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馨
(上海海事大學,上海 200000)
?
發展和完善海事仲裁與海事司法
鄭曉馨
(上海海事大學,上海 200000)
摘要:本文根據上海目前的發展現狀,結合上海航運中心建設的發展目標,從海事仲裁和海事司法的角度提出為上海航運中心建設服務的對策。以相關政策法規為背景,分析現今海事審判工作出現的問題,提出今后海事仲裁和審判的工作方向和要求,以促進上海航運中心建設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目標;對策;海事仲裁;海事司法
在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進程中,海事審判機關在公正及時地審理大量海事糾紛案件的同時,通過加強與港行口岸單位、行業組織、企業、法律服務構成、科研機構等的互動聯系,其保障和促進航運貿易發展的功能日益凸顯。海事審判機關如何更好地依法履行職責,延伸法律服務功能,從而促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是我們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總目標:到2020年,基本建成航運資源高度集聚、航運服務功能健全、航運市場環境優良、現代物流服務高效,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
(二)分目標:
1.基本形成以上海為中心、以江浙為兩翼,以長江流域為腹地,與國內其他港口合理分工、緊密協作的國際港運樞紐港;
2.基本形成規模化、集約化、快捷高效、結構優化的現代化港口集疏運體系,以及國際國際航空樞紐港,實現多種運輸方式一體化發展;
3.基本形成服務優質、功能完備的現代航運服務體系,營造便捷、高效、安全、法治的口岸環境和現代國際航運服務環境,增強國際航運資源整合能力,提高綜合競爭力和服務能力。
隨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深入推進,在航口基礎設施建設和貨物吞吐量上取得巨大突破以后,航運服務功能開發與軟環境建設相對滯后等問題日益凸顯,成為發展的主要矛盾和瓶頸。在海事仲裁和司法領域有幾個問題亟需解決:
(一)航運軟環境建設和現代服務業需要進一步充分發展。
目前,倫敦、紐約的一些服務機構在尋找為貨運集散地提供配套航運金融等服務的場所,上海在面臨難得機遇的同時也面臨激烈的競爭。上海正在加快發展現代航運服務業,順應世界航運服務業轉移、重組和發展的新趨勢。傳統船舶、貨物保險業務量不大,船舶融資租賃、港口金融業務更少,航運金融新產品有待開發。
(二)航運市場秩序和管理需要進一步規范。
海事司法方面,航運市場秩序和管理的不規范主要體現在貨運代理業、無船承運等航運市場和航運輔助業市場不夠規范。另外,部分集裝箱滯港的問題有待解決。上述問題反映出有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對無船承運人和貨運代理人交易行為的規范還不充分。同樣的,在航運新類型交易和新問題的規范也不夠。
(三)仲裁、律師等從業水平需進一步提高。
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上海分會成立以來,案件受理數量逐年上升,涉及各個海事領域。但與倫敦海事仲裁機構和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等機構的受理數量相比,案件仍然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海事仲裁員的整體業務水平、海事仲裁裁決在業界的影響力同國外海事仲裁還存在一定差距。
(四)港口航運中的風險防范需進一步重視。
海上運輸風險較大,從海事審判實踐來看,主要表現為危險品運輸的風險和船舶油污、化工品污染海洋的風險。為主動應對和防范航運、港口作業中的風險,不僅需要海事法院熟練運用海事賠償責任限制、船舶優先權、海上保險等一系列法律制度桂東,在當事人之間進行海上風險的限制和分擔。而且需要有關主管機關給予高度重視,完善和落實貨物的保管、檢驗、運輸等環節的制度,全面、充分審查貨物性質。
(五)港航、口岸、法律部門間的協調和互動需進一步加強。
隨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持續深入,港行部門、法律機構之間的工作聯系加強,但工作機制尚未建立,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各方面合力的形成和發展。只有良好的協調互動機制,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整個法律服務環境的支持作用。
(一)海事仲裁和司法的工作方向。鑒于海事司法在審理海事糾紛案件、規范航運市場秩序、促進航運交易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還是法律環境的建設要以海事司法工作發展作為重點和動力之一。要把建設亞太地區海事司法中心之一與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法律環境兩個目標充分結合起來。既立足吸收借鑒國際條約、國際慣例、外國立法司法有益經驗,又堅持從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國情出發,充分維護國家的經濟主權和司法主權。
(二)海事審判的要求。
1.增強主動意識。善于從審理具體糾紛案件出發,著力發現和解決航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要聽取行業中對海事審判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提高司法服務水平,積極主動地做好司法服務保障工作。
2.樹立全局觀念。要把海事審判工作放到長三角區域和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中思考,積極爭取上級法院、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創造良好的審判條件。
3.培養國際眼光。要從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提升上海城市綜合競爭力、擴大上海審判工作在國內國際的影響力的視角來紳士海事審判活動,緊扣服務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規劃海事審判工作的新一輪發展。
4.追求先進水平。要以國際海事司法先進水平為標準,積極行使海事審判權,充分保障中外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航運貿易市場秩序的規范,有效解決涉外糾紛。
5.展現創新精神。要及時研究解決上海貿易、海運、物流等行業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在司法服務的功能、機制、載體、方法的創新上下功夫,展現一個公正性、國際性、專業性、透明度和公信度都較高的司法形象。
參考文獻:
[1]鄭肇芳,英振坤,楊路等.海事審判服務上海“四個中心”建設對策研究[A].鄭肇芳主編.航運法制建設與海商法律研究
[2]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網站:http://sisi.shmtu.edu.cn/
[3]林江, Peter Murray,王亞男主編.2011年上海航運政策與法律發展白皮書[M].上海: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2014
[4]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15). 2015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暨《2015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藍皮書》發布會.上海.2015-7-24
[5]張文廣.建設國際海事司法中心需要頂層設計[N].經濟參考.2016-3-24
中圖分類號:D922.2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7-0065-01
作者簡介:鄭曉馨(1992-),女,漢族,籍貫天津市,碩士研究生,上海海事大學,研究方向國際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