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致芳
企業政工干部如何提高自身非權力影響力
□ 余致芳
非權力影響力也稱非強制性影響力或自然影響力,它主要來源于管理者個人的人格魅力,來源于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相互感召和相互信賴。是一種建立人際關系雙向溝通的過程,是基于個人的品德、知識、才能、情感等因素形成的。相比于權力性影響力,非權力影響力主要通過自身的人格感召和榜樣行為所發揮,通過豐富的知識、良好的品行、較強的能力以及與下屬融洽的關系,使被影響者自愿接受領導,從內心感到信服。因此,這種影響力使人感到敬佩、信賴、親切,這種影響力往往影響得更為廣泛、持久。
政工干部主要是做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免不了要處理人與人、人與事的關系。因此,人心向背決定著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敗。古人說,得人心者得天下。那么,如何才能通過自身非權力影響力深得人心呢?筆者認為,首先要有“德”。這個“德”便是政工干部的政治素質、品德修養和道德情操。企業政工人員在企業內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廣大職工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高尚的品德就是無聲的語言,具有無窮的魅力,在工作中會表現出巨大的感召力和親和力,它也是政工干部工作成功的關鍵。政工干部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當好職工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發揮良好的感染和示范作用,使自己的品德影響不斷在廣大職工中擴散,進而影響著一個企業的職工形象。因此,這就首先需要政工人員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特別是加強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只有掌握了強大的思想理論武器,才能在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下,始終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其次,政工人員要做到胸懷廣闊,公正清廉。在實際工作中做到虛懷若谷,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不計較個人恩怨,善于與有不同意見的同事一起工作。公正清廉,帶頭弘揚正氣,堅持做到不分親疏厚薄,不搞庸俗關系,不弄虛作假,不搞好人主義,一視同仁,不摻雜個人恩怨;個人生活要廉潔自律,自覺抵制不良風氣,不亂拉關系,不搞特殊化。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知識是基礎,能力是本領,這兩者都是極為寶貴的財富。嫻熟的業務能力、淵博的知識儲備是做好政工工作的助推器。政工干部要想發揮自身才能的影響作用,就需要始終保持對知識能力的恐慌意識,要時刻不忘學無止境,做個留心人,從一切可以學的地方學,迅速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使自己逐步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較高的文化修養、深厚的知識底蘊以及相當的政策水平和較強的寫作能力。并且要把所學知識不斷運用到實踐中,努力提高自身的觀察能力、創新能力、思維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等。因為這些方面的能力愈大,影響力就愈大,兩者成正比關系。企業廣大政工干部只有以自己的才干和能力吸引折服職工,并由此使大家產生發自內心的對政工干部的欣賞和敬佩,進而使大家自覺自愿地接受政工干部的教育引導,減少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阻力。
人是“感情動物”,在許多情況下,人的行為是由情感來支配或占主導地位的,所以說融洽的感情關系也是順利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潤滑劑。企業政工干部要融入職工,就必須了解職工所想所需,設身處地地站在基層角度,及時發現問題,并妥善幫助解決,為職工服務好,努力維護職工的切身利益,做職工的“貼心人”。正所謂“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企業政工干部只有心系廣大職工,主動給予職工誠摯的關懷,主動為職工排憂解難,把他們的冷暖記在心上,拉近與他們的距離,讓他們感受到關愛溫暖,才會被廣大職工點贊支持,才更有利于思想政治的開展。
非權力影響力是一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反映,它是政工干部獲得工作成功的重要條件,也是取得領導支持的重要因素。企業政工干部要加強對非權力影響力的認識,通過不斷努力鍛造自身正直、真誠、開明、豁達等優秀的人格要素,同時要與時俱進,不斷充實自己的人生,提升“人格形象”,進而在職工群眾中樹立起威信,不斷推進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臺階。
(作者單位:陜西新元潔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