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互助與成長
——微信利他行為與社會支持研究

2016-07-18 05:26:12符珞珈蔣曉麗
新聞愛好者 2016年4期
關鍵詞:微信

□符珞珈 蔣曉麗

?

互助與成長
——微信利他行為與社會支持研究

□符珞珈蔣曉麗

【摘要】如今微信已經成為大學生的主要通信軟件。大學生在微信中實施利他行為,獲得社會支持,利他與社會支持有助于大學生的成長和社會化。微信利他行為與社會支持研究從新聞傳播學視角入手,借助利他行為和社會支持理論,運用問卷調查和訪談,探究大學生微信交往的特點。研究發現,大學生微信利他行為在年級因素上差異顯著,微信社會支持在性別、年級、學科中差異顯著。大學生微信利他行為與社會支持息息相關,二者具有滯后、社交性等特點,情境、熟悉程度影響大學生的微信交往。

【關鍵詞】微信;利他行為;社會支持

一、前言

如今,人們頻繁地在微信中聊天、分享和點贊,微信記錄呈現著很多人的多姿生活。微信從即時通信工具逐漸發展成為多元、立體的溝通平臺和自我呈現的舞臺。騰訊發布的《2015微信用戶數據報告》顯示:微信已不單單是一個充滿創新功能的手機應用,它已成為中國電子革命的代表,覆蓋90%以上的智能手機,并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使用工具。微信用戶平均年齡26歲,45.4%的用戶分布在18歲至25歲之間,相當于一般大學生的年齡層。《2015年中國大學生媒體使用習慣調查報告》顯示,微信是大學生日常社交應用較多的媒介之一,所占比例為84.9%,僅次于QQ(所占比例為88.3%)。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討大學生在微信中的社交行為。

可以說,大多數大學生離開家鄉異地求學,微信成為他們與人溝通、分享,相互幫助的虛擬場所。借助網絡開放、自由的特性,憑借微信即時、內容豐富的特點,大學生在微信中的互動、傾訴和相互支持呈現獨特的特征。大學生的微信利他(altruism)行為和微信社會支持(socialsupport)也為微信訊息增加了新的內涵和意義。

國內已有研究者探討微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1]外國學者亦有相關研究,如探討大學本科生如何用Facebook(臉書)進行合作式學習。然而有些研究全方位地探討問題,缺乏詳細的實例分析,有些可以為微信研究帶來啟發。本研究將具體探討大學生在微信中的利他行為和社會支持。

二、文獻回顧

(一)微信與大學生交往

大學生的微信使用現象目前已經得到學界的關注。現有研究發現,微信不僅可以滿足大學生追求時尚的心理,而且因為微信功能強大,其可以幫助大學生表達情感、記錄成長、處理未盡事宜、打發無聊時間,微信與大學生的關系愈來愈密切。[2]微信借助超文本傳播方式和個性化、口語化的語言,正在幫助人們回歸面對面的傳播方式。[3]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微信有如雙刃劍一般存在著危險的另一面,便捷的溝通方式伴隨著碎片化的陰影,陌生人的接近也帶來潛在的危險。[4]孔令國認為微信在大學生社會資本的轉化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5]

大學生微信行為相關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討功能特點,缺乏對于具體交往行為的理論探討。

(二)利他行為相關研究

利他主義一詞源于拉丁語alter,意為他人的。利他主義包括仁愛利他主義和利己的利他主義兩種表現形式。[6]在社會心理學中,泰勒等認為“利他行為是指不圖回報地幫助別人的行為”。[7]

學者對虛擬社區的利他行為進行了考察,研究了程序員社區中利他行為的非偶然性和延時性、旁觀者效應減少①、高效率等特征。[8]已有學者發現大學生的網絡交往動機越高,所進行的網絡積極社會行為頻率越高,也越有機會實施網絡利他行為。[9]

鄭顯亮等學者通過開放式問卷調查,結合探索性和驗證性因素分析,編制了大學生網絡利他行為量表。[10]

根據上述文獻可知,虛擬社區中的信息存在延時性、旁觀者效應減少等特征,因此本研究對信息滯后(延時性)、情境因素提出以下研究問題:

RQ1:滯后的微信信息會產生何種影響?

RQ2:大學生所處情境是否會影響他們在微信中的利他行為、社會支持?

