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揚,唐宗富,王 亮
(1.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00;2.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北京 100073)
?
淺析城市無背索斜拉景觀橋的結構選型及設計
楊揚1,唐宗富1,王亮2
(1.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710000;2.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北京100073)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城市化進程持續推動,城市跨河橋梁兼具聯接交通及景觀建筑的功能,已經成為了城市風景線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景觀橋梁的設計要求也不斷提高。結合設計實例提出無背索斜拉類景觀橋設計方案,并就該類景觀橋的結構選型及構造設計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同時簡要介紹橋梁景觀設計的重要性及未來趨勢,對同類景觀橋梁設計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關鍵詞:城市橋梁;無背索斜拉;景觀設計
1工程概況
本項目位于某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是未來該市城南的核心區域,周邊規劃有大量高檔社區,同時本項目跨越的河道也是該市內主要景觀河流,河流兩岸綠化茂盛,因此對新建橋梁有較高的景觀要求。
本項目所在道路為城市主干路,橫斷面寬60 m。本橋位于跨越景觀河流處,連接該河東西兩岸,是貫通該項目的重要節點。跨河橋梁主體結構采用3~20 m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橫向四幅布置,橋梁與河道正交;橋梁景觀結構設置于側分帶處,為無背索斜拉鋼塔結構型式,鋼塔、拉索及錨梁自成一體,受力上與橋梁主體上部結構完全分離。
2橋梁總體方案
2.1橋梁造型設計
結合本項目的水域環境以及周圍建筑的風格,橋梁采用一座3跨20 m的梁式橋。梁式橋的形態具有很強的沿水平向伸展的力動感和穿越感,并且它與河流及城市直線條的建筑相一致,給人們一種與環境協調的美感。采用等跨布置,會增強橋梁整體勻稱、穩定的效果。根據現場實際觀測,該河河岸坡度較緩,橋下空間不大,故上部結構采用空心板結構方案,提高橋梁的泄洪能力。在梁式橋的基礎上,我們通過對景觀結構的設計,使橋梁達到景觀效果。
本項目的景觀造型為斜拉橋,橋梁造型高貴、典雅,宛如兩把豎琴矗立在景觀河上,蜿蜒流淌的河水,不停的撥動著琴弦,奏響了城市發展的華彩樂章。
2.2橋梁總體布置
橋梁上部分為四幅,橋寬分別為6 m(左人行橋)+2 m(分隔帶)+17 m(左幅橋)+1 m(中央分隔帶)+17 m(右幅橋)+2 m(分隔帶)+6 m(右人行橋),其中左、右幅橋為機動車道及非機動車道,兩側各設置一座人行橋,之間預留2 m分隔帶,在分隔帶處設置景觀結構。
景觀結構采用索塔結構,錨固體系采用鋼筋混凝土錨梁。橋塔塔座以上高27 m,兩塔腳處分別傾斜60°和73°。橋塔塔座以上7 m段采用鋼箱混凝土結構,線形采用直線型,其余部分為鋼箱結構,線形采用圓曲線。橋塔順橋向寬度為變截面,橫橋向寬度為1.8 m。拉索采用GJ15-4整束擠壓鋼絞線,橋塔上索距為豎向2 m,錨固形式為耳板,錨梁上索距為5 m,錨固形式為錨塊。錨梁采用鋼筋混凝土Π型錨梁,寬1.9 m,高0.95 m,腹板寬0.3 m。
橋塔下部結構采用3 m高塔座+2.5 m高承臺,基礎采用直徑1.2m的鉆孔灌注樁,樁長25 m,共8根。
3結構設計
3.1橋塔設計
橋塔計算采用Midas空間有限元程序進行計算,采用Ansys進行校核;計算采用空間桿系模型,上部空心段為鋼箱截面,下部為鋼箱混凝土組合截面。計算模型單元長度約1 m,全塔共 44 個節點、40 個單元,塔底固結。由于該橋塔為裝飾性橋塔,斜拉索索力很小,計算不考慮斜拉索和錨梁的共同作用,僅將斜拉索索力施加在橋塔相應節點上。
橋塔塔身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和《鋼結構設計規范》進行計算。計算采用以下荷載組合:
組合 1:1.35x 恒荷載+1.4x 順橋向風荷載+1.4 順橋向正溫差
組合 2:1.35x 恒荷載+1.4x 順橋向風荷載+1.4 順橋向負溫差
組合 3:1.0x 恒荷載+1.0x 順橋向風荷載。
較不利組合下塔壁內外側應力見圖1-圖4。

