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偉
(蘇州交通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蘇州 215131)
?
某高速路路面工程總體施工組織設計探討
張偉
(蘇州交通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蘇州215131)
摘要:結合某工程實例探討高速公路路面工程總體施工組織設計編制,針對工程具體范圍,詳細介紹了施工項目安排,施工隊布設,總體施工計劃等內容。
關鍵詞:高速公路;施工組織設計;施工項目安排;施工隊布設
1工程概況
312國道蘇州段分流線工程(中環以西段)路面施工G312-LM01標段起于西環快速路北延(新蘇虞張公路)太陽路互通,以分幅高架橋的形式跨過老蘇埭路、規劃新蘇埭路后落地,以地面道路形式一路向西沿規劃走廊帶跨過西塘河、西塘河路、滬寧高速、長旺路、聚民路、繞城高速、規劃金山路、望東路(太陽路)、觀景路后接至望虞河大橋(蘇州-無錫界),路線全長11.752 km。采用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標準,設計車速100 km/h。新建橋梁汽車荷載均為公路-I級。西塘河路~終點望虞河大橋分別設置單向雙車道輔道,輔道采用三級公路標準,設計速度40 km/h。
2工程范圍
(1)新建路面結構類型及厚度
主線行車道新建路面結構:4 cm細粒式SBS改性瀝青混凝土(SMA-13);PC-3 乳化瀝青粘層;6 cm中粒式SBS改性瀝青混凝土(Sup-20)(添加路孚8 000抗車轍劑) ; PC-3 乳化瀝青黏層; 8 cm粗粒式瀝青混凝土(Sup-25);0.6 cm ES-2型稀漿封層;36 cm抗裂型水泥穩定碎石;20 cm低劑量水泥穩定碎石。
兩側地面輔道及新區互通匝道行車道新建路面結構:4 cm細粒式瀝青混凝土(Sup-13);PC-3 乳化瀝青粘層;8 cm中粒式瀝青混凝土(Sup-20);0.6 cm ES-2型稀漿封層;36 cm 抗裂型水泥穩定碎石。
被交路行車道路面結構:4 cm細粒式成品橡膠瀝青混凝土(AR-Sup13);PC-3 乳化瀝青粘層;8 cm中粒式成品橡膠瀝青混凝土(AR-Sup20);0.6 cm ES-2型稀漿封層;36 cm抗裂型水泥穩定碎石。
主線橋梁及高架橋橋面鋪裝路面結構:4 cm細粒式SBS改性瀝青混凝土(SMA-13);PC-3 乳化瀝青粘層;6 cm中粒式SBS改性瀝青混凝土(Sup-20);PC-3 乳化瀝青黏層;熱噴SBS改性瀝青防水粘結層兩側地面輔道橋面鋪裝結構如下:5 cm細粒式SBS改性瀝青混凝土(SMA-13);冷鋪水性環氧瀝青防水粘結層。
被交路橋梁橋面鋪裝結構如下:4 cm細粒式SBS改性瀝青混凝土(AR-Sup13);PC-3 乳化瀝青粘層;6 cm中粒式SBS改性瀝青混凝土(AR-Sup20);熱噴SBS改性瀝青防水粘結層。
人行道、交叉口導流島駐足區新建路面結構:6 cm人行道板磚(荷蘭磚);3 cm 1∶3干拌水泥砂漿;15 cm C15細石混凝土;10 cm 級配碎石墊層;
(2)太陽路老路路面改造結構
第一段太陽路跨越滬寧高速的跨線橋及引道段(K98+700~K99+460)、第二段太陽路采用補強處理,方案如下:當填高≤22 cm且老路彎沉<30.3(0.01 mm)時,將原瀝青面層銑刨適當厚度,或對路面病害進行修復后,再補強8~12 cm SUP-25+6 cm SUP-20+4 cm SUP-13。當填高>22 cm且老路彎沉<51.5(0.01 mm)時,將原瀝青面層銑刨適當厚度,或對路面病害進行修復后,在老路面上補強≥15 cm水穩碎石+18 cm瀝青面層。
對產生路面起拱病害的第一段太陽路K97+410~K98+700及K99+460~K101+620兩段,為徹底整治病害,需挖除老路基層,再按以下方案進行補強處理。當填高≤24 cm時,將老路12 cm面層及36 cm二灰碎石基層挖除,保留老路底基層,檢測路槽當量回彈模量;如E0≥100 MPa,則回填≥15 cm+18 cm水穩碎石+18 cm瀝青面層。如E0<100 MPa,則繼續挖除15 cm老路底基層,換填水穩碎石。當填高>24 cm時,將老路12 cm面層及36 cm二灰碎石基層挖除,保留老路底基層,然后按新建路面施工(路面底基層20 cm 12%灰土應用18 cm水穩碎石代替)。也適用于K98+700~K99+460段。
