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雪連
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回族小學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
尹雪連
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回族小學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在現代教學中被廣泛實踐,并為當前的教學課程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視角,這種以自主、合作、探究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教育的弊端。而以語言交際為目標的小學語文閱讀,通過合作學習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健康的價值觀念。
語文;閱讀;合作學習
小學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基礎,是教育鏈條中最重要的環節,小學生精力旺盛、思維敏捷、求知欲旺盛,抓好小學生的素質教育,對其整個人生的成長,都將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從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下著手,探究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旨在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提供借鑒。
現代社會更加注重團隊、協作、分享和學習,從小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集體意識、塑造健康的價值觀至關重要。小學生對生活知之甚少,認知水平、判斷能力和獨立性較弱,但是這些恰恰是學生可塑性強的表現,合作學習恰好為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發展提供了沃土,而閱讀作為語文教育中最重要的環節,深受傳統填鴨式和灌輸式的教育詬病,原本天真浪漫,充滿幻想和憧憬的學生,反而被語文閱讀的教育現狀影響而逐漸失去興趣。
那么,合作學習模式的實踐,能夠在哪些方面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呢?
1、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塑造健康語文人格
語文新課標強調學習的主觀積極性,注重幫助形成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態度,摒棄以往過于注重傳授知識和提高應試技能的教學方式,并提出塑造語文人格的口號,語文是學生最直接接觸母語的途徑,母語教育應該提供學生自由的交流和分享的平臺,因此,教師的教育目標應當在學生整個成長的目標上創造性性地改變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自由的學習環境,老師應該從象征著權威的講臺上走下來,和學生一起探討和交流,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
對于語文人格的理解,就是獨立的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語言的學習和思維邏輯密不可分,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老師是閱讀的主體,對文章逐段逐句的講解和分析,學生參與的機會非常有限,即使是部分老師偶爾提出一些問題,也是毫無啟發意義和討論價值的,學生絞盡腦汁將答案向問題上靠,在問與答之間,思維邏輯沒有得到任何的鍛煉,更沒有分享到任何有價值的想法。而在合作學習中,閱讀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獲得知識的渠道也是開放的,學生的思維互動,任何新穎的想法和大膽的想象都將會被肯定和分享,這些收貨都將遠遠大于傳統的學習。學生在輕松的互動環境下,不僅能夠激發身上蘊藏的巨大學習熱情,更能展示學生的興趣和才華,培養能力和張揚個性,獲得認可和自行,為后期的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注重全員參與,培養學生合作意識
合作學習的主要教育策略是通過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的提升來,來實現整體教育水平的提高,現代社會的發展,獨生子女占據學校教育的比例越來越高,合作意識的培養也顯得更加緊迫和必要。合作學習要求發揮小組主體的功能,通過小組共同目標來激勵其成員的積極性,發揮小組成員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功能,共同進步。
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是教會學生如何理解和交流,學會如何生存和共事,這就要求教學者從傳統的單一傳授語言知識中走出來,與學生對話,與學生交流,學生與伙伴交流,與老師合作,在言語的表達上獲得主動權,因此,從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變化角度上來說,合作學習的帶來的價值取向和意義,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教育模式的探索,而是一場深刻的教育模式的變革,在這個模式中,老師將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督促學生參與目標的構建和實現,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需求,培養學生集體觀念和合作意識。
3、關注語言實踐,提升學生交際能力
高分低能一直是我國傳統教育的詬病,究其原因,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過度依賴老師灌輸式的教學,缺少與他人溝通技能的訓練,合作學習將課堂變成交際場,將閱讀教學變成分享會,閱讀教學不能停留在告訴學生“是什么”的階段,而是要激發學生敢于問“為什么”,通過肯定和引導,激發學生對語言的敏感和熱情。讓學生在學習中成為真正的主人,通過語言的實踐,提升學生的合作和交際能力。
1、定義教師和學生在語文閱讀上的角色分工
合作學習要求老師從傳統的教育角色中走出來,與學生形成參與和指導的關系,在這種教學環境中,老師不再以傳授知識的權威形象出現,而是以一個參與者的身份,成為小組的一員,老師的職責也越來越多的傾向于引導和激勵學生思考,幫助團隊發現問題,和擔任咨詢顧問。在傳統教育中老師習慣以結論導向引導學生,而合作學習恰恰相反,以實際需求鼓勵學生大膽假設和創新,研究不同的結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2、原有教學方式進行取舍和融合
任何一種學習模式的實施,都應該首先符合兒童生理和心理的特征,合作學習也不例外,所有實施層面上的操作,都應該滿足語文教學的要求和閱讀的特色,使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語文閱讀的興趣,更能夠培養一種學習習慣和交流方式。
在以往的教學中,對于學生知識傳授和獲取知識技能訓練的教學也是非常必要的,合作學習并不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否定和替代,而是一種更加全面和有效的補充,因此,有針對性的分析和解剖現有教學方式在學生閱讀方面的阻礙和影響,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對于合作學習的開展和實施,順利融合到學生語文閱讀教學中將會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
3、建立全面的評估體系
在合作學習模式下,學生是知識傳遞的主體,教師的職責更加傾向于為學生提供自由開放的交流環境,這能夠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知識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互相幫助,共同進步,這種協同性的發展和合作性關系的建立,對學生將來的發展意義更加明顯。小學生的思維具有純真性和混沌性,閱讀則是他們獲取智慧的最有效的渠道,啟迪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對于合作學習的評估,應該首先以結果為導向,對學生習得語言能力、思維開發和合作意識進行全面的評估。另一面,還應該著眼于閱讀教學的整個過程,合作學習的目的在于合作互動,整體發展,提高學業成績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合作學習更加具有評估價值。
[1]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 2012.
[2]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9.
[3]馬紅亮.合作學習的內涵、要素和意義[J].外國教育研究, 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