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浩
(中共河北省委黨校,河北 石家莊 050000;河北省邢臺市財政局,河北 邢臺 054001)
?
人間政法
研究當前階段鄉鎮行政體制改革
李志浩
(中共河北省委黨校,河北 石家莊 050000;河北省邢臺市財政局,河北 邢臺 054001)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社會事務管理主體出現多元化現象,這是全民參與的要求,是法治社會建設的需要,是公民社會發展的結果,是民主、文明進步的表現。現代社會需要的實現社會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會管理,即善治。因此,研究如何實現對鄉村社會的善治,如何實現鄉鎮行政體制的科學性,這些無疑對我國的公共管理和社區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同時對我國鄉村和諧社會的建設也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鄉鎮;行政體制;改革;服務型政府
我國鄉鎮行政體制改革是國家行政體制改革的重要一部分。作為最基層的鄉鎮一級政府,直接管理著我國近80%的人口。在地域上,鄉鎮是聯系縣級與鄉村的橋梁,起著上傳下達的重要作用。對鄉鎮行政體制改革的研究,可以對鄉鎮政府職能的定位提供科學的依據,從而對促進鄉村公民社會的形成以及鄉村社會民主政治建設起著關鍵作用。只有對鄉鎮政府職能進行準確的定位并實現轉變,才能夠實現對鄉村社會的高效治理,才能維護鄉村社會穩定,促進經濟快速發展,才能加速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目標。
(一)權力小責任大的矛盾難以解決。
當前我國鄉鎮的主要職能就是要抓好地方經濟,同時維護好鄉村社會的穩定。而鄉鎮政府對本轄區內事務的管理權限卻是極其有限的,有限的權力與重大的責任不對等。例如工商、稅務、公安、郵電、交通、林業、糧食等都已經被上級政府部門直接管理或設置為派出機構,這些機構工作地點在鄉鎮,而人財物和業務管理權都分屬上級政府部門。但鄉鎮政府承擔的責任卻沒有減小,反而更大了。由于鄉鎮對這些部門缺乏控制能力,這些部門如果存在問題,鄉鎮政府對他們基本卻沒有辦法,如經銷店出售假劣質奶粉,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工商部門等亂收費,派出所、交警隊、林業檢查部門等亂罰款,鄉鎮政府對此類事件難以有效解決。
(二)政府職能轉變不及時。
首先,鄉鎮政府行政人員綜合素質偏低,觀念上落后,行政行為存在不規范問題。部分行政人員不能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農村民主政治的建設而適時轉變執政觀念,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轉變;其次,在管理的方式和標準上有欠科學。鄉鎮的行政管理方式和標準長期受到忽視,“管理情結”現象在我國鄉鎮一級政府表現尤為突出,其消極因素長期存在于鄉鎮行政體制中,并根植于鄉村社會文化的沉積中;再次,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已趨向完善,但行政體制改革落后于經濟體制改革。鄉鎮政府機關的一些計劃經濟時期的部門形同虛設,人浮于事的現象仍有存在。
(一)適當權力下放,減少行政審批。
行政審批制是政府職能的一柄雙刃劍,但在一段時期內政府還不能不靠它來解決產權制度缺陷造成的問題。鄉鎮行政審批制在地方臨時產權界定方面還發揮著一定的作用,但同時也對地方政府和鄉村社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對行政審批制度進行改革,改變傳統的“人治”程度偏深的審批體制,使其趨向有限性和法治化。在我國目前的鄉村社會,行政審批制還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隨著鄉村經濟、公民社會的發展,行政審批制必然將告別歷史舞臺,還鄉村市場和鄉村社會更自由的發展空間。當前我國鄉村社會民間組織發展十分有限,完全靠鄉鎮一級政府付出高成本的行政行為難以高效率的維持地方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發展。在政府指導下,大力發展民間組織,并適當放權于民。這樣,鄉村社會民間組織可以在政策的指導下和法律的規范下,高效率的管理和維護一部分自治性事務,從而減少政府的行政成本。
(二)精簡機構,減員分流,適度精鄉擴鎮。
我國大部分鄉鎮都進行了幾次機構精簡,各地依據地緣關系和工業發展狀況等對鄉鎮進行了適度的撤鄉并鎮。每次精簡人員都困難重重,其難點主要在于政府職能的轉變和人員的分流問題。精鄉擴鎮主要是從以下方面展開:首先,精鄉。主要是在鄉一級設立辦事處或鄉公所,作為縣的派出機構;精簡鄉鎮政府職能;取消鄉一級財政該為鄉財縣管。其次,擴鎮。主要是擴大鄉鎮的自主權,把縣、市的相當一部分權限下放給鎮,凡屬于涉及到鄉鎮區域范圍內的經濟、社會、文化等事務都應該交由鄉鎮來治理。擴鎮不是簡單的擴大鎮的規模和數量,而是根據各鄉鎮實際情況,來進行適當撤鄉并鎮,甚至重新劃分一些鄉。
(三)轉變政府職能,向服務型政府轉變。
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積極轉變鄉鎮政府職能,由“管制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從“權力政府”向“責任政府”轉變、從“全能政府”向“有效政府”轉變。 服務型政府就是在“民為本”的理念下,通過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成立起來的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并承擔服務責任的政府。創建鄉鎮一級服務型政府的途徑如下:首先,建立健全鄉鎮一級政府的服務性機制。以法定的形式杜絕政府的強制行為,實行善治。其次,對鄉鎮政府公務人員進行服務角色定位。公務員的權力是人民授予的,其角色定位就是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當前我國各地實行的鄉鎮長的直選也正是對鄉鎮領導的服務性角色定位的體現。最后,建立健全監督機制,確保公務員“為人民服務”角色的落實。
鄉鎮行政體制改革是一項重大的工程,它關系著我國鄉村和諧社會的建設;關系著黨和政府在農村先進文化的發揚;關系著我國三農問題的解決;關系著我國公民社會的發展。今天,我國的鄉政自治的條件雖然還不成熟,但是,我們相信不久的將來,鄉村民間組織就會在鄉鎮政府的科學領導下蓬勃發展起來。由此,公民社會基礎形成,鄉政將最終實現自治,我國鄉村的和諧社會也將達到成熟階段。
參考文獻:
[1]趙樹凱:《鄉村治理:組織和沖突》[J],《中國政治》,2014 年第1 期。
[2]汪風清:《鄉鎮行政體制改革的思考》[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14年 7 月。
中圖分類號:D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7-0052-01
作者簡介:李志浩,就讀院校:中共河北省委黨校,在職單位:河北省邢臺市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