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來提·依明
(新疆師范大學商學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17)
?
中巴經濟走廊貿易便利化研究*
阿布來提·依明
(新疆師范大學商學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17)
摘要: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關鍵在于推進與沿線國家的貿易便利化。然而,當前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便利化合作還存在貿易壁壘、交通運輸不暢、通關效率低下等問題。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中國與巴基斯坦經貿合作也不例外。中巴經濟走廊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交會處,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大項目,良好的政治關系以及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積極推進為中巴貿易深化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對此,中巴兩國應把握機遇,加強總體規劃、通關合作、重點領域及重點區域對接的建設,形成擴大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經貿格局。
關鍵詞:中巴經濟走廊;貿易;便利化
歡迎按以下方式引用:阿布來提·依明.中巴經濟走廊貿易便利化研究[J].克拉瑪依學刊,2016(3)12-18.
中國與巴基斯坦兩國在經濟、戰略方面具有共同的關注點,兩國關系通過瓜達爾港項目和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2013年,李克強總理提出中巴經濟走廊戰略,雙方成立“中國和巴基斯坦經濟走廊遠景規劃聯合合作委員會”。2015年,習近平主席訪問巴基斯坦,中巴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關于建立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聯合申明》,中巴關系得到進一步提升,中巴經濟走廊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重要地位得到進一步明確,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是以喀什(中國)—瓜達爾(巴基斯坦)運輸走廊(Kashgar-Gwadar Transport Corridor,以下簡稱KGTC)為核心的中國、巴基斯坦全面經濟合作戰略,[1]20其有效推動將為亞、非、歐經濟貿易合作帶來深遠影響。[2]351因為,KGTC將是中亞—中國新疆“天山經濟圈”最重要的出海通道。
區域間經濟走廊建設要以貿易走廊為基礎,貿易走廊又以運輸走廊為基礎;而區域間經貿合作水平最根本的還是以貿易便利化程度為前提條件。貿易便利化是在貿易自由化后,國際貿易領域提出的另一個全新議題。隨著世界多邊、雙邊和單邊貿易自由化的努力,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積極尋找促進貿易自由化政策,貿易便利化也就成為各方越來越關注的焦點,也一直是WTO談判的重要議題;其目的旨在以國際公認的標準和做法為基礎,通過基礎設施發展和制度建設等相關措施簡化貿易程序、降低貿易成本、提高貿易效率,為國際貿易交易創造一個協調、透明、可預見的環境,從而充分利用國外市場的機遇以擴大出口。2015年9月,中國已接受了世界貿易組織《貿易便利化協定》(以下簡稱《協定》)議定書,成為第16個接受議定書的成員?!秴f定》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參與并達成的首個多邊貨物貿易協定,也是世貿組織成立近20年來達成的首個多邊貿易協定,是多哈回合談判啟動以來取得的最重要突破。
由“冰山型貿易成本”說(Krugman,1980)開始,貿易成本在貿易理論中越來越得以重視,被認為是打開新開放宏觀經濟學領域六大疑惑的鑰匙(Obstfeld&Rogoff,2000)。Andersen&Van Wincoop(2003,2004)等繼承前期研究建立了具有微觀基礎的不變替代彈性(CES)雙邊貿易阻力模型。[3]49據此Jacks Meissner&Dennis Novy (2008)利用進口國的對稱性得到關稅等價雙邊貿易成本。[4]92-170國際貿易成本是指國內企業生產成本和進口國最終消費者支付價格之差。所有影響貿易的成本包括由母國引發的成本和進口國引發的成本,Kalirajan(2010)將其區分為:邊境內成本(behind the border costs)、天然交通成本(natural transport casts)、顯性跨境成本(explicit beyond the border costs)和隱性跨境成本(implicit beyond the border costs),包括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4]92-170出口到目的地的交通成本通常取決于兩國之間的距離。進口國關稅、匯率等被歸為顯性跨境成本,而隱性跨境成本則是包括顯性跨境成本以外的像海關和港口程序等其他成本。貿易便利化即降低貿易成本,主要指降低隱性跨境貿易成本。
發展中國家間雙邊貿易成本一般高于發達國家間貿易成本。比如,最近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UN-ESCAP)貿易成本數據顯示,歐盟三國間貿易成本約為43%關稅當量,而東南亞國家聯盟內部則為76%關稅當量,其余發展中國家間貿易成本更高。降低貿易成本是發展中國家有效利用國際貿易參與國際生產網絡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貿易成本的降低一直以關稅減免為主,而今后必將主要在消除非關稅壁壘方面展開。
近年來全球跨境貨物貿易在迅速增長,半個世紀內增加了50倍。然而,中巴經濟走廊喀喇昆侖地區則未能從國際貿易增長中同步收益,在全球化進程中近乎被邊緣化了。1999年,巴基斯坦出口額在全球總出口中占0.21%;而到2014年則降到了0.13%,并且逆差在擴大。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巴貿易額及其在各自對外貿易中的份額在增長,但巴基斯坦與中國新疆貿易在中巴貿易中的份額在下降,已經降為1%左右(參見表1)。

