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婷
國外父母財商教育觀念不一定適用于所有中國孩子,如此羅列各國不同觀念的意義在于啟發思維,家長可反思自己的財商教育觀念,并根據孩子的性格和接受力,制定一套適合孩子的財商培養寶貝計劃。
兩千年前的古書《世說新語》里,就有關于錢的記錄:“口不言錢”,是說品行高尚的人不講錢財。由此可以看出,“錢”字自古在中國人眼里就是庸俗的代名詞。這樣的觀念也貫穿至當今的教育觀里,家長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提錢,生怕孩子被銅臭味污染。
然而,當中國的家長對孩子的關心還停留在吃喝拉撒時,國外的父母已經在通過財商教育培養孩子的企業家精神。部分國家還在教育體制上予以重視,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都相繼制定了財商教育計劃,列入學校的必修課。在中國教育體制無暇顧及孩子的財商培養的情況下,中國父母或許可以從國外父母對孩子的財商教育中有所啟發和借鑒。
猶太人:設計金錢游戲培養孩子財商
猶太人對孩子財商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孩子正確的財富觀念和科學的理財方法,這種教育方式可以實際地解決孩子生活中的金錢和財富問題。
猶太父母認為,想讓孩子懂得理財,先要讓他們關注生活中與金錢有關的事物。可以通過設計一些金錢游戲達到效果,比如猜物品的價格,在紙箱里放一些日常用品,如糖果、書、手表、筆等這些孩子們平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物品,讓孩子們猜一猜每個物品的價格,猜對的孩子就可以得到相應價格的錢,誰拿到最多的錢誰就是最終勝利者,勝利者也會獲得額外的獎勵。此類激勵游戲使得孩子們為了成為大贏家,平時主動留意商品的價格,并記在心里。
財商教育不止于此,記住商品的價格并非最終目的,重要的是,鼓勵孩子們通過觀察和了解商品的價格,了解金錢的概念。這樣日積月累,孩子們的能力得到鍛煉。他們會輕松地說出同一件商品在什么地方可以花最少的錢買到,識別出哪些促銷才是真的優惠,避免被商場忽悠或誘惑。
值得一提的是,孩子滿周歲時,很多猶太父母會把股票當作孩子第一份生日禮物。比起各式各樣的玩具,猶太父母更愿意送給孩子更實際的禮物,送股票就是為了讓孩子從小接觸錢、認識錢、了解錢。
美國:財商的培養從記賬開始
美國教育基金會會長夏保羅先生培養出遍布全球的1000多名CEO,他曾指出美國人成功的原因:“美國人有一個共識:在諸多成功中,賺錢能培養人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所以必須從小教孩子理財,培養他們的財商。”
夏保羅先生對孩子們的財商教育是從教他們記賬開始的。在孩子們有了數字概念之后,夏保羅耐心地教他們記賬的方法,并要求他們每天把爸爸媽媽給的每一筆零用錢的來龍去脈都清楚地記錄下來。除此之外,孩子們每周還要對自己花錢的狀況進行總結和檢查,說明哪些錢該花,哪些錢不該花,哪些錢花多了,哪些錢該花而沒花出去。最后,夏保羅先生會對孩子們的總結進行講評和指導,避免他們下一次再發生同樣的不科學花銷。
夏保羅先生在孩子們5歲時候就開始教他們如何買賣股票,分析股市行情的基礎知識和利率、行業、公司等基本經濟常識。“這樣孩子不僅能加深對財富的認識,還能逐漸學會節流。而教孩子學習理財,一方面可以讓他在金錢方面不小氣,另一方面也可以讓他們學會把錢花到刀刃上。”
或許是得益于從小到大的財商教育培養,夏保羅先生的五個孩子都進入了美國一流的大學,后來都成為各自所在行業的佼佼者。
英國:兒童的財商教育應該從5歲開始
英國家長提倡的財商教育方針是理性消費,鼓勵孩子們在消費前學會精打細算。在英國,兒童儲蓄賬戶越來越普遍,大多數銀行都為16歲以下的孩子開設了特別賬戶,只需1英鎊就可以開設。統計表明,有1/3的英國兒童將自己的零用錢和打工所得存入銀行和儲蓄借貸的金融機構。孩子們還可以為自己的賬戶取一個喜歡的名字,比如“波比的賬戶”或“我的第一輛自行車賬戶”等等。這種賬戶利息高達4%。還有一種賬戶是針對11~15歲孩子的,叫做“快款”,這一賬號有計算機聯網,戶主有一個ATM卡和一個密碼,可以在英國的幾乎任何ATM機上取款。
英國兒童事務大臣保爾斯曾提到,兒童的財商教育應該從5歲開始,這個時期教育孩子分清硬幣和紙幣的區別,要懂得錢的不同來源,并懂得錢可以用于多種目的。到了7歲到11歲,孩子應該學習如何管理自己的錢,認識到儲蓄對于滿足未來需求的作用,學習如何管理銀行和儲蓄賬戶,以及如何做預算。
日本:自力更生,培養孩子責任感
在日本,有一句教育孩子的名言:“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賜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過勞動獲得。”日本父母主張孩子要自力更生,不能隨便向人借錢,并且要學會管理自己的零花錢。課余時間,許多日本孩子都會在校外打工賺錢。日本家庭在給孩子買玩具時,都會告訴孩子,玩具只能買一個,如果想要另一個的話就要等到下個月。
與美國家庭的觀念有所不同的是,日本人在財商教育中強調的是一種責任感。日本教育專家認為,孩子為家庭做家務是其應盡的義務,如果因此孩子向家長索要報酬的話,就扭曲了家庭關系。他們不贊成家長因為孩子學習好而對其進行金錢獎勵,而認為這是一種存在于家庭的賄賂。孩子能否完成作業、學習成績的好壞、是否能升入名校等等這些與家長給孩子賞錢之間沒有必然聯系,這是教育中需要正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