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德祥
摘 要:文章從陽光育人內涵、陽光育人目標闡述了陽光育人的理念。從傳承建筑文化、搭建陽光驛站、打造陽光課堂、培育陽光使者等幾個方面闡述了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開展陽光育人的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為建設類高職院校展開文化育人提供借鑒。
關鍵詞:心育文化;建設類高職院校;文化育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融入文化育人、融入師生日常行為……”。作為建設類高職院校,不僅要把學生培養成能工巧匠,更要讓他們熱愛建筑文明、傳承建筑文化、孕育陽光心靈、健全人格修養、養成職業素質。近年來,學院實施文化育人,優化文化環境,以陽光育人工程作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院內涵發展的重要舉措,走出了一條工科類高職院校文化育人的新路。
一、陽光育人理念
(一)陽光育人內涵
陽光育人工程以人文素質教育和創新實踐活動為抓手,以課堂教學建設為保障,以品牌化、體系化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用陽光目標引領學生,用陽光理念教育學生,用陽光課堂培育學生,用陽光文化熏陶學生,用陽光內涵提升學生……通過實施陽光育人工程,推動學院文化傳承創新,建設體現時代要求、弘揚浩然正氣、凸顯建筑特色的建設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不斷改進德育教育、美育教育,完善工科類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新模式,著力提升高職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使學生不斷得到鍛煉和成長,綜合素質不斷得以提高,真正把學生培養成為心態陽光、體魄強健、知識淵博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二)陽光育人目標
一是熱愛建筑文明。建筑常被比作凝固的音符,作為建設類高職院校,不僅要把學生培養成能工巧匠,更要讓他們了解建筑文明、熱愛建筑文明,激發他們對民族、國家和歷史的自豪感和向心力。
二是傳承建筑文化。通過實施工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建筑文化,開展學生德育教育、美育教育,使學生自覺傳承建筑文化,不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是孕育陽光心靈。深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良好的性格特征,養成情緒樂觀穩定的良好心理習慣,以便更好地適應日趨激烈的社會競爭。
四是健全人格修養。廣泛開展陽光體育活動,使學生在積極向上的校園體育文化活動熏陶中,磨練意志、努力拼搏;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協作精神和互助精神,不斷健全學生人格修養。
五是養成職業素質。通過實施工程,培養學生樂觀陽光、獨立思考、不畏艱險、抗擊壓力、迅速反應的能力,使學院畢業生進一步具備吃苦耐勞、團結協作、開拓創新的精神,為建設行業生產管理一線培養更多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二、陽光育人舉措與成效
(一)傳承建筑文化,邁向陽光人生
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圍繞培養建設行業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這一目標,打造具有學院特色的建筑文化。在校園建設中,充分吸收魯班的建筑思想,設置了中外經典柱廊,魯班鎖、墨斗、刨子等雕塑,以魯班、梁思成等古今建筑大師命名校園主干道路等。在學生活動中,通過魯班技能節、“魯班杯”大學生創新創業作品競賽、“魯班”大講堂等一系列品牌活動,培育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積極探索的信心、精益求精的技能。在名師教育中,廣泛宣傳建筑鼻祖魯班、香山工匠蒯祥、中國第一位鐵路工程師詹天佑、建筑大匠梁思成、建筑才女林徽因、橋梁專家茅以升等“魯班傳人”,用他們的人格魅力和事跡感染學生。
2013年學院被省文化廳、教育廳、團省委等單位評為浙江省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普及活動“先進集體”授予單位。2014年我院學生社團被授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省級示范性學生社團”,是全省獲此殊榮的2所高職高專院校之一。2014年“挑戰杯”全國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全國第十二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第七屆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等比賽中均獲得突破性大獎。
(二)搭建陽光驛站,開啟陽光心靈
