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清西華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四川南充 637000
南都數據新聞如何報道民生話題
肖玉清
西華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四川南充637000
《南方都市報》的數據新聞版面是該報最具特色的部分。文章通過對該報三種數據新聞專版的分析來總結都市報在用數據新聞版面講述民生新聞的優勢以及注意事項。
《南方都市報》;數據專版;民生新聞
媒介大融合背景下,所有類型的新聞媒體都在嘗試可視化的新聞報道方式,精致、精確的數據新聞有效豐富了新聞的表現力。數據新聞使報道者能夠通過發現、分析和呈現基于大量數據的新聞故事,找到新的報道角度,體現問題之間的相關性。基于數據分析的民生新聞,報道信息可以更鮮活生動,體現人們生活的溫度和質感[1]。《南方都市報》打造的數據新聞版面將大眾關心的民生新聞信息用可視化數據來表達,化枯燥為生動,增強了信息的傳播價值與效果。本文以《南方都市報》的數據新聞版面為研究對象,探討數據新聞版面在呈現民生新聞領域可采取的一些措施。
民生新聞的本質是民生內容,平民視角,一直以來都是我國都市報的主要報道內容。都市報民生新聞題材涵蓋較廣,除日常社會新聞以外,還有與地方百姓直接相關的政策服務資訊[2]。在數據新聞流行的當下,許多都市報也紛紛開辟數據版面來講述民生新聞故事,生動具體反映社會深層事實,表現數據背后的人性人情。數據新聞因其精確、量化、好讀的特點,不僅為都市報提升品牌影響力,還可以達到解讀民生熱點的作用,甚至可以為政府部門決策提供預測和分析的依據。數據新聞有效拓展了新聞的深度與廣度,可以很好幫助讀者發現新聞背后的社會意義與關聯。
《南方都市報》數據版面是近年以來該報在數據新聞領域做的嘗試,已經成為最具特色的都市報版面,收到很好的傳播效果。本著“傳播南都公信力和影響力,在公共治理和更多行業領域建立評價標準”的目的,《南方都市報》推出了“南都指數”“數據觀”“數據”三個數據新聞專版,將最新鮮、最熱火的民生話題作為自己的主要內容,精心調研制作,為受眾服務。
“南都指數”專版由南都數據新聞工作室制作,其宗旨在于“描摹數字生存狀態,測評區域治理水準,發布行業領域報告,提供政經決策參考”。每一次的主題都需要南都記者前期充分準備,走訪調查,結合市民衣食住行最新鮮的話題進行策劃。在2016年3月至5月的選題中,推出了《去年廣州賣地收入逾900億創新高》《祭拜人潮像春運?掃墓車位全靠搶!》《難過考本科?廣州近半公辦園搖號中簽率低過1∶5》《“小號”逆襲 “大號”常勝 秘訣都是做服務》《今年五一出游 老廣鐘意去邊度》等眾多專題。
《南方都市報》數據新聞版從內容上看,聚焦于民眾的房產、上學、政務服務、出行等話題,具有貼近民生的特點。從時效來看,眾多選材結合了節假日、新聞由頭等,在前期做了充分的調研準備,做到數據可靠詳實,并且數據來源來自于權威部門統計。如2016年5月4日,《南方都市報》在AA08版推出《今年五一出游 老廣鐘意去邊度》,南方都市報聯合阿里旅行發布廣東人2016年五一出游行為趨勢報告。用信息圖表達信息“2016年五一十大目的地”“出行人數規模”“國內游住宿”“人均花費”“出游人數最多城市”“出游人群年齡分布”。數據來源于廣東省旅游局、阿里旅行的最新統計,做到民生新聞的精確化并且有趣化。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6年度四川省教育廳項目“融媒背景下西南地區都市報‘視覺化’轉型”(項目編號:16SB0103)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肖玉清,講師。
《南方都市報》的數據新聞專版除了提供來自權威部門的數據來提高新聞的真實性,在眾多選題中都結合實地調查,以數據信息為出發點,深入采訪有代表性的個案。如2016年5月10日《南方都市報》HB04、05版的選題《大學要漲學費 過半受訪學生呼吁按學分收費》,對于廣東公辦普通高校要漲學費的話題,南都記者通過網絡問卷和書面問卷形式共走訪了326名惠州大學生。用詳實的調查結果顯示簡析受訪大學生對于漲學費的態度以及大學花費。
3.3確定合適的構圖
在傳播形態、傳播渠道發生變革的情況下,新聞信息的有效傳播需要對信息進行梳理、印證、重新組構,用方便用戶解讀的方式來呈現。統計學者愛德華·塔夫認為一份高質量的信息圖表必須具備四個性質:包含重要的交流信息;以清晰、準確、有效的方法傳遞信息;從來不要小視讀者的智商;總是告訴事實[4]。圖表的制作需要根據信息量的大小來精心加工,分解枯燥的數字,選擇合適的創意元素,凸顯主題,增強視覺效果,讓信息更加易懂、有趣。
都市報的民生新聞是報道主流,如何讓民生新聞在版面上活躍起來,貼近老百姓的生活,需要充分利用視覺化、數據化的報道方式。精致與精確的新聞才能支撐紙媒在新聞傳播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3.1確定合適的選題
選題是新聞報道的第一步,民生新聞數據版面的選題除了注意民生新聞的貼近性、時效性、重要性、趣味性等新聞價值外,內容還需具備數字、百分比、發展趨勢、地圖、時間順序等要素,選題有明顯的要點可以迅速概括[3]。報道者要鍛煉自己對外部環境的敏感度,以敏銳的眼光篩選出人們熱議的焦點作為選題。
3.2搜集和提煉信息
在數據圖表的制作過程中,信息素材的收集決定著圖表的質量效果。制作者可以從記者的采訪調查、權威部門或官方網站提供的統計數據等渠道收集信息,如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國家統計局數據管理中心等。收集來的原始信息都比較繁雜,制作者必須進行分類、歸納、簡化、提煉信息,使其對受眾是有用的、有效的。如2016年5月3日南都AA08版《“五一”當天,你去景區湊熱鬧了嗎》,數據來源于“百度熱力圖”,樣本范圍采自于全國70個主要5A景區,抽樣時間為2016年5月1日13:13。南都數據新聞工作室與凱迪數據研究中心對5月1日“騰訊熱圖”和“百度熱力圖”當天的數據進行了整理和分析,得出廣東省五一景區峰值熱力度及景區人流峰值時間分布,為受眾獲知相關信息提供參考。
[1]喻國明,等.新聞傳播的大數據時代[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4.
[2]董天策.民生新聞:中國特色的新聞傳播范式[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6):90.
[3]許向東.信息圖表編輯[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120.
[4]保羅·M·萊斯特.視覺傳播:形象載動信息[M].霍文利,等,譯.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219.
2096-0360(2016)14-0150-02
G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