(三)社會支持相關研究

社會支持被界定為一個人通過社會聯系所獲得的能減輕心理應激反應、緩解精神緊張狀態、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11]研究者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檢驗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為國內研究提供有效的測評工具。[12]

梁曉燕等學者編制了大學生網絡社會支持量表,包括情感支持、工具性支持、信息支持、社會成員支持4個維度。[13]大學生的網絡環境中,網絡人際信任在網絡社會支持與網絡自我表露之間起完全中介作用。[14]大學生網絡學習自我效能感、現實社會支持、網絡社會支持三者之間呈顯著正相關。[15]

(四)網絡利他行為與網絡社會支持

相關研究已發現研究生的領悟社會支持水平總體較高。研究生領悟社會支持在性別、婚姻狀況、年級及生源地等因素上有顯著差異。人際信任、領悟社會支持與親社會行為傾向三者之間存在顯著相關關系。[16]親社會行為包括利他行為。鄭顯亮研究發現,網絡社會支持對網絡利他行為的正向預測作用顯著。[17]

目前的網絡利他行為、社會支持研究主要針對整個網絡傳播環境進行探討,缺乏關于某種網絡媒介利他行為和社會支持的闡述。根據領悟社會支持與親社會行為傾向顯著相關,我們可以推測微信中的社會支持和利他行為也存在相關關系。因而,本研究借助利他行為和社會支持理論,分析大學生微信交往行為。根據研究結果和相關理論,我們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H1a:大學生微信利他行為在性別上差異顯著。

H1b:大學生微信社會支持在性別上差異顯著。

H2a:大學生微信利他行為在年級中差異顯著。

H2b:大學生微信社會支持在年級中差異顯著。

H3a:大學生微信利他行為在學科背景中差異顯著。

H3b:大學生微信社會支持在學科背景中差異顯著。

H4:大學生微信利他行為和微信社會支持存在顯著相關關系。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和半結構式訪談法,問卷包含兩個成熟量表。本研究借助鄭顯亮繪制的大學生網絡利他行為量表[18],通過刪改,繪制出大學生微信利他行為量表,包括4個維度:微信網絡支持、微信網絡指導、微信網絡分享、微信網絡提醒。該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0.897。同時,研究者改編梁曉燕、魏嵐等人編制的大學生網絡社會支持量表[19],從而得出大學生微信社會支持量表,亦包括4個維度,即微信情感支持、微信工具性支持、微信信息支持、微信社會成員支持,該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0.889。問卷題項設置中,由于未收到農學類學生的問卷,因而最終將學科分類改為:文科、理科、工科、醫科。

本研究通過網絡問卷、實地發放問卷 (四川大學)兩種方式,共發放131份問卷,有效回收123份。

隨后,采用目的性抽樣方法,從問卷答題者中選取8名同學進行一對一訪談。通過和微信用戶訪談、交流,研究者可進一步理解量化結果,完善研究結論。

四、問卷資料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問卷基本資料。調查結果中,男生人數占總人數的44.7%(55人),女生占55.3%(68人)。本科生占57.7%,碩士研究生占38.2%,博士研究生占4.1%。文科生占39.8%,理科生占21.1%,工科生占34.1%,醫科學生最少,占4.9%。

六成(60.2%)大學生表示當他們遇到困難或疑惑時,偶爾會到微信上求助。18.7%的大學生經常在微信里求助,16.3%的大學生從不在微信中求助,4.9%的大學生總是在微信中求助。

表一

問卷結果顯示,37.4%的大學生表示一般5分鐘左右會收到微信好友回復。27.6%的大學生表示一般10分鐘左右會收到回復,24.4%的大學生表示一般半小時或者更久才能收到回復,只有10.6%的學生表示通常立刻收到回復。

八成(85.4%)大學生表示微信信息給實際生活帶來過幫助,9.8%的大學生表示幫助很大,也有4.9%的大學生表示無幫助。

大學生的微信利他行為中,最常使用的是文字(35.3%),其次是必要的圖片、鏈接(22.3%),再次是語音對講(21.7%)、表情(18.3%),視頻(2.5%)用得最少。

大學生在微信中尋求社會支持時最常用的方式是文字 (40%),其次是表情 (23.6%),語音對講(22.5%),再次是圖片和鏈接 (11.1%),視頻聊天(2.9%)用得最少。

