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川 繆琪琛
摘 要:通過本文的研究,提出了在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中進行創新教學的方式、方法,并就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法。對于創新高職市場營銷教學,培養社會需要的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具有現實意義。
關鍵詞:高職;市場營銷;職業能力培養
市場營銷是對企業在市場營銷活動中發生的營銷行為及其規律進行研究的一門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同時它的實用性也很強,所以各大高職院校都會開設這門學科,市場營銷專業旨在為企業培養掌握市場營銷實際執行能力的專業技術型人才。由于這個定位比較高,所以就要求高職市場營銷教學中,不僅要對專業理論知識的完全掌握,還要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得到解決具體營銷問題的能力。
一、我國高職市場營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足
目前來看,在我國高職市場營銷教學中,存在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現象。主要是由于教師沒有充分意識到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往往只是從自身角度去制定相應的市場營銷教學策略,這就會導致教學策略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難以達到因材施教的現實效果。教師在教學策略上缺乏針對性,就會影響到學生對市場營銷學習的積極性,無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講臺上“一講到底”與“一站到底”的現象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學生只是在講臺下單純聽講,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交流,這也難免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師在實施市場營銷教學時,只是單純教授學生理論知識,沒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就使得學生雖然擁有豐富的市場營銷理論知識,但卻缺乏相應的實踐操作能力,不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培養目標缺乏時代性
高職學校在市場營銷專業的培養目標制定上,還缺乏相應的時代性,沒有根據市場需要來確定相關培養目標。培養目標的制定缺乏時代性,就會影響到高職學校的市場營銷專業特色,無法形成一整體完善科學的人才培養體系,進而影響了高職學校市場營銷教學專業學生的就業率。高職學校市場營銷教學的培養目標缺乏時代性,主要是體現在課程設置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無法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基于當前我國網絡信息科技不斷進步的情況下,如果高職學校還是按照以往的課程設置來開展市場營銷教學,就無法與時代發展相契合,更難以達到與時俱進的效果。培養目標缺乏時代性,使得高職學校的市場營銷教學在人才培養上存在一定偏差,與市場需求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
(三)教學方法較為單一陳舊
高職學校在市場營銷教學方法上面,還存在單一陳舊的現象,許多教師還沒有將信息技術融入到教學過程之中,這就使得教學內容缺乏相應的創新性,無法與時代發展相契合。市場營銷教學方法的單一陳舊,容易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市場營銷專業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教師如果還是單純教授教材知識而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的話,就會使人才培養方式無法體現出專業特色。而且,教師單一陳舊的灌輸式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只是機械學習知識,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信息技術應用到市場營銷教學中,可以有效創新教學形式,充分挖掘市場營銷課程資源,有效開拓學生的學習視野,更好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所以教師要注重轉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創新自己的教學手段。
二、提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人才培養方向
目前高職院校的在市場營銷的教學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其中高職市場營銷教學跟不上競爭激烈的營銷市場,培養不出企業急需的市場營銷人才是主要的問題。只有這些問題得到了解決,并能夠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性的改進,把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為培養核心組織教學活動,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是社會需要的企業滿意的市場營銷的專業人才[1]。以下對創新高中市場營銷教學模式,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策略做下研究:
教育部對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要求是:能夠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能夠培養符合社會現實發展需要的人才、以培養人才的實際操作能力為主的教學活動。因此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教學中必須根據教育部提出的要求來進行教學。同時要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通過研究制定出高職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此作為前提條件,在此前提下來進行創新教學,如此才能保證能夠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人才[2]。
對高職市場營銷教學而言,對人才的培養應該符合以下幾個特點,對市場營銷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需要基本掌握,對技術的應用能力要強,知識面要非常寬廣,綜合能力要高,以此為目標對人才進行培養,同時用科學合理的的方式對人才培養進行定位。在這個目標的帶領下,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為主旨,來構建課程體系以及教學內容,同時注重學生市場營銷職業能力的培養,這樣的創新教學,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三、創新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職業能力培養
傳統的市場營銷專業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主要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理論講解來進行的,讓學生感覺枯燥乏味,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同時實踐的機會很少,也導致了學生職業能力的缺失。只有通過積極地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新,才能夠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達到現代化教學的目的。
比如:教師通過對案列的講解,來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在討論中掌握相關的市場營銷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3]。通過對案列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根據所學知識解決市場營銷中的具體問題,這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職業能力有所幫助。再比如,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來創新教學,多媒體的好處在于它具有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特點,不僅如此,多媒體還能夠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增長學生的見識,從而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效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和學生多進行交流,來找到學生需要的學習內容,同時合理的對多媒體進行運用,以此達到創新性教學的目標。
除此之外,其他的創新教學方式也有很多,比如:項目教學、情境模仿教學、角色扮演教學等等,能夠有效的在實踐活動中學習知識,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是重要的教學方法。
四、通過結合實際,培養學生的市場營銷職業實際操作能力
市場營銷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學校要積極的和與企業進行合作,為學生提供課外實踐實訓的機會,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實戰能力。作為高職院校,需要不斷的對實踐教學進行創新,能夠為學生提高豐富的課外實踐機會,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這對于促進市場營銷教學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具體到實際操作,有以下方式實現:
第一,通過學校和企業合作辦學,為學生提供教學、科研、生產為一體的實訓學習機會。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在企業中工作,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學習到市場營銷的工作方法,這對學生今后參加工作具有實際意義,在市場營銷的一線工作過程中不僅可以獲得書本沒有的知識,還能鍛煉學生利用書本上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有著積極的意義,在這個過程中,同時也需要老師的引導,引導學生通過實際工作對理論知識進行深入的學習,并能在工作中運用這些理論知識,同時,要鼓勵學生對市場營銷專業進行研究,工作和學習有機的結合起來,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有著積極的意義。
第二,學生和老師一起進行實踐活動,是很重要的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相對獨立的進行學習,教師作為學生的管理者、指導者和引導者,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一項實踐任務。這樣的實踐方式,有著明確的實踐目標,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更為重要的是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動向,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指導,這對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
五、結語
高職院校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既符合社會發展的現實要求,也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屬于一項復雜的工程,而且創新意識是人類大腦的一種高級活動,不是片刻就能形成的。因此,高校必須對市場營銷專業教學進行改革,從而使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專業的知識和技能。
參考文獻:
[1]彭真,李元清.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旅游專業課程改革——以“旅游市場營銷”課程為例[J].高等農業教育,2014,09:116-119.
[2]詹超.創新高職市場營銷教學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發展[J].知識經濟,2014,16:178.
[3]楊慧婷.創新中職學校市場營銷教學,促進學生職業能力培養[J].江西建材,2015,23:267-275.
作者簡介:田川(1987–),女,漢族,江西省南昌市人,碩士,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助教,研究方向:市場營銷;繆琪琛(1990–),男,漢族,江西省南昌市人,學士,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