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潔茹
1 .素面
年輕人初春時節來到蘭陵城,青布鞋踏上青石板路,未褪盡的寒意。
馬上就有閑人湊上來打聽這個年輕外地人的來歷。年輕人一概笑笑,并不回答。直到順大一屁股坐到了他的對面,年輕人正在吃面,義隆素菜館,頭湯面。
我同你講,順大說。
年輕人抬頭,看了順大一眼。
順大咽了口口水,年輕人要的是三兩素面,斷生。
講什么?年輕人說。
你要是想在這兒扎下根,順大咽了第二口口水。你就應該拜個干爹,順大說。
是嗎?年輕人笑出了聲。
順大板正了臉,咱們西門,牢頭禁子是頂頂威風。
年輕人皺了眉。
暗處一張臺,坐著個老頭子,要的也是斷生素面,拌面,豆腐干絲,硬香。
老頭子響亮地咳嗽了一聲,順大豎著的大拇指和眼珠便僵在那里,頭一低,溜到外面去了。
年輕人望了那老頭一眼,笑了,說,我叫老四,我在家里排行第四。
老頭子也笑了,說,來來來,坐過來。年輕人就端著面碗坐過去了。
一年以后,好像也不到一年,老四在蘭陵城就有了兩個鋪頭,若說是老四的干爹,老牢頭禁子的原因。也不全是。禁子什么的都是從前的事,如今老頭過的只是泡盆湯吃老酒的清閑日子。若說是老四真從那位禁子干爹那里學到了什么,大概也就是看人的本事。
老四本來就會看人,一看一個準。再加上禁子的眼睛,看人只要一眼,做生意就不大容易失手。
老四的干娘,天生一臉白麻子,但是受人敬重,見面都叫師母娘,背后也不敢提個麻字。師母娘一直在想,老四真正要在蘭陵城落下腳,到底還是要娶個本城的女子,才算名正言順。于是四下張羅,訂下南門一個大戶家的女兒,大戶是大戶,老爺少爺都吃鴉片,敗落了的大戶。
敗落了的人家,女兒的規矩仍然教得相當好,婚禮也是相當體面,鳳冠霞帔,三叩九跪,干爹和干娘坐了上座,飲了媳婦茶。老四那邊竟然沒有一個親眷,娶親這樣的大事,老四也沒有寫一封書信回去。
赤著手出來闖天下的老四,終究是有了一個家了。
接下來是買地。老四掙的錢全用來買地,買了地,再蓋屋。
沒有人知道是為什么,地是老四唯一的軟肋。一講到地,老四的精明全不見了。
依舊是義隆素菜館,頭湯素面。順大靠攏了老四,掩了嘴,河對過有塊地要賣。
那地如何?老四動了心。
大。順大說,老實話,大是真大,沒人住的荒地,全是草。
買。老四說,地就是用來開的,荒地開出來了也是好地。
老四有了決心,喝了口茶,心情大好,突然吟出一句詩: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順大從來沒有聽過這么長的句子,不由嚇了一跳。
師母娘倒先知道了,捎了信來,那塊地不能要,舊辰光殺頭的地方,原來叫亂崗頭的,殺頭的人先在街上游,游到那個地方殺掉。
老四聽師母娘的話,回掉了那塊地。
順大找了第二塊地,老四買了。殺頭的地方,全城只有一個,又沒有第二個。
只是地中央一片小樹林,這次沒有人告訴老四,林中竟有幾個老墳。老四咬咬牙,到底棄了那塊地,也不是風水,只是忌諱。
船上的人沒有忌諱,既是廢地,不如住了去。干草蓋了棚屋,船上人做了岸上人,不跑船了,跑黃包車,整個西門的黃包車夫全是原先的船夫,而且都是同一個地方出來的。黃包車夫們白天辛苦干活,半夜回到棚屋,運河水澆在身上,皮膚嘶嘶地響,燒酒配豬頭肉,神仙不換的好日子。一塊廢地,有了人的氣息。
老四年紀過了四十,就是四爺了。四爺的太太四奶奶不大出門,家門前人家叫一聲四奶奶都會馬上低了頭,也不知道是應了還是沒應。
四爺和四奶奶生養了兩子一女,老幺是老來子,體弱,但是生得精靈,于是最得關照。四爺只帶老幺出去走動,兄姐就有白眼過來,背地里也有小動作。這個老幺竟是很犟,吃了痛也是一聲不吭。
十歲虛歲生日的一大清早,老幺一睜開眼就看見他娘站在床前,老幺揉揉眼,娘臉上撲了薄粉,頭上抹了頭油,從未見過的壓箱底的旗袍,蝶蝴盤扣和滾邊兒還是嶄新的。
帶你去吃小籠饅頭,今朝只帶你。做娘的說這句話的時候很是小心,嘴唇都快咬著老幺的耳朵了。
老幺馬上就爬了起來。跨門檻的時候背后射來兩道刀影,老幺心里一慌,腳下一亂,被門檻絆了個大跟頭,急急地爬起來,拉著娘的后衣襟就出了門。
老板娘招娣滿臉堆笑迎上來,銀盤大臉,油珠汗珠閃閃發亮。
四奶奶低頭掏荷包,荷包是在上海買的,繡了金珠銀珠。招娣迅速地瞄了一遍金珠銀珠荷包,旗袍,旗袍下面的透明洋襪。
揚州鵝蛋粉來的吧?招娣忍不住地問。
四奶奶沒有表情。一客小籠饅頭。四奶奶說,蟹粉,頂黃。
招娣臉上青了一青,馬上又堆起笑來,揚州粉賣相就是好。
四奶奶眼睛望去柜上擺的幾碟姜絲,都不新鮮了,不由皺了眉。
新的新的,早上頭新切出來的,招娣賠著笑。趁著大人望住姜絲一眨眼的空檔,手腳麻利,客人吃剩下來的香醋全部倒到小孩面前的味碟里。小孩眼睛盯住招娣,一聲不吭。
小籠饅頭上了桌,熱氣騰騰。
趁熱。做娘的說,醋里加些姜絲。
兒子卻一下站了起來,動作太大,板凳倒了地。就這么走了出去。
做娘的馬上跟著出去了。
招娣追出來,端都端上來了,要付銅鈿的。
四奶奶眼睛盯住招娣,你再說一遍?