圖1 組合1塔壁外側應力圖(MPa)

圖3 組合2塔壁外側應力圖(MPa)

圖4 組合2塔壁內側應力圖(MPa)
從以上圖中可以看出,橋塔承載能力組合應力最大為 26 MPa,最小為-29 MPa,遠小于規范容許值的要求;根據組合3計算橋塔的整體彈性穩定性,其穩定系數完全滿足相關規范要求的穩定安全系數。
3.2錨梁設計
簡支錨梁采用Dr.Bridge平面桿系有限元程序進行計算,普通鋼筋土截面,梁體共劃分24個單元,25個節點;經計算其抗彎承載力和正常使用階段裂縫見圖5-圖6所示。

圖5 錨梁抗彎承載能力示意圖(kN·m)

圖6 錨梁正常使用階段裂縫示意圖(mm)
從以上圖中可以看出,錨梁強度及裂縫均滿足規范要求。
4結論
4.1無背索斜拉景觀橋設計總結
(1)景觀上,選型與周邊環境協調一致,充分體現了現代美感。
(2)總體布置上,主體結構與景觀結構受力分離,互不影響,兼顧了交通功能與景觀效果。
(3)城市規劃上,優化城市布局結構,優化功能配置,是建設優良人居環境的需要。
(4)環境上,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賦予城市獨特的氣質和魅力。
(5)社會經濟效益上:本實例項目完成后為當地開發區的經濟發展發揮了紐帶作用,同時景觀橋造型也達到了地標性建筑的效果,社會經濟效益明顯;對同類景觀橋型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4.2景觀橋梁設計的重要性
目前,我國很多城市都是依水而建,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城市河流的功能發生變化,從傳統的提供水源、運輸交通轉向成為塑造國際化大都市環境重要的一部分。
橋梁與水相依共存,隨著水環境的改善,人們對橋梁這類公共建筑物的景觀設計也越來越重視。城市河流上的橋梁不僅為連接兩岸陸路交通提供了方便,更是塑造城市特色的需要。橋梁與河流、城市的歷史文化環境、社會人文環境一起處在人們的生活空間之中,構成整體景觀。它既可以展示當地文化特色,又賦予城市獨特的氣質和魅力,還吸引著旅游者的目光。
優秀的景觀橋梁將成為城市的標志性建筑物,成為永久性的人文景觀,它不僅可以大大改善城市面貌,還可以帶來環境、經濟等效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變化。
4.3景觀橋梁的未來發展趨勢
(1)合理的總體布置,主體結構與景觀結構要主次分明、受力明確,結構之外的裝飾物不宜過多,總體上須協調一致。
(2)良好的功能體現,橋梁最主要的是跨越功能,主體結構的安全性應進一步得到強化。
(3)較好的經濟性能,不可一味求新、求大、求高,要實事求是,有的放矢,為經濟型社會做出表率。
(4)和環境協調一致,要與周圍的環境相融合,既能夠體現橋的美,又不能顯得太突兀。
參考文獻:
[1]楊士金,唐虎翔.景觀橋梁設計[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3.
[2]陳正斌.淺談橋梁與城市景觀[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213-216.
[3]張濤.淺析城市橋梁景觀中的結構造型設計[J].工程與建設,2006,(4):334-335.
[4]賀立新,宋雷,龍柏全.市政道路的景觀橋梁設計[J].四川建筑,2014,(3):68-71.
[5]彭旺虎,邵旭東,李立峰,張陽.無背索斜拉橋的概念、設計與施工[J].土木工程學報,2007,(5):26-33.
收稿日期:2016-03-11
作者簡介:楊揚(1982-),女,北京東城人,工程師,研究方向:橋梁工程。
中圖分類號:U415.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8-3383(2016)05-00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