陽光驛站是學生接受心靈洗禮的好去處,通過開展心育系列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培養良好的性格。在師資建設方面,學院共有陽光心靈導師34人,其中14名二級心理咨詢師,20名三級心理咨詢師,他們活躍在陽光驛站,為學生提供心理幫扶。在硬件建設方面,學院建設了陽光心情屋;在每幢公寓樓都建有陽光俱樂部;院心理中心設有咨詢室、團輔室、放松室、發泄室、心靈書屋;操場上有戶外心理素質拓展基地等。
2006年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授予我院首批“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單位”稱號。2007年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授予我院“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10年我院被第二次評為“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13年我院心靈導師育人團隊榮獲“浙江省巾幗文明獎狀”榮譽稱號;陽光心情屋被浙江省委宣傳部評為“浙江省心靈港灣工作坊”示范點;獲省文明辦、團省委等單位評定的浙江省大學生“我的寢室我的家”文明寢室創建工作先進單位。
(三)打造陽光課堂,提升學風教風
學院通過開展“打造滿意魅力課堂,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專題活動,努力建設陽光課堂。在活動目的上,使教學目標更準確全面、教學模式更豐富多樣、教材講義更鮮活豐富、教學方法更靈活生動,促使教師轉變教學觀念,促使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學風教風。在文化滲透上,采用課堂滲透等多種方式將人文素質教育與專業教學融合,匯編教書育人優秀案例集《立德樹人 潤物無聲》,激勵教師牢固樹立人文素質教育是培養人才的第一使命。
在全國大學生就業形勢較為嚴峻的背景下,2015屆畢業生總就業率達98.49%,超過全省高職院校的平均水平。在浙江省教育評估院開展的2013屆畢業生質量調查中,我院就業核心對比指標均優于全省示范、骨干高職院校平均水平。其中,母校滿意度等7個指標均名列全省高職院校第一,職業發展與人才培養質量總體排名全省高職院校第2。2015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就業工作50強”高校。
(四)培育陽光使者,傳遞溫暖真情
陽光使者是活躍在校園中的一道亮麗風景,他們由一群心理陽光、積極向上、樂于助人的大學生志愿者組成。開展志愿服務,2000年開始陽光使者發起陽光助人活動,先后開展了“溫暖校園”、“走進山區、走近孩子”等活動。通過活動,學生自身綜合素質得到了鍛煉與提高,達到了“自助—互助—助人”階梯式發展的效果。打造“專業義工”,學院師生充分發揮專業志愿服務優勢,開展各類“專業義工”服務項目,如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施工安全教育義工、房地產經營與估價的房博義工、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專業的環保義工、給排水工程技術專業的消防安全知識義工等。隨著越來越多的志愿者身影活躍在各類舞臺上,“專業義工”已成為學院一張閃亮的名片。作為唯一一所浙江省工科高職院校,榮獲2010年度浙江省優秀志愿服務集體(站)。學院被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團省委、教育廳等單位評為2014年浙江省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優秀組織工作獎。
(五)舉辦陽光活動,展示學子風采
學院堅持人文素質教育與專業技能教育相融合,人文素質教育與職業素質養成相結合,人文素質教育促進了職業素質養成。我院目前共有66個學生社團,其中,學院藝術團陽光舞蹈隊是“頗有名氣”的學生團體,多年來,一批批舞蹈隊員傳承著學院精神,他們陽光、健康、向上,活躍在校園內外,展示出建院學子的陽光風采。
在第三、第四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中,我院以作品《實習日記》與《建工班的同學們》參加。我院是全國唯一一所連續兩屆在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中獲得舞蹈類一等獎的高職院校,也是全國唯一一所連續兩屆參加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頒獎演出的高職院校。
(六)開展陽光運動,鍛煉堅強體魄
學院高度重視大學生的陽光體育運動,通過運動歷練了學生堅韌的品質和不輕言放棄的意志,通過每日堅持鍛煉,不斷增強大學生的體質。同時,學院大力發展定向體育活動,培養學生具備吃苦耐勞的作風、挑戰自我的精神、團隊協作的品格、勇往直前的態度和強壯有力的體格。我院在全國大學生定向越野賽中,連續獲得團體金牌等優異成績在全國高職領先。
(七)傳承陽光文化,不斷攀登高峰
2011年,在“格物求新,致遠求實”校訓的指引下,進一步凝練了“敢亮劍,志筑強”的建院精神。展現了建院師生“一盤棋、一條心、一股繩,敢于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風貌,在省示范院校、國家骨干院校的建設中,取得了一項又一項優異成績。
繼2007年“魯班文化”之后,2008年“心育文化”,2010年“定向體育文化”入選浙江省高校首批省級校園文化品牌和優秀成果。成為浙江省擁有3個校園文化品牌的2所高職院校之一。2015年學院又被浙江省委宣傳部、省委教育工委列為全省12所高校文化校園建設試點單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