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二龍吉林日報社,吉林遼源 136200
駐站記者如何錘煉大局觀
隋二龍
吉林日報社,吉林遼源136200
駐站記者作為與地方聯系的紐帶,身處最接地氣的采訪前沿,自身具有諸多優勢,但同時也兼具挑戰,記者本身要學會揚長避短。具體而言,駐站記者需要長期駐扎在某個地區,采訪活動局限于某個局部,視野得不到充分開闊。在數量上,駐站記者往往人數較少,時常單獨作戰,雖然與編輯部保持著密切的聯系,但脫離了報社集體環境,因而在獨立性和自覺性上有著更高的要求。基于此,駐站記者要用更高的要求規范自己,錘煉大局意識,并由此來指導日常的采訪和寫作。文章主要從兩大部分進行了探討,首先闡述了駐站記者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和素養;在此基礎上繼續論述駐站記者錘煉大局觀的策略,期望能夠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
駐站記者;大局意識;新聞采寫
擁有強烈的大局意識,善于運用大局觀來指導日常的采訪與寫作活動是黨報記者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也是作為一名優秀的記者必須長期鍛煉的基本功之一。對于駐站記者而言,他們長期駐扎在局部地區或者基層,視野縮小,但思維不能隨之縮小,在實際采訪活動中依舊要站在大局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近年來,隨著新媒體的不斷崛起,駐站記者角色隨之發生較大轉變,即由最初的單純采訪與寫稿向報社事業發展的多角色轉變,這更需要駐站記者不斷錘煉自身的大局觀,從而不斷推進我國新聞事業獲得蓬勃發展。
第一,善于篩選和捕捉信息。現代社會,生活環境瞬息萬變,同一時間或者不同時間均會發生著不同的事件。為此,如何在這眾多事件中捕捉出最有新聞價值的信息成為挑戰和考驗。對信息的篩選和捕捉更多源于記者本身敏銳的洞察力和綜合素養,這些是在日常的工作中日積月累而成。駐站記者要善于發揮自身優勢,時常進行實地考察,積極與基層人民打成一片,以便從基層人民口中獲取豐富的信息資源和原始資料。與此同時,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基層記者要不斷積累經驗,善于學習,活躍思維,提高自身的敏銳感和邏輯思維。
第二,掌握扎實的編輯及策劃基礎知識。編輯與策劃是記者從事新聞工作最重要的素質和要求,為此駐站記者也必須扎實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記者在挖掘事物本身的基礎上,運用自身知識對稿件進行策劃和編輯,從而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基于此,駐站記者在進行新聞采訪過程中,首先要遵循事件真實原則,做到不偏不倚。尤其在進行采訪提問時,要設計好問題提綱,給予各方同等機會的發言權,進而充分挖掘事件的真正深刻內涵。
第三,將人作為報道的主體和核心。基層新聞記者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將人作為報道的主體和對象,從而達到滿足受眾心理需求的目標。以馬克思新聞為指導方針,新聞媒體及記者要做到為大眾服務,熱切反應出基層人民最樸實的聲音。對于駐站記者而言,新時代背景下要積極轉變觀念,突破傳統思維模式的限制,切實深入基層,創作有價值的新聞,不斷提升媒介公信力。與此同時,在日常工作中,基層記者要具備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具體而言,駐站記者要不斷明確自身所肩負的責任和義務。尤其要將自身的理想和信念與真實百姓生活相結合,時時刻刻本著對社會、對觀眾負責的態度,不斷探索新聞事件,積極引導社會輿論,是我國傳媒行業朝著更加美好和諧的方向發展。
2.1站在全局高度,用長遠眼光分析問題