兩個量表中,大學生微信社會支持量表平均分(2.25)略高于大學生微信利他行為量表(2.16)。微信利他行為量表中,微信網絡支持的得分最高(2.57),表明大學生微信利他行為類型中,安慰、肯定、鼓勵對方等行為較多。微信社會支持量表中,微信社會成員支持維度得分最高(2.34),表明大學生在微信中較多地與對方進行網絡社交和娛樂活動,通過正向社會互動,加深自己的團體歸屬感。

(二)推論性統計

1.性別

由分析結果可知(見表一),大學生微信利他行為在性別中的差異不顯著 (P=0.126>0.05),H1a不成立。大學生微信社會支持情況在性別中的差異顯著(P=0.018〈0.05),H1b成立,女大學生的微信社會支持平均分(2.35)高于男大學生(2.11)。

2.年級

由數據可知,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微信利他行為上存在顯著差異(P=0.037〈0.05),H2a成立,在微信社會支持上也存在顯著差異 (P=0.009〈0.05),H2b成立。數據的各組方差具有齊次性,可做多重對比檢驗(如表二)。

統計發現,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在微信利他行為中具有顯著差異(P=0.011〈0.05),本科生和碩士生在微信社會支持行為中也具有顯著差異(P=0.002〈0.05)。其他年級之間無顯著差異。

3.學科背景

由數據結果可知,不同學科背景的大學生在微信利他行為中無明顯差異 (P=0.074>0.05),H3a不成立。不同學科背景的大學生在微信社會支持中存在明顯差異(P=0.029〈0.05),H3b成立。且各組數據方差齊性,可對社會支持數據做多重檢驗如下(表三)。

由多重檢驗可知,微信社會支持中,文科生和理科生具有顯著差異(P=0.018),文科生和工科生具有顯著差異(P=0.015)。

表二

表三

表四

4.微信利他行為和微信社會支持相關關系

由相關性分析(表四)可知,大學生微信利他行為和微信社會支持存在相關關系,且為正相關,相關關系顯著,H4成立。

五、訪談資料分析

問卷分析之后,本研究希望進一步了解量化結果的意義,因此采取了質性訪談的方法,選取8位問卷受訪者進行半結構式訪談。訪談結果不僅補充、深化了量化結果,還表明社交性是微信利他行為和社會支持的特點,情境、熟悉程度會影響微信利他行為和社會支持。故以下分析包括回復滯后、學科背景、社交性、情境、熟悉程度等部分。

(一)回復滯后

訪談對象表示存在微信好友回復滯后的現象,立刻收到回復的情況不多,這與問卷調查結果相同。

受訪者表示可以理解這種現象,滯后的信息可能有參考價值,可能已經失去價值。

(回復)會有滯后現象,有時候我的問題已經解決了他才回復。這種現象可以理解,因為沒有人有義務全天候幫你。有些滯后的回復仍然有價值。但比如我說,在外面誰幫我看個通知選個課啥的,然后滯后了,這樣的信息就失去價值了。(B男,研一學生,文科)

受訪者也表示微信中問題本身的時效性不強。

滯后的情況還是有,普通的問題滯后無所謂,很急的問題不會在微信上說。(C女,研一學生,工科)

急事打電話多,如果不很著急,會給同學、朋友微信留言。(E女,博三學生,文科)

另外,受訪者表示自己一般看到傾訴或提問會及時回復對方,主觀上他們還是希望能及時回復,不過一些客觀原因,比如忙得沒時間登錄微信、手機沒流量等會導致他們不能及時看到信息,只能滯后地回復他人。

我回微信一般比較及時,因為我屬于網癮少女,會時常check信息,另外,還會設置微信消息鈴聲提醒自己。但有時,比如很忙的時候來不及check或者沒流量了,就不能及時看到信息,也就只能延遲回復了。(A女,研一學生,文科)

只要看到了就會回復。但實際上,我基本上不會及時回,沒辦法,畢竟不能一直守著手機啊。除非是我玩手機的時候正好看到,我就會立馬回復。(H男,大三學生,理科)

以上是大學生關于接收、發出滯后微信回復的看法,傳受雙方處于相互理解的理性狀態。

(二)學科背景

不同學科的受訪者都表示會有針對性地詢問微信好友,會比較相信他們的建議。不過不同學科的大學生有不同的輔助行為,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問卷結果:不同學科的大學生在微信社會支持中有顯著差異。

