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天祎+孟會男+李冬梅
摘 要: 《追風箏的人》是阿富汗斯坦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第一部小說,于2003年出版,是美國2005年的排名前三的最暢銷書。全書圍繞風箏與阿富汗兩個少年之間展開,一個富家少年與家中仆人關于風箏的故事,關于人性的背叛與救贖。故事如此殘忍而又美麗,作者以溫暖細膩的筆法勾勒家庭與友誼、阿富汗人與阿富汗文化、人性的本質與救贖,令人深思。
關鍵詞: 《追風箏的人》 卡勒德·胡賽尼 背叛與救贖
一、引言
胡賽尼曾說:“跟所有其他的小說一樣,作家自己的經歷和經驗是會交織在小說創作中的?!彼退男值茉诳Σ紶栐癜⒚谞柡凸R粯由?,夏天上學,冬天放風箏,在電影院看約翰·韋恩的電影。阿米爾和父親在美國創造新生活的日子,是和他的經歷最相似的情節。小說圍繞著富家少年阿米爾和家里仆人哈桑關于風箏的故事,向讀者步步展開了重重背叛與救贖。除了小說主線風箏賽后阿米爾與哈桑的背叛與救贖外,還有父親對相伴多年的阿里的背叛與救贖,緩緩道出,令人著迷。
二、阿米爾與哈桑之間的背叛與救贖
小說的開篇這樣寫著:我成為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個陰雨密布的寒冷冬日,那年我12歲。我清楚地記得當時自己趴在一堵坍塌的泥墻后面,窺視著那條小巷,旁邊是結冰的小溪。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往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于明白這是錯的,因為往事會自行爬上來?;厥浊皦m,我意識到在過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終在窺視著那荒蕪的小徑。
全書圍繞風箏與阿富汗兩個少年之間展開,一個富家少年與家中仆人關于風箏的故事,關于人性的背叛與救贖。阿米爾是普什布人,富家少爺,哈桑是哈扎拉人,仆人阿里的兒子。阿米爾和哈桑是好伙伴,哈桑是一個十分忠誠、勇敢、善良的人,一心只為阿米爾著想。而阿米爾懦弱,好靜,一直因為種族宗教而看不起哈桑。為了保護阿米爾,哈桑與阿塞夫發生了沖突,阿塞夫對哈桑懷恨在心,意圖報復。阿米爾是優秀的“風箏斗士”,善于切斷別人風箏的線;哈桑是天生的“風箏追逐者”,阿富汗的傳統是切斷的風箏歸撿到它的人所有,撿到風箏并懸掛在客廳被看做是一種榮耀。阿米爾對哈桑的背叛,始于1975年的風箏賽。經過一天的對決,阿米爾切斷了最后的風箏,贏得了勝利,希望一次得到父親的贊許。哈桑笑著喊著“為你,千千萬萬遍”飛奔到拐角,為阿米爾撿回風箏。然而,天色漸晚卻不見哈桑。阿米爾出來尋找哈桑,卻得知哈桑被阿塞夫逮住哈桑意圖報復。阿米爾在小巷看著阿塞夫侵犯哈桑,想象無數次哈桑保護他一樣挺身而出卻因為懦弱而跑掉。他舍棄了哈桑。最后哈桑帶著滿身傷痕把風箏給了阿米爾。阿米爾假裝不知道發生過的事,接過風箏回家接受父親的表揚。哈桑仍深愛著阿米爾意圖挽回他們的關系,可是阿米爾因為內疚設計逼走了哈桑和阿里。哈桑最后一次成全了阿米爾?!八牢铱吹搅诵∠锢锏囊磺?,知道我站在那兒,袖手旁觀。他明知道我背叛了他,然而還是再次救了我,也許是最后一次。那一刻我愛上了他,愛他勝過愛任何人,我只想告訴他們,我就是草叢里的毒蛇,湖底的鬼怪”。之后不久,阿米爾與父親逃離喀布爾去往美國,開始創造新的生活。阿米爾在美國成家立業結婚。
2001年,父親生前摯友也是阿米爾的知心人,身患絕癥的拉辛汗從巴基斯坦打來電話,讓他去巴基斯坦,“那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哈桑和他的妻子作為哈扎拉人受到種族歧視,因為保護阿米爾家的大房子被塔利班槍斃,留下兒子索拉博進了孤兒院。但阿米爾不愿意去,于是拉辛汗告訴了阿米爾一個驚天大秘密,哈桑是阿米爾爸爸的私生子。阿米爾思慮再三,還是踏上了尋索拉博的路,在與阿塞夫的搏斗中幾經生死,歷經困難,終于讓索拉博和他回到美國,悉心照顧他。完成了對自己、對父親、對哈桑的救贖。索拉博因為簽證,被迫再次回到孤兒院而選擇自殺。阿米爾帶他放風箏時,重新燃起了索拉博對生活的希望。阿米爾說著“為你,千千萬萬遍”為索拉博追風箏,對索拉博的救贖還沒完成,但是已經有了新的開始,就像初雪的融化?!拔易?。”阿米爾仍滿懷希望。
三、父親與阿里之間的背叛與救贖
阿里是祖父收養的孤兒,與父親一起長大,一起生活了四十年。喝過同樣的乳汁長大的人就是兄弟,這種親情連時間也無法拆散。阿里見證了父親生活的點點滴滴,是父親的一部分。阿里為保護哈桑離開被阿米爾家的那天,父親哀求阿里別走,他舍不得哈桑也舍不得阿里,他哭得像個孩子。
阿米爾的母親死于難產,患有小兒麻痹的阿里卻娶了年輕貌美的莎娜芭。阿里前妻離開他后生育三個女兒,因此知道阿里患有不育癥,但父親與莎娜芭有了私情,使莎娜芭懷孕生下了兔唇哈桑。莎娜芭生下哈桑幾天后就和江湖藝人跑了,也許也是自責內疚無法面對阿里和哈桑。即使不是自己的孩子,阿里也未曾問過抱怨過。相反,阿里對哈桑視如己出,細心教育輔導,使哈桑正直善良,勇敢忠誠。父親背叛了母親,背叛了阿里,卻擁有了自己品德的哈桑。父親是一個被拉扯成兩半的男人——被阿米爾和哈桑。父親深愛他們兩個卻不能表露對哈桑的愛,以盡人父之責。父親對哈桑的內疚,對阿里的內疚,使他深刻自責。他樂善好施,幫助窮人,建立恤孤院,把錢借給有需要的人,進行一系列自我救贖。父親與阿米爾去往美國不久后,阿里就踩到地雷死于非命。父親對阿里的背叛,進行了自我救贖,幫助了許許多多的人。就如拉辛汗寫給阿米爾的信中寫著:“當罪行導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獲救?!备赣H和阿里的背叛與救贖,阿米爾和哈桑的背叛與救贖,在某些方面而言,由阿米爾和哈桑的兒子索拉博繼續完成下去了。
在這本小說里,風箏時象征性的,可以是親情、友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這種品質。對阿米爾而言,風箏是他性格中缺少的那一部分,只有追到了風箏,他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