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 桐吉林大學文學院,吉林長春 130012
新聞學的研究話語及研究方法
司桐
吉林大學文學院,吉林長春130012
目前我國的新聞學研究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對于一些基本理論問題的意見,各個領域各持己見,存在較大的分歧。這種分歧主要通過研究話語的不統一得以體現,例如目前的政治話語、哲學話語和業務話語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不同的研究話語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新聞學研究的方向是由感性向理性發展,而建立新聞學范式,并將新聞學理論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有機結合在一起,是促進新聞學研究向理性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新聞學研究;話語研究;新聞學范式
學術研究實際上就是創新和共識之間不斷地聚合和離散的過程,我們在衡量學術研究水平的時候,則要考慮基礎概念的共識度。實際上我國新聞領域的專家學者,在新聞理論研究上仍然沒有達到較高水平的共識度。新聞學可以說是一個“舶來品”,近現代新聞學發展是以“西學東漸”的西方新聞學資源為基礎的,而我國新聞領域的專家學者近年來在為新聞學的發展和新聞學理論體系的構建而不斷努力著。
1)政治話語,對于政治話語,分析其話語系統可以發現,政治話語缺少一般的專門術語和學術范疇,大多數直接沿用、套用或者借用政治話語,例如黨派宣言、政治領袖的語錄等。政治話語實際上是新聞學和政黨思想、政治思潮結合的產物,政治話語更多是為政治服務的。這種話語的方式一般使用權威的語言替代一般話語的旁征博引,利用領袖語錄或者方針政策代表學術資源對新聞觀點下結論。
2)業務話語,相對于政治話語,業務話語擁有新聞學的專門術語,也處于新聞學學術范疇之內,但是一般都是實踐經驗總結得到的業務概念。不論是抽象程度還是理論程度都不高,并且對于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不夠嚴謹。業務話語的特點是表達較為隨意,缺少規范化和理性的表達,因此在研究中很容易陷入“原地踏步”的困境,對于構建學科理論是非常不利的,對于業務話語的研究方法,采用的主要是基本的歸納法和經驗描述法。
3)哲學話語,哲學話語大量的運用了哲學范疇的術語,抽象程度和理論程度較高,由于哲學術語較多,因此存在言辭晦澀難懂的特點。常見的新聞真實的“超真實”“本真實”等概念,都是屬于哲學話語范疇的。哲學話語的研究者大多是新聞學基礎理論研究領域的學者,研究哲學話語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科學品格和學術品味,邏輯思辨是研究哲學話語新聞學最常見的方法。
本文選取了新聞界比較權威的幾種核心期刊,并從這些期刊中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多篇論文進行分析。調查顯示,雖然是刊發于核心期刊上的文章,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沒有采用科學研究方法,在政治話語體系和業務話語體系中最為顯著。新聞學應該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學科,雖然政治話語文章的內容與當前政策形勢息息相關,但是具體來看,很多都是用來“喊口號”的應景之作。我國新聞學研究領域雖然有很多以理論研究為名的論
作者簡介:司桐,吉林大學文學院。
文,這些論文中也出現了新穎的論述和獨特的視角,但是很少是以現有新聞學和新聞傳播實踐為基礎構建的理論,也就是基本上沒有對理論的修正、創新。很多論文都沒有采用明確的科學研究方法,多采用規范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擅長用概念去解釋概念,理論研究得不到具體的結論,只是流于形式,并沒有為我國新聞學術發展帶來推動力量。
3.1思考現有的新聞學研究方法
新聞理論建設對新聞學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否有成熟的話語模式,將直接影響新聞理論的健全性,但是我國新聞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并未重視這一問題,導致理論概括缺乏深度和廣度。新聞學研究最常用的邏輯方法是演繹法和歸納法,但是兩種方法都有嚴重的缺陷,如果單獨使用將會出現問題。演繹法是從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能夠將事物的特征充分表現出來,但是表現不出根本規律的作用;而歸納法則是從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能夠體現事物的共性和根本規律,但是存在不能完全歸納的缺陷。
3.2新聞學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對于目前新聞學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需要具備兩個條件:第一,是系統關聯性,也就是經得起嚴密邏輯的推敲;第二,是在能夠用以往的經驗進行事實驗證。對于“事實驗證”,波普爾認為:凡是偽證的、形而上學的判斷,都不是科學的新聞學研究方法;對于“邏輯推演”,演繹和歸納兩種分析方法的聯合使用,才是科學的、正確的,新聞學研究應該在演繹法的基礎上大力推廣歸納法,歸納法與實際聯系緊密,并且能夠起到理論創新和理論修正的作用,除了不能離開演繹法的基礎外,歸納法的運用還要注重綜合性,也就是綜合分析同時同地發生的多個現象,找出這些現象背后的共同原因。
綜上,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新聞學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不重視科學研究的問題長期存在于新聞學領域,出現了很多偽作或者缺乏實效性的作品。除了正確運用科學研究方法,還要不斷吸收借鑒其他研究方法的優點,加大創新力度。
[1]姚婷.中國電視新聞傳播實踐中“兩種話語”現象辨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5(11):22.
[2]林溪聲.學術自覺:建構中國新聞理論話語的歷時考察[J].南京社會科學,2013(10):62.
[3]王和平.中國新聞話語:現狀與趨勢[J].編輯之友,2012 (11):35.
2096-0360(2016)14-0020-01
G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