生活上的問題,我會針對性地問一些人。情感方面的問題,我喜歡問朋友。(學科)專業問題,會在微信上問同學。有些時候,微信上的回答不能令我滿意,因為問題太專業,微信說不清楚。比如3D建模。我只能在微信上找到對方,再約個時間大家見面借助電腦來分析、解決問題。(C女,研一學生,工科)

一般需要情感宣泄時,我當然找那種朋友式的(微信好友),專業問題就找同學、同事。我會相信對方的回復。比如說你向英語專業的人問一個單詞、一個語法,為什么不信呢?在大家都不確定的情況下,還是要求證啊,還得自己判斷、搜索一下。(B男,研一學生,文科)

我相信微信好友的回答,因為我會問就說明我相信他們。有了問題,我一般會自己找答案,如果找不到答案或者那天太懶了不想自己找,才會問微信好友。(D男,研二學生,醫科)

基于彼此了解和好友的知識儲備,受訪者相信微信好友的答案。這種相信是有選擇性前提的,由于學科差異,面對一些問題,工科學生把微信僅僅當成溝通渠道,而后在線下求助微信好友,文科學生自己搜索網絡信息來輔助解答,醫科生在自己未找到或不愿找答案時,才詢問微信好友。由此發現,微信間接地增加了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也促使他們積極地思考、判斷和獲得新知。

(三)社交性

訪談資料顯示,大學生抱著“并不一定要得到解答”的心態在微信中尋求社會支持。他們認為聊一聊也不錯,即便沒有收到答案,他們也表示理解。

問了他們無法解答很正常啊。那就互相討論討論唄。其實大家水平差不多,只是認知角度有區別,可以互補。(B男,研一學生,文科)

他們能給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但很多時候是方向性的建議,精神上的鼓勵,最終還是要自己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很多時候他們的回答還是有用的,能夠讓你迅速冷靜下來。畢竟他們沒有處在你這個環境,沒有實質性的幫助。比如我在國外(大部分微信好友在國內),只有自己去尋找辦法,自己去找人,自己去跑。(F男,研二學生,文科)

利他行為中,大學生表示自己會盡量準確回答,即便無能為力,也會鼓勵對方或與對方聊一聊。

對于我不知道的問題,我會對對方表示鼓勵。(F男,研二學生,文科)

(當別人來找我傾訴或者提問時)一般聊的都是很久沒見的同學,互相談一下挺好。不能準確回復也不影響,聊天溝通的過程更重要。(H男,大三學生,理科)

成長期的大學生往往離家在外,在微信中和熟人聊一聊,容易獲得慰藉和支持。

另外,訪談者提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微信群里常常出現“歪樓”情況。大學生很自然地接受該現象,覺得很有意思。

群里聊著聊著跑題,那也是一種交流現象。大家聊嗨了。可以有人來正樓。微信群中,提問者遇到“歪樓”現象可以主動再次提問。(A女,研一學生,文科)

群里聊事情主題變得很快,比如自己打字很慢,打完字,大家已經換話題。(C女,研一學生,工科)

(“歪樓”)很正常,你可以在群里發現對這個問題同樣感興趣的人,然后私聊就行了。(B男,研一學生,文科)

網絡的開放性促使微信對話也呈現自由而多樣的形態。

(四)情境

訪談資料顯示,線下情境會影響微信的利他行為和社會支持情況。

當我一個人的時候(比如放假),比較孤單,也只能通過微信進行社交。在微信中與他人互動會多一些,微信替代了短信。如果不開微信,我就會擔心錯過信息。如果看到別人的疑問或傾訴,我會立即回答。(C女,研一學生,工科)

獨處的大學生將微信作為唯一的社交渠道,因而較為頻繁地使用微信,為他人提供解答。社會心理學中,情境因素是影響利他行為的外部因素之一。情境因素包括有他人在場和沒有他人在場的情況,研究結果表明,有他人在場會減少個體的利他行為傾向。微信熟人、小圈層的信息環境避免了多余的“他者”出現,特別是一對一私聊中,彼此交流的大學生可以形成在線、無他人的封閉環境,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微信利他行為活躍的原因。

獨處的時候尤其容易求助,還有比如和父母在家,雖然不是獨處,但是有的問題,比如時尚問題、學術問題,父母可能不會很了解,我就會想到詢問(微信中的)大學小伙伴。(A女,研一學生,女,文科)

看周圍的人是不是我愿意傾訴的對象,如果他們不是,我會選擇去微信上吐槽和傾訴。(G女,大三學生,理科)