表1 中國(新疆)—巴基斯坦雙邊貿易(US$10 000)
總體來看,中巴建交以來,貿易領域不斷拓寬,經濟互補性持續增強,有效推動了雙方經貿合作發展,但目前仍面臨商品貿易不平衡、貿易地位與政治關系失衡、商品貿易結構單一、新疆在中巴貿易的重要作用尚未發揮等問題。中國向巴基斯坦出口的商品主要涉及機器設備、鋼鐵及其制成品、化學品、計算機通信產品等工業品,而巴基斯坦向中國出口的商品種類變化不大,主要是棉紗、棉布、大米、礦石等傳統商品,中國在中巴雙邊貿易中處于有利地位,中國貿易順差擴大引起的貿易摩擦應采取共建包容式增長模式,提高通關效率和能力,培育新疆面向巴基斯坦的產業集群,發展服務貿易,進一步促進中巴貿易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相關報告(UN Regional CommissionsTrade Facilitation and Paperless Trade Implementation Survey 2015)顯示,在貿易便利化措施的執行與貫徹方面發達國家表現普遍好于發展中國家(參見圖1),包括實現貿易政策透明度和電子報關普及率方面。比如,在發展區域來看,新加坡、韓國、印度等國家在所在區域內相對較好。基于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Doing Business 2016)得知,國內運輸方面高收入國家具備了低價高速的明顯優勢(參見圖2)。

圖1 各區域履行貿易便利化情況

圖2 不同收入水平國家國內運輸成本與速度
巴基斯坦對外出口起伏波動可以歸因于供給和需求方面的沖擊,因為巴基斯坦的出口商品和出口市場都相對單一、集中,比如,棉織品占總出口一半以上,一半以上出口集中銷往5個國家,即巴基斯坦第一大出口商品棉花的最大市場為中國,而這種農產品跨境貿易成本無論從手續、時間、費用方面都高于工業制成品(參見圖3)。

圖3 各類出口商品跨境貿易成本
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Doing Business 2016)顯示,在189個國家(地區)營商環境排名中,中國名列84位,巴基斯坦名列138位,主要是在跨境貿易便利化方面表現不佳,具體包括制度協調不足、未實行無紙貿易、通關手續煩瑣、延誤時間長等(參見圖4和表2、3)。

圖4 中巴貿易便利化表現

表2 中巴及相關國家貿易便利化表現

表3 中巴及相關國家貿易便利化表現(一)