招娣心里虛,只管嘴里啰唆。四奶奶也不理她,只是跟住小兒子,兒子又是沒有話的,四奶奶也沒有話,一路到義隆素菜館。
素面?做娘的問。
兒子點頭。
三兩素面,一個荷包蛋。做娘的端坐在小兒子對面,雙手平放在膝蓋上。兒子吃面吃到最后,碗底里還臥著一只蛋,兒子抬了頭,眼中含了淚,娘看起來就有些許模糊。
2 .白雪冰磚
這個小兒子學習很好,年年班主席,只是四爺到底年紀大了,已經記不住事,家里主事的已是長子,兄弟相差了二十歲,感情上薄涼。小兒子讀一年書要五元錢,錢又在大哥那里,小兒子要了幾回,沒能要到。撐完中學,去海島當兵。
小兒子在部隊里也不說話,跟所有的戰友都遠,不愿寫報告也不愿寫通訊,倒是愿意替所有的戰友們寫家信回鄉,一手好字,見字如晤,戰友們表示感謝,于是教會他抽煙喝酒。一周一天休假,上了岸找好啤酒好牡蠣。小兒子找到白雪冰磚,那一口香草冰淇淋的味道,永遠忘不掉。
退伍以后,小兒子去了發電廠上班,娶了全廠最漂亮的姑娘,生了一個女兒。女兒剛剛出生,大地震,太太抱著嬰兒跑出屋子。整條弄堂的人都住到了屋子外邊,臨時搭建的防震棚,三天沒有動靜,再搬回去。
計劃生育政策推行,女兒成為最早的獨生子女。女兒慢慢長大,長相像他,不像太太,脾氣也像他,不說話,給她的零用錢都存起來,不買學校門前小攤的糖果,不買港臺明星貼紙,什么都不買,只是存起來。
女兒有個同班同學,住在后邊的弄堂,天天算準吃飯的點過來敲門,太太覺得可憐,盛多一碗飯,同學埋頭扒飯,謝謝阿姨。
同學吃完飯,手腳麻利,偷了女兒抽屜里的錢,匆匆告辭。學校門前的小攤,雞蛋餅,山楂糖,八仙過海貼紙,一次買光,送給所有的同學,同班的,隔壁班的,高年級的,唯獨少了女兒。
女兒課后找了同學,我媽待你這么好,你又吃了我家多少飯,倒偷我的錢。
同學認錯,說以后還錢。如今手里只剩五分錢,你要不要?一邊說,一邊翻白眼。
女兒說不要。
學期結束,同學沒有還錢。女兒課后找了同學,說,我會告訴你媽。
同學笑到翻,去告訴啊,又不怕你。
女兒瞞了父母,瞞了老師,尋到后邊的弄堂,爺爺棄了的地,三歲時候,地契已跟著爺爺下了葬。從來不去父母也不讓去的后邊的弄堂,拐彎抹角的路,找到同學的母親。同學的母親正在啃一只紅燒豬蹄膀,跟她的女兒一樣,笑到翻。
女兒課后找了老師,老師說你又沒有證據。女兒說賊已經認了,只是錢全部花光,沒有法子還我。老師叫來同學,同學又不認了。老師冷笑,指認別人是賊,非同小可,你可要想好了。
同班同學都說是女兒的錯,不過是偷點錢,又不是死罪,窮了就只能捱窮?尋了家長,還尋了老師,富家女作死。同情占了上風,女兒再沒有一個朋友。
女兒十歲生日,請了父母到大華電影院隔壁的地下室冰室,冰室的窗玻璃上寫著冷氣開放,全城唯一的一個冰室。
要了一個白雪冰磚,盛在金邊瓷碟,三把勺子。女兒努力地笑,錢只夠買一塊冰磚,爸爸媽媽一起吃啊。
爸切了一角,媽切了一角,白雪冰磚變成六邊形。
好吃吧,女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