受訪學生表示當他們獨處、放假在家、和不愿向其傾訴的對象在一起時,會更多地與微信好友互動,尋求支持。

(五)熟悉程度

大學生的微信好友往往是現實生活中的熟人。熟人社交是微信社交的特征,熟人之間的熟悉程度也成了微信利他行為和社會支持的重要因素。

受訪者表示,如果對方和自己非常熟悉,即便自己不能幫助他,也會主動幫忙另尋答案。

對于別人的支持、幫助程度和彼此熟悉程度有關。我一般告訴求助對象或許可行的途徑,比如可以從某些網站、某些大牛的論文或網站中去搜尋答案。如果對方跟我很熟,我也會幫忙聯系。(E女,博三學生,文科)

回答得上的話就回答,一般不會刻意找答案。還是要分熟悉程度。如果對方是特別熟的人,我會主動幫助他另尋答案。(C女,研一學生,工科)

部分受訪者表示,如果有人在微信群、朋友圈里傾訴或提問,熟悉程度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

雖然微信里都是熟人,但是也要分群。如果是參與度高的群,我會比較主動解答或參與討論。如果是一個自己參與度比較低的群,看到有其他人回復了,我一般較少插話。朋友圈中的提問也分提問者的熟悉程度,有時也會較為積極地回應比較熟的人。(A女,研一學生,文科)

線下的交往熟悉程度影響了微信中的交往行為。微信中的利他行為和社會支持是實際生活中相應行為的拓展,微信為大學生的利他行為和社會支持提供了新的平臺和途徑。微信中的幫助和支持需要具體實踐才能生效。

六、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運用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相結合的方法,闡釋大學生的微信利他行為和社會支持情況。研究發現,大學生的微信利他行為在性別中無顯著差異,與已有研究不一致。徐慶春指出,大學生網絡利他行為存在顯著性別差異。[20]筆者分析產生不同結果的原因可能跟兩個平臺有關,網絡和微信兩個平臺,相互聯系又彼此區別。就整個網絡環境而言,男生具有更多的網絡知識和技術,微信的功能在于運用,操作簡便,男生和女生在直接操作的領域內沒有太大差異。微信社會支持情況在性別中有顯著差異,女大學生的微信社會支持水平高于男大學生,與已有研究結果一致。

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微信利他行為和社會支持中都存在顯著差異。本科屬于通識教育,學生年齡較小,較少承擔社會壓力,碩士和博士階段屬于學術科研范疇,碩士、博士研究生會承擔更多的生活、社會壓力,三個年級層次的學生生活、學習狀態大不相同,所以得出了年級因素中的差異。由數據可知,本科生和碩士生在微信利他行為和社會支持中分別存在顯著差異。這也具體解釋了年級中的顯著差異主要由本科和碩士的差異所引起。

不同學科背景的大學生在微信利他行為中無明顯差異。不同學科背景的大學生在微信社會支持中存在明顯差異。同樣,我們在訪談中也發現,工科學生將微信作為聯系渠道,進而尋求線下的幫助。文科學生較多地自行搜索網頁資料,醫科學生在自己未能解決問題時,才求助微信。

大學生的微信利他行為和社會支持呈顯著的相關關系。大學生在微信熟人圈子中彼此幫助,有利于他們的社會化,學會助人、奉獻等美德,同時也獲得別人的支持,彼此增進感情。根據社會學習理論的觀點,人與人之間的善良關懷能夠為個體提供直觀、生動的示范和學習的榜樣。利他和社會支持有一定的相互性,微信交流的雙方相互影響、模仿,因而日常的利他行為和社會支持相互關聯。

問卷結果顯示:微信信息滯后的情況很多。受訪者也都表示存在此現象,對滯后信息的發送者表示理解。受訪者表示只要看到信息就會盡快回復,不過有時候無暇登錄微信、沒有流量,不能及時看到信息,才會導致自己延遲回復。

社交性是大學生微信利他行為和社會支持的特征之一。這符合大學生廣交朋友、積極社交的年齡特征。大學生沒有期待在微信中一定要給予、得到確切的解答,甚至會出現跑題、“歪樓”的現象,微信中的幫助和支持總體呈現輕松、自由、開放的狀態。