所謂大局意識,就是要求記者要善于用全局的眼光來觀察和思考問題,通過借助長遠眼光來探索日常更具價值的新聞。新時期背景下,要求記者具有強烈的大局意識,一方面,有助于指導日常的新聞采訪寫作實踐,另一方面,也是時代對主流媒體記者提出的基本要求,更是多數主流媒體記者都必須重視的基本功。為此,駐站記者要強化自身認識,結合自身工作的環境和工作實際,不斷增強自身行動的積極性,竭力培養和錘煉大局觀。較之于本部記者而言,駐站記者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他們不會局限于分工的條條框框,領導干部、工人、農民,任何具有報道價值的群體都可以成為報道對象。尤其在日常的采寫活動中,駐站記者能夠全面地接觸社會實際,更貼近基層群眾,采寫角度廣闊而寬泛,有效幫助記者快速擴展知識面,幫助記者更全面地進行思考。與此同時,駐站記者在錘煉大局觀的同時要善于把握好深入的概念。對于駐站記者而言,深入包含著兩方面內容:一是自覺加強對黨的方針與政策的學習,并積極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做到自覺把駐地的發展放在全省乃至全國發展大局中來觀察和思考;二是善于在日常的采訪活動中不斷發揮自身優勢,規范自身言行,積極發現有價值的新聞。長期的實踐定會使得駐站記者面臨諸多的成功與失敗,這些其實都是一筆寶貴財富,值得深思并在此基礎上取得良好的進步。
作者簡介:隋二龍,吉林日報社。
2.2深入開展“走、轉、改”,不斷錘煉大局意識
當今社會已經步入一個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記者切不可掉以輕心,要時刻與民眾貼近,深入開展“走、轉、改”,積極改變工作作風。對于駐站記者而言,他們長期待在基層工作,這對于開展基層報道工作具有較大的優勢。駐站記者要善于學會深入實際,不斷開闊自身視野,及時獲得第一手資料和素材。深入開展“走、轉、改”,要求記者要站在大局思考問題,充分做到在工作中盡職與盡責,積極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所謂“走、轉、改”就是指“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這其間所體現的不僅僅是一個記者的職業態度,更是一個記者的職業責任,應該真真切切發展成為駐站記者的工作常態。通過這種常態化的發展,駐站記者全身心投入,同時結合靈活的大腦,通過積極思考深刻挖掘基層報道素材。正所謂心離開百姓有多近,稿子就離百姓有多近,只有將身心全部融入到百姓之中,才會對百姓多一份理解,才能從百姓的角度寫出情真意切、生動活潑的稿子。
2.3轉變觀念,不斷強化自身綜合素質建設
新時代背景下,新聞媒介環境面臨嚴峻的競爭態勢,這對新聞記者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對基層新聞記者而言。從某種程度上而言,記者自身的綜合素質對新聞的真實性和質量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從此可見,記者不斷強化自身綜合素質建設的重要性。記者要提升自身素質,方法很重要,首先要學會通過挖掘事件的真相能夠有效提高自身的新聞采編能力,從而夠在百姓與社會之間架起一條橋梁,使百姓充分感受到社會的發展與變化,發揮出新聞的巨大魅力和作用,從而更好地體現基層報道的大局意識。
2.4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升新聞報道宏觀大局意識
新聞報道的靈魂是真實,在此基礎上再參照重要、新鮮以及接近等特征,則可呈現出一篇比較優秀的新聞作品。對于駐站記者而言,保證新聞真實是首要前提,也是開展新聞活動和報道的基礎。在日常報道活動中,記者要積極樹立起正確的新聞觀與價值觀,對采集而來的新聞素材要進行詳細地分析,依據新聞價值的判斷標準,對新聞進行編輯策劃,幫助駐站記者更好體現新聞報道的大局意識。
腳踩大地,才能仰望星空。對于駐站記者而言,這句話同樣適用。駐站記者與基層民眾最為貼近,其報道宣傳工作必須從全局意識出發,做到上傳下達,切實為民排憂解難。
[1]巴曉芳.試論駐站記者的業務障礙[J].新聞前哨,1995 (6):45-46.
[2]晁明春.駐站記者的困境與突破[J].青年記者,2012 (25):44-45.
[3]周連山.現代傳媒環境下駐站記者的自我管理[J].中國傳媒科技,2012(20):143-144.
[4]張倩.駐站記者應具備四種意識[J].新聞戰線,2015 (1):99-100.
[5]周建巨.如何做一名優秀的駐站記者[J].傳媒評論,2015 (2):72-73.
[6]艾建琪.談談駐站記者的幾點心得[J].新聞知識,2011 (6):92-93.
[7]陳啟海.駐站記者與媒體公信力[J].新聞前哨,2007 (6):5-6.
[8]歐世金.論駐站記者(上)[J].軍事記者,2003(11):25-26.
2096-0360(2016)14-0129-02
G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