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麟
中國與烏克蘭經貿合作現狀及前景展望
◎林麟
中烏建交20多年來,兩國關系持續穩步向前發展,盡管烏克蘭政局發生變化,但中烏雙方經貿合作并未受到太多影響,務實合作日益深化,正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兩國未來經貿合作前景廣闊。
中烏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兩國經貿合作逐漸從小到大,從少到多,從單一到全面,經貿結構向合理方向發展。主要取得以下幾方面成績:
高層聯系逐漸增多,務實合作扎實推進。2013年12月,時任烏克蘭總統的亞努科維奇訪華,雙方簽訂了未來4年的發展規劃。但此后烏政權更迭,波羅申科當選烏國家總統,新國家領導人表示原條約有效,不對兩國關系造成負面影響。近兩年,烏新政府重視發展對華經貿合作,2015年8月,烏政府主管農業的領導率團訪華,尋求加強與中方在農業領域的合作。2016年5月,中國駐烏使館參贊應邀出席由烏方舉辦的基輔國際經濟論壇“烏中新絲綢之路”投資洽談會。烏方高層領導出席并與中方領導和企業家代表進行交流,探討在新絲綢之路框架下如何進一步推進中烏經貿合作。
貿易額穩中有升,貿易結構不斷優化。中烏經貿合作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逐步擺脫了商品貿易結構單一、技術貿易水平低下的不利局面,兩國經貿合作態勢向貿易品類較豐富、結構合理、技術貿易額有較大幅度增加的方向發展。據烏國家統計局貨物貿易統計快報反映,2015年1~9月,烏中貨物貿易總額為46.91億美元,占烏貨物貿易總額8.6%,中國繼續保持烏第二大貨物貿易伙伴國地位。同期,烏對中國出口19.97億美元,同比增長3.4%,占烏出口總額7.1%,系烏克蘭第三大出口目的國,位列俄羅斯和土耳其之后。據中國海關統計,2015年中國自烏克蘭進口35.5億美元,增長2.1%,多年來首次出現逆差。
農業合作取得較大進展,合作空間很大。烏克蘭農業用地資源豐富,是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發展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歷史上烏克蘭素有“歐洲糧倉”美譽,目前也是世界第三大糧食出口國。烏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塔勝利指出,2014年中國與烏克蘭農產品貿易總額已經達到9.3億美元,而2015年僅上半年這一數額就已經達到7.8億美元。中烏農業合作互補性很強,農產品貿易發展潛力較大。據中國海關統計數字,2015年中國從烏克蘭進口農產品額為17.17億美元,同比增長125.3%,其中進口玉米額為8.77億美元,同比增長239.9%,占中國玉米進口總額的79.2%。進口葵花油達5.14億美元,同比增長20.8%,占中國葵花油進口總額的90.4%。

金融合作開始起步,貸款取得成果。烏克蘭駐華大使焦明稱,近年來,烏克蘭的外貿出口得到了中方金融支持,中烏兩國金融合作開始起步。2013年12月中方向烏政府提供了30億美元國家擔保貸款,該項貸款主要用于中烏雙方的農業合作。目前,烏方已收到全部貸款的一半,這部分貸款用來幫助烏農產品廠家購買谷物然后銷往中國。烏方希望第二批貸款能夠盡快落實,該筆貸款主要用于農業機械領域的進口,以便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此外,湖南等地方企業也向烏方投資數千萬美元,用于在烏克蘭開礦,并獲得5億噸以上的錳礦開采權,取得良好效果。
雖然中烏兩國經貿合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烏克蘭政局持續動蕩,使中烏經貿和投資合作受到沖擊。目前兩國經貿合作存在諸多問題。兩國貿易額還很小,相互投資很少,大宗合作項目不多等。
隨著烏政局的穩定,烏迫切希望發展經濟,擴大與中國的經貿合作。烏積極響應中國提出的建設絲綢之路經帶倡議,中烏兩國在農業、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金融、高技術等領域的合作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一帶一路建設將為中烏兩國經貿合作提供新機遇。烏克蘭新政府對我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給予高度重視和支持,并表示愿意參與其中。烏駐華大使認為,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對烏克蘭而言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中烏間可以更廣泛的開展合作。中烏雙方通過政策溝通,進一步加強政治互信,為兩國經貿合作深入開展創造條件。烏近年來受政局動蕩、烏東部戰亂影響,經濟嚴重下滑,資金嚴重匱乏。中國有充足的資金和先進的基建工程技術,中烏雙方可開展深入的合作。烏克蘭地處歐亞交通運輸系統的中心,境內陸路、海上交通運輸發達,為中烏兩國開展過境運輸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烏有可能成為中歐貿易和物流的重要樞紐。這將為中烏經貿合作提供前所未有的新機遇。
中烏工業領域合作充滿商機,合作項目將逐步增多。隨著烏克蘭政局穩定,經濟筑底回升,中烏兩國工業領域的合作前景廣闊。一是能源領域的合作,烏石油、天然氣缺乏,但煤炭資源豐富,中國有先進的技術可幫助烏克蘭建立煤制合成天然氣生產廠,落實這一項目每年可節約40億立方米天然氣,創造2000余個就業機會。在核電技術改造方面,中國有成熟的經驗對烏現有核電站進行技術改造。在水電建設項目上雙方也有廣闊的合作空間。二是交通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中國高鐵建設、公路建設、港口改造等有先進的經驗,今后可為烏鐵路改造和提速、公路改造、港口改造等提供技術和資金的支持。三是城市公共基礎設施領域,近年來,烏受政局動蕩,經濟危機影響,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無錢更新改造,中烏在此領域合作,可提升烏公交車輛更新及電動公交車推廣等。四是在信息技術領域,中烏兩國這方面都有新技術,可以進行探索智能化城市建設等。總之,中烏雙方可以合作的領域和項目很多。
中烏農業領域合作前景廣闊,將成為兩國合作重點。烏克蘭地處東歐平原南部,地勢平坦,有3千多萬畝的肥沃土地,這里的氣候十分適合農作物生長,是世界上最大的農業生產國之一。近年來,烏糧食產量逐年增加,對外出口不斷增多。烏駐華大使焦明認為,中烏農業合作互補性很強,雙方合作前景廣闊。隨著兩國在農業領域的深入合作,中國將為烏克蘭的大豆、玉米、小麥、葵花油等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便利條件。未來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框架下的合作水平將進一步提高,烏克蘭除谷物類農產品外,肉類、牛奶和奶制品等也將陸續進入中國市場。由此可見,中烏兩國經貿合作有著光明的前景,值得期待。
(作者單位: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