生態環境的破壞,加上相關工作沒有做到位,使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多,制約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種重要能源。首先,水利水電工程可以解決水資源分配不均勻的問題,可以對地表水和地下水進行空間上的調動,防止部分地區干旱缺水或者發生洪澇災害,為人類生產和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時,保證了不同區域農作物的需水量,促進了農業的發展。此外,通過控制不同地區的儲水量,有助于開通更多的水路交通線路。最后,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自然生態系統而言也具有積極作用,能夠推動整個生態系統的動態流動,加強自然生態系統的干凈整潔,有利于環保工作的開展。總之,水資源作為可再生能源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與社會進步,因此,進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是必要的。
水利水電工程通過對自然生態系統中水資源的利用與調動,開啟了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人類社會進步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但是,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無疑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系列的影響。下文將以青龍峽工程為例,具體闡述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2.1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氣候的影響
青龍峽工程通過調整了水資源的分布,改變了大氣環流,促進了整個自然生態系統中大氣的平衡,進一步改變了地表的環境和地下水的流動走向,改變了整個青龍峽周邊的環境。同時,增加了周邊地區的降水量,改善了周邊的氣候和濕度,是整個地表環境和地下環境都得到了改善。
2.2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水域的影響
青龍峽工程建成后,改變了整個水域的特征,通過在河流上修建大壩,減少河流的沖擊力,讓閘門攔截進行蓄水,將水資源進一步轉化為能源。同時,在工程建成后,蓄集的水具有非常好的凈化功能。此外,青龍峽工程的儲水庫中增加了水量,使得整條河流的水體流動變慢。與此同時,整個水環境的變化也會造成周邊生物的生存狀態發生變化,從而使生物鏈發生改變。
2.3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河流的影響
青龍峽工程的建設明顯導致河流泥沙發生了變化,也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河流下游地上河的形成。青龍峽工程通過在河流上游設置閘門,通過攔截的方法將黃河中的大量泥沙就在水庫內,減少下游黃河中泥沙的數量。通過對黃河的過濾,使得該河段至下游時泥沙含量降低。但這樣做也有極大的弊端,顯然,將河流泥沙攔截于河流上游,加重了上游河流的污染,而且尚未制定后期排沙的相關措施,造成上游泥沙堆積,污染水域擴大。
2.4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水質的影響
青龍峽工程建成后,大量的船只航行經過,在通過閘門得時候,都會對周邊的水質造成影響。而且,這些船只一般均會在水庫中停留一段時間,導致船只周圍的水溫迅速升高,進一步改變周圍水質,同時影響到周圍的環境。
2.5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土壤的影響
青龍峽工程建設后,對周圍土壤的變化呈現出有利有弊的趨勢。一方面,建設青龍峽工程后,疏通了原來地下水道中淤積的泥沙,調整了整個地表水的水量,為周圍農田提供了有力的水源保障,方便農作物的灌溉。同時也對原來自然形成的河流走向進行了調節,重整了土壤結構和水質,為土壤提供了更多的養分,滋潤土壤。另一方面,由于青龍峽工程會蓄集大量的水資源,因此,水資源具有大量的養分,從而造成周圍土壤養分太過充足,使得雜物叢生,影響周圍農作物的生長。
3.1 合理開發水資源。水資源雖然是可再生能源,但是一旦遭到破壞,其危害范圍極大,甚至會使整個生態系統嚴重失衡。而當前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很多工程都是對水資源的過度開發,不僅造成水資源的破壞,同時對整個生態系統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而且生態系統破壞后修復的難度很高。因此我們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時候,應該合理開發水資源,改善生態環境。
3.2 建立生態維護系統。水利水電工程的開發建設中,不僅要合理開發和利用水資源,而且應該建立生態系統調整機制,在生態系統遭受破壞后能夠及時的進行維護和修復,防止破壞范圍的擴大。
3.3 設計合理開發方案。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設計方案方面,設計者往往操之過急,亦或是考慮不周全,往往只關注工程中的一部分,而未將整個工程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分析,使得工程在建成后,出現諸多問題。
3.4 強化生態保護觀念。對于整個生態系統的保護,必須要從我做起,人人行動,樹立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才能真正保護生態環境不受破壞。
水資源作為一種可再生的能源,對于人類生活和生產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水資源也是零污染的能源,符合人類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和時代要求。而受我國的地位位置和氣候的影響,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勻,各地儲水量也各不相同。因此,通過建設水利水電工程,調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動和分布,使得水資源能夠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但是,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必定會破壞生態系統的平衡。因此,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制定科學合理的開發方案,同時制定相應的補償機制,合理地開發和利用水資源,樹立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實現可持續發展。
[1]李永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農業與技術.2016-04-09.
[2]陳香風.淺析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中國新技術企業.2015-09-10.
[3]韓順.試論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的注意事項[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04-12.
[4]尚勇杰,任杰.試論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