2工程數量
拆除舊路面44 168 m3,拆除老路平側石8 420 m,低劑量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水泥用量2.5%~3%)26 825.74 m3,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水泥用量3%~4.5%)175 132 m3,PC-3乳化瀝青粘層961 009 m2,稀漿封層495 700 m2,防水層105 507 m2,粗粒式瀝青混凝土(Sup-25)21 349.72 m2,中粒式瀝青混凝土(Sup-20)34 297.92 m3,細粒式瀝青混凝土(Sup-13)6 503.14 m3,細粒式瀝青混凝土(SMA-13)14 841.04 m3,橡膠瀝青混凝土(AR-SUP20)4 753.34 m3,橡膠瀝青混凝土(AR-SUP13)2 583.76 m3,分隔帶及路肩培土92 424 m3,路緣石34 326 m,人行道3 884 m2,防水土工布21 659 m2,拋丸處理1 793 m2。
3施工項目安排
本項目總里程11.752 km,沿線主要為平原地帶。根據工程情況,本項目設水泥穩定碎石攤鋪隊、瀝青混凝土機械化攤鋪隊、附屬工程施工隊、水泥穩定碎石粒料拌合站、瀝青拌和站5個施工項目。
工地沿線附近水網密布,水量充足,水質良好,可以作為路面工程及生活設施用水。
施工用電與當地電力部門聯系,利用現有電網安裝變壓器1臺,除此以外專門配備2臺120 kW及1臺200 kW 發電機組,作為施工用電的補充,另配四套50 kW機動發電機組以對付不測因素及流動施工對電源的要求。
采用原老路及路基標便道到達施工現場,做好日常養護工作,確保雨天不翻漿,晴天不揚塵。
4施工隊布設
根據本工程的施工特點,擬安排;路面基層施工隊、路面面層施工隊各2個、附屬工程施工隊一個和1個水穩攪拌站、1個瀝青攪拌站進駐現場進行項目實施。
各施工隊在項目部領導下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在工序搭接施工上做到互相協調,為對方提供方便,共同把好進度關和質量關。
項目部及各施工隊伍安排及任務劃分如表1。

表1 施工任務安排表
5總體施工計劃
合同工期為2013年9月1日~2014年4月30日。
工程進場后項目部計劃安排道路基層和面層施工隊各兩個,同時進行施工,以節約工期,為后續工序的完成提供條件,并合理安排路面施工段落,形成流水作業,確保路面的質量;瀝青混凝土面層在基層檢測合格的情況下及時開展。
擬安排的總工期為:計劃開工日期:2013年10月15日,計劃竣工日期:2013年4月30日,總工期8個月。
6結語
結合某工程實例探討高速公路路面工程總體施工組織設計編制,針對具體工程范圍及工程數量,給出施工項目安排,施工隊布設,總體施工計劃等內容,關于高速公路路面工程總體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思想可供同類項目參考。
參考文獻:
[1]凌天清. 道路工程[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張廣海. 淺談一般路基設計[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1,(2):28.
[3]谷忠巖,陳陽. 公路路基設計概論[J].民營科技,2010,(7):218.
收稿日期:2015-10-18
作者簡介:張偉(1977-),男,江蘇阜寧人,工程師,主要從事公路橋梁工程的施工。
中圖分類號:U448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8-3383(2016)05-0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