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芳
黑龍江省大慶市蘭德學校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應用研究
劉春芳
黑龍江省大慶市蘭德學校
多媒體等信息技術作為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在部分科目教學中已應用甚廣,但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還存在一定差距,且在應用過程中存在較多的誤區。結合此種情況,本文針對性的分析討論了信息技術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應用方法,及相關誤區,以期增加信息技術在小學課堂中的科學、有效運用。
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應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新課標對于教師角色的定位也隨之改變,由傳統傳授者轉變為課堂的構建者、組織者、引導者。傳統教學過程中的“一個課本一張嘴”的教學模式也逐漸被淘汰,現代化信息技術教學手段逐步興起。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所特有的好奇心較強、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對動畫和視頻較為敏感等特點,再加之數學學科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較難理解的特點,多媒體等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恰巧符合學生的需求。據相關統計顯示,信息技術手段在小學語文等科目中已應用甚廣,但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還存在一定差距,且在應用過程中存在較多的誤區。結合此種情況,本文針對性的分析討論了信息技術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應用方法,及相關誤區,以期增加信息技術在小學課堂中的科學、有效運用。
小學生因其年齡較小,對于動畫、圖片等聲光類信息極為敏感,可激發其探究意識。因此,結合這一特點,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引入多媒體等信息技術,可有效地將死板、單調、乏味的書本知識轉化為動態的圖片、動畫形式,創造數學教學情境,使學生在多種感官刺激下感知數學知識,在直觀生動的圖片或動畫演示下,掌握小學數學中較為抽象的知識點。例如,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有“認識物體和圖形”的教授內容,為了給學生更為直觀的感受,就可以運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制作PPT動畫或展示圖片,使學生在認識物體和圖形的同時,掌握不同圖形的特點,提高學生的感性認知水平,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
2.1 巧用多媒體創設問題情境
通過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創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通常是教學過程中的關鍵點。結合小學生所特有的好奇心較強、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對動畫和視頻較為敏感等年齡特點,多媒體等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恰巧符合學生的需求。通過鮮艷的色彩、動聽的音樂等吸引注意力的方法,最大程度上刺激學生感官,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主動學習意識。從而有效的將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動學習,與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巧妙結合,達到更好的課堂效果。例如,在教授“對稱”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借助相關圖片來導入新課,在ppt課件中展示:我國傳統的剪紙、人民大會堂等等具有對稱性的物體,并要求學生自己動手畫出對稱軸,引導學生觀察、記憶圖片特點,通過親身體驗,感受對稱的特點和對稱的藝術性,進而創造出問題情境,引入課堂教學內容,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2 巧用多媒體節省教學時間
運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可在很大程度上節省教學時間,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教師通過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可利用課件等素材進行精彩的課堂導入,對于僅需學生簡要了解的部分在PPT上進行展示,不必再一一板書,通過更加直觀的圖形、教學過程、教學思路展示,是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識,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減少時間浪費。例如,在“長方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內容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通過掛衣架、箱子等不同實物圖片的展示,讓學生掌握不同圖形在形狀功能上的本質區別,并將這些區別繪制為表格,引導學生以填空的方式進行總結記憶,快速掌握重難點。對于知識點中需要強調部分,還可以閃爍、標記等特殊形式標注,強化視覺效果,從而更加直觀、高效的完成教授過程,打造高效課堂。
2.3 巧用多媒體突出教學重難點
小學數學作為小學階段的基礎性學科,其主要目的是鍛煉并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在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應摒棄傳統式的填鴨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教學方式進行巧妙融合,讓學生在掌握課堂內容的同時,也掌握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通過多媒體等信息技術的應用,高效的解決學生課前預習中存在的疑問,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效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例如,在“平移”這一章節的教學過程中,平移的畫法是主要的學習重點、難點,結合多媒體教學課件演示平移畫法的動畫,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相關步驟和方法,加深學生印象。在動畫演示結束后,教師黑板師范,并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模式,讓學生自己動手畫某一圖形的平移,獨立作圖,黑板展示。通過一系列的教學過程,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平移的作圖方法,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
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常常存在以下教學誤區:運用方式與實際教學目標相脫節;“喧賓奪主”的倒置現象尤為突出。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因對多媒體知識應用不熟練,常常缺乏教學目標與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融合設計,例如在部分課件展示中,設計吸引眼球的故事、圖片或問題,但與實際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聯系甚少,分散了學生注意力,忽略了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喧賓奪主,本末倒置,并未真正的引導學生學會數學思維。
綜上所述,多媒體的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促進教學過程的生活化,提高教學趣味性,增加學生學習興趣,節省課堂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效率,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由此可見,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的必要性,但教師應明確信息技術僅僅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切不可“喧賓奪主”,與教學目標相脫節。
[1]楊曉義.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設備,2013(10)
[2]李孝生.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探析[J].新課程學習(下),2014(02)
[3]孫光華.小議小學數學優質課堂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之中相關多媒體技術手段的創建[J].新課程(小學).2014(03)
[4]張文革.如何在小學數學中合理應用多媒體教學[J].現代農村科技.2014(23)
劉春芳(1977-),女,黑龍江省密山縣人,大學本科,中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