獨處和身邊人無法解答、傾訴的情境會促進大學生在微信中實施利他行為和社會支持。這證明微信存在“旁觀者效應減少”的特征,旁觀者效應降低助人水平。獨處的大學生頻繁使用微信,客觀上旁觀者減少,微信的小圈層傳播讓交流雙方從實際環境中得以抽離,減少主觀心理上的旁觀者。客觀或心理上旁觀者的減少促進了雙方的交流和互助。

熟悉程度會影響大學生的微信利他行為,對方和自己越熟悉,大學生的利他行為就越積極。熟悉程度影響利他行為,這也印證了“差序格局”的觀點,微信中的大學生以自己為中心,形成水波式的交往圈子,和親近的人進行更多的互動。

微信給利他行為、社會支持賦予了新的特征和含義。微信中的點滴幫助和陪伴大學生成長。本研究對相關行為進行了分析,但尚未闡釋不同情形 (生活、學習、工作類等)的利他行為、社會支持,以及不同情形中,利他行為和社會支持類型的分布如何,這部分研究仍需進一步開展。同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學生的微信利他行為、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有待后續研究。另外,微信中的非語言符號(如表情)是否加強了社會支持和利他行為的效果,也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陳軍.微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J].新聞世界,2015(1).

[2]鄭曉娜.大學生微信使用現狀調查與分析——以全國208所高校為例[J].思想理論教育,2014(2).

[3]王藝穎.人際傳播視角下大學生的微信使用情況研究[J].新聞世界,2014(7).

[4]劉桐.微信對大學生人際溝通的影響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4.

[5]孔令國.微信的使用對大學生社會資本的影響[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4.

[6]林泰,陶倩.當前社會利他行為研究的意義及其三層次表現[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5).

[7]胡竹菁,胡笑羽.社會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199,209.

[8]安曉璐.淺析虛擬社區中的利他行為[J].傳媒觀察,2005(3).

[9]趙歡歡,張和云.大學生網絡交往動機與網絡利他行為:網絡人際信任的中介作用[J].心理研究,2013(6).

[10]鄭顯亮,祝春蘭,顧海根.大學生網絡利他行為量表的編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1(5).

[11]李強.社會支持與個體心理健康[J].天津社會科學,1998(1).

[12]劉繼文,李富業,連玉龍.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信度效度研究[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8(1).

[13]梁曉燕,魏嵐.大學生網絡社會支持測評初探[J].心理科學,2008(3).

[14]孫金玉.大學生網絡自我表露、網絡人際信任與網絡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14.

[15]張元灝.大學生網絡學習自我效能感與網絡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

[16]田園.研究生人際信任、領悟社會支持與親社會行為傾向的關系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1.

[17]鄭顯亮.現實利他行為與網絡利他行為:網絡社會支持的作用[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3(1).

[18]鄭顯亮.大學生網絡利他行為:量表編制與多層線性分析[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0.

[19]梁曉燕,魏嵐.大學生網絡社會支持測評初探[J].心理科學,2008(3).

[20]徐慶春.大學生網絡社會支持與網絡利他行為的關系:一個有調節的中介模型[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

(符珞珈為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碩士生;蔣曉麗為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編校:張紅玲

猜你喜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原味小视频在线www国产| 久久免费视频6| 日本午夜在线视频| 在线国产毛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无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午夜啪啪网| 亚洲黄网视频|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碰| 天堂网国产| 国产一级视频久久|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国产精品短篇二区| 男女男精品视频| 国内精品自在欧美一区| 欧美亚洲激情| 88av在线| 免费久久一级欧美特大黄|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成人小视频网| 亚洲精品手机在线| www.91在线播放| 91精品亚洲|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av喷潮| 一级毛片在线直接观看|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亚洲成人精品|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中文字幕 91|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论坛| 中国精品自拍|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国产jizz| 国产爽妇精品|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色有码无码视频| 在线观看无码av五月花|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免费| 国产黄色爱视频| 少妇精品在线|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本久久免费| 四虎影视库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 国产男人的天堂|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92午夜福利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靠逼视频| 亚洲人成网址| 国内精品久久九九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有乳无码| 日韩在线视频网|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91精品|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婷婷丁香色|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中文字幕第4页|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91网址在线播放| 91美女视频在线|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国产乱肥老妇精品视频| 国产白浆视频|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视频3p|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欧美一区二区啪啪|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 国产一线在线| a色毛片免费视频| 综合久久五月天|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久久毛片基地| AV老司机AV天堂| 黄色三级网站免费|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