表3 中巴及相關國家貿易便利化表現(二)
總之,目前中巴貿易便利化方面的突出問題在于:巴基斯坦交通基礎設施薄弱,巴基斯坦國(以下簡稱巴國或巴方)內公路密度較低,公路路況較差,道路故障頻發,道路運輸速度慢,車輛運營成本較高。巴國公路密度為0.32公路/平方千米,遠低于南亞其他國家水平(印度1.0,孟加拉1.7,斯里蘭卡1.5),但公路運輸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運輸方式,承擔了人員運輸總量的92%、貨物運輸總量的96%。巴方高速公路不到公路總里程的5%。與中國新疆貿易主要通過喀喇昆侖公路完成,但巴國由于缺乏資金,該公路巴方常年缺乏維修,公路損毀嚴重,貿易商品運輸受到制約。巴基斯坦鐵路布局失衡,東部鐵路運營里程占全國的75%,鐵路發展緩慢,嚴重制約巴基斯坦道路運輸能力提高。中巴兩國只有公路相通,沒有鐵路相連。巴基斯坦自身海運能力弱,卡拉奇和卡西姆港承擔了巴基斯坦95%的國際貨物貿易量。瓜達爾港由于未能與國內鐵路和公路聯網,港口建設尚未完成,目前吞吐量十分有限。中國與巴基斯坦喀喇昆侖過境公路自然環境惡劣,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公路,運輸能力有限,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經常因為自然災害而使道路損毀、交通中斷、口岸關閉,進出口貨物無法通行;另外,海關制度協調、電子化、網絡化、標準化、效能提升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
中國喀什到巴基斯坦瓜達爾港運輸走廊是中巴經濟走廊成功的關鍵,建成后將降低物流成本,縮短運輸時間,必將對中巴貿易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惠及中巴兩國民眾,擴大中國新疆經濟輻射能力,大力提升西部地區的對外開放。[5]529-534為此,需要加強兩國中巴經濟走廊委員會建設,全天候研究落實雙邊經貿合作,努力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建立并完善聯合邊防哨所和聯合邊境口岸,簡化手續,協調制度,不斷加強海關服務電子化、網絡化、標準化,切實提高中巴通關效率和能力。[6]建立中巴交通運輸立體網絡需要加強巴基斯坦運輸、海關基礎設施,提高運輸服務能力。[7]8-9
具體而言,現階段要保障中巴國際公路暢通,改善紅旗拉甫口岸通關環境。盡快建設鐵路,打通中國與巴基斯坦鐵路運輸大動脈固然重要,但由于中國與巴基斯坦邊境喀喇昆侖克什米爾區域自然環境惡劣,政治因素復雜,無法一蹴而就。因此,將“喀什-伊斯蘭堡(拉瓦爾品第)”雙向定期國際客貨運輸航線每周一班增加至每天一班或多班并升格為“空中快線”模式運營,以高鐵標準收費,盡快徹底打破運輸瓶頸,有效彌補新疆與巴基斯坦口岸冬季閉關造成的貨物運輸空缺和緩解公路運輸缺陷。[8]27-30目前,中巴貿易仍然主要是通過內地海運完成,新疆出口巴基斯坦商品70%以上也是產自內地,新疆只是“貿易通道”,對新疆經濟拉動作用非常有限。[9]57-73要依托喀什經濟開發區、喀什綜合保稅區和南疆地州工業園區,積極培育新疆面向巴基斯坦的產業集群和出口加工基地。
參考文獻:
[1]Haider,Muhammad Zarrar.Maritime Compulsions of China 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J].De fence Journal,2015.
[2]Perveen,Saima,and Jehanzeb Khalil.Gwadar-Kashgar Economic Corridor:Challenges and Imperatives for Pakistan and China.[J].Journal of Politi cal Studies 22.2,2015.
[3]Bhattacharjee,Dhrubajyoti.Gilgit Baltistan,China and Pakistan.[J].China and Pakistan,2015.
[4]Anderson,James E.and Eric van Wincoop.2003. Gravity with Gravitas:A Solution to the Border Puzzle[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3(1).
[5]Jacks,David S.,Christopher M.Meissner,and Dennis Novy.Trade Costs,1870-2000.[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8.
[6]徐偉.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碩果累累[N].人民日報,2016-02-19.
[7]唐孟生.中巴經濟走廊何以重要?[J].社會觀察,2015(12).
[8]宋耀輝,夏詠,蘇洋.“一帶一路”戰略下的“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探討[J].對外經貿實務,2015 (10).
[9]王偉華.南亞地緣政治新態勢及其對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影響[J].印度洋經濟體研究,2015(4).
中圖分類號:F125.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16.03.03
*基金項目:本文為新疆師范大學博士科研啟動基金項目(XJNUBS1411)以及新疆師范大學絲綢之路經濟帶研究中心招標項目(XJNUSJ1501)階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6-03-12
作者簡介:阿布來提·依明,新疆師范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國際經濟與貿易博士,研究方向:世界經濟、泛中亞區域經貿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