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穎
(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
天寶十五載 杜甫長安見聞
劉穎
(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天寶十四載,手握重兵的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勾結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集結15萬士兵,反于范陽,安史之亂始發。翌年六月九日,潼關失守,玄宗假借御駕親征之名棄京師倉皇奔蜀,親王、妃主、王孫以下,皆從之而不及。同月丁卯,安祿山使人殺霍國長公主王妃駙馬等八十余人,又殺王孫及郡縣主二十余人。京師長安淪陷,萬室虛空,瘡痍滿目。是年七月,忽聞肅宗于靈武即位,我孑然一身欲投效于肅宗,不料途中竟被安史叛軍所俘,帶至長安。幸因位卑職低,免于刑囚之苦,然滯于長安目擊耳聞國破家亡,興感之,乃作《哀王孫》《悲陳陶》《悲青坂》《月夜》四篇,以寄哀思,聊以慰藉。
天寶十五載九月,長安城內一片狼藉,我滯留在此,傷國思家,夜不能寐。又是一場血雨腥風后,白頭烏鴉在延秋門上發出陣陣哀鳴,達官貴族們為躲避叛軍的戕害四處逃竄藏匿,往昔“珠簾繡柱圍黃鵠”的庭院大宅只落得“門前冷落車馬稀”的境地。 圣上赴蜀地獨與貴妃姊妹兄弟、少數親近宦官宮人同行,外人不知,就連李家骨肉也莫能同馳。安史叛軍一入長安就大肆逮捕殺戮王侯將相,甚至刳心擊腦,情形至慘,王侯將相扈從入蜀者,子孫兄弟,雖在嬰兒之中,皆免不了刑戮。長安街頭尸橫遍野,血流成河。昔日人聲鼎沸的街頭如今只躺著無人來識的具具死尸。可憐這些王孫東躲西藏,嬌貴的身軀任由荊棘刺割,體無完膚,俊秀的臉龐任由寒風肆掠,千瘡百孔。他們千方百計想隱藏身份,但皇家兒孫氣度非凡,自與常人殊,我欲將辨認,問起姓名,他們諱莫如深,只答到生活困苦甘愿為奴。我自知奸人在側,不敢與王孫多言語,但心中有幾句話一定要對他們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昔日勇猛的士兵到這時卻不能抵擋住叛軍的侵擾,但我私下里聽聞皇上已傳位太子,回鶻也歸依大唐答應為皇上雪恥。王孫你千萬不要疏忽大意,讓這個消息落入叛軍之耳,以免遭致暗算,千萬要保得千金之軀,等待前線將士重整旗鼓,收復河山。
孟冬十月,我聽聞前線傳來消息說,蓋從來兩軍交火,天地變色,軍士呼號,乃成苦戰。而今野曠天青竟無作戰聲響,緣何四萬義軍血作陳陶澤中水,同日戰死為國亡,哀呼悲哉!而安祿山的胡軍越戰越勇,節節勝利,他們像一群喝飽血的豺狼,亂嚎夷歌載著一路的腥風血雨歸來,在長安城里他們肆意燒殺搶掠,奸淫婦女,無惡不作。長安百姓身處水深火熱之中,人人自危,惶惶不得終日,閉于陋室不敢出,居危思安,益念唐室,日夜向北而泣,盼望官軍早日收復京都,重整河山。
我雖落入叛軍之手不得自由,不能親赴戰場殺敵報國,但時刻關注著我軍動向。前線傳來消息說我軍將領駐扎在東門外的青坂坡,天寒地凍,將士們仍死守太白高地。可是安祿山的叛軍卻肆無忌憚地向西推進,有時甚至只有幾個騎兵也敢彎弓搭箭向我軍沖擊,狂妄至極。我知道曠野之外定是山雪河冰,青煙白骨,蕭瑟一片,良家義軍們為了大唐王朝,黎明百姓離家遠赴異地參戰,他們有的是剛剛加冠的少年,有的是已入耄耋的老者,為了地域胡軍不得不舍身參戰。我杜甫堂堂九尺男兒,卻委身于叛軍之地,豈不可悲!怎樣才能托人帶信給前線的士軍,囑咐將士們暫時忍耐一下,戒驕戒躁,等待時機再收復失地啊?
又是一個無眠之夜,我滯留京師已有數月,心戀妻兒,迎著月光借酒澆愁,望月思鄉。我那遠在鹿州的妻子一定也是獨自一人遙望這一輪孤月在思戀我。我在遠方長安想念尚幼的兒女們,不知他們是否會知曉我心?他們肯定不會懂得母親憶長安的心事,也不會知道我對他們深切的擔憂和想念。戰火紛飛的饑饉之年,家里沒有男人支撐,恐怕更是難捱,可憐我的妻子獨自支撐著衰敗的家。叛軍稱霸,也許家鄉的光景也不是甚好,不知妻兒們是否能躲避叛軍的殘害,安然無恙。妻子恐怕擔憂與我天人兩相隔,終日而泣,日夜不能寐。我不知道哪一天戰事才會終結,我能夠重返故鄉,與你相偎在細薄透明的帷幔里,低聲細語,訴說離腸思緒。等到那個時候,我一定要向你好好傾訴我對你的想念和牽絆,讓這冷清的月光把我倆的淚痕照干。
(接上頁)
作為本劇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一個人物形象,安東尼的行為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就像是一個多面體,安東尼也是多重角色的一個綜合體,可以推想一下,如果凱撒看到他死后安東尼的一切行為,想必也會大吃一驚的吧。這使得我們不得不感嘆莎翁刻畫人物性格的復雜性與飽滿程度,在看待一個人的時候,不應該只是從一個方面去評價,而是多方面多角度地綜合評價一個人物,這樣的話我們才會對一個人有全面深刻的認識。劇中的安東尼是一個很難用簡單的善惡二元對立可以判斷的角色,在他的身上集結著很多的優點,在演講術和政治方面,他有些過人的智慧,但是他也無可避免地會帶有人性的弱點。他也會對自己的同盟產生不信任感,同樣很看重權利。《裘利斯·凱撒》這部劇寫的不僅僅是劇中個人的悲劇性命運,更寫的是整個羅馬的政治悲劇,留下了很多引人思考的問題:是否安東尼戰勝勃魯托斯后就能使得羅馬的政治悲劇不再上演?安東尼深處權利的光環之中能否保持初心不受熏染?……莎翁塑造人物的本領爐火純青,越深讀越能發現人物內心更深層次的東西,而安東尼作為西方戲劇中一個經典的文學形象,多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不斷地被發掘出更多的意義來。
注釋:
[1]、[2]、[3]、[4]、[5]、[6],(英)莎士比亞;《莎士比亞戲劇集七》,朱生豪譯,作家出版社,第10頁、第17頁,第36頁,第67頁,第68頁,第114頁。
參考文獻:
[1]陸谷孫:《莎士比亞研究十講》,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2]《外國文學莎士比亞專輯》,陸谷孫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版,第110頁。
中圖分類號:I26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7-0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