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寶琴
(鄭州市惠濟區人民醫院 彩超室 河南 鄭州 450000)
?
心臟彩超在慢性心力衰竭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鄭寶琴
(鄭州市惠濟區人民醫院 彩超室河南 鄭州450000)
【摘要】目的探討心臟彩超在慢性心力衰竭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鄭州市惠濟區人民醫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觀察組,同時選取40例健康人作為對照組。應用心臟彩超測量兩組研究對象左心射血分數(LVEF)、冠狀動脈左前降支內徑(LAD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Dd)并做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LADd和LVDd高于對照組(P<0.05),LVEF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心臟彩超可作為診斷慢性心力衰竭的參考。
【關鍵詞】心臟彩超;慢性心力衰竭;診斷
慢性心力衰竭是臨床常見病,多由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內分泌疾病等發展而成,患者心肌收縮能力減弱,心臟搏出的血液不能滿足靜脈回流和機體代謝的需要[1]。多數心腦血管疾病最終都會導致心力衰竭。中老年人群患病人數有上升趨勢。為探討心臟彩超在慢性心力衰竭診斷中的應用效果,本研究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健康人心臟彩超檢車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鄭州市惠濟區人民醫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為45~82歲,平均(65.7±6.1)歲;高血壓7例,冠心病13例,擴張型心肌病5例,高血壓性心臟病6例,其他9例;NYHA分級Ⅰ級6例、Ⅱ級11例、Ⅲ級13例、Ⅳ級10例。同時選取40例健康人作為對照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為44~80歲,平均(66.2±6.3)歲。兩組研究對象性別、年齡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檢查方法采用GE公司生產的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對兩組研究對象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探頭頻率為2~4 Hz。受檢者身體呈左側臥位,將S5-1探頭放置在胸部心尖搏動處,對心臟各瓣膜做長軸切面測量。記錄心臟各項指標,包括左心射血分數(LVEF)、冠狀動脈左前降支內徑(LAD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Dd)等。

2結果
觀察組患者LADd和LVDd高于對照組(P<0.05),LVEF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心力衰竭的發生主要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動力學負荷過重等情況引起患者心肌損傷,嚴重者會造成心肌結構改變和功能失常[2]。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乏力和液體潴留[3]。

表1 兩組心臟相關指標比較±s)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作息不規律和飲食結構失衡情況增多,導致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數逐漸上升[4]。心力衰竭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并發癥,給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脅,社會和家庭負擔也隨之加重。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心臟彩超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逐漸增多,可準確直觀地顯示患者的心臟室壁厚度、室間隔、室壁運動情況、房室內徑、心肌病變、心瓣膜結構及血流情況等,且對人體沒有任何損傷,為患者的確診和治療提供了可靠依據。本研究通過心臟彩超技術發現心力衰竭患者LADd和LVDd顯著高于健康人(P<0.05),LVEF低于健康人(P<0.05)。這說明心臟彩超可為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提供可靠依據,從而指導臨床治療。綜上所述,心臟彩超可作為診斷慢性心力衰竭的參考。
參考文獻
[1]鐘傳軍,陳細香.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心肌肌鈣蛋白I與心肌重構及心臟功能的相關性分析[J].河北醫學,2014,20(1):45-48.
[2]郭強.126例高血壓性心臟病的診療總結[J].河南醫學研究,2014,23(1):60-61.
[3]利丹,黃曉利.米力農治療嬰幼兒重癥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17):2702-2703.
[4]熊信林,唐炯,蔡琳.尿酸和白細胞與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嚴重程度的相關性研究[J].華西醫學,2014,29(10):1814-1817.
【中圖分類號】R 445.1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6.064
(收稿日期:201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