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妮
活動目標:
1. 借助象聲詞和相應的動作感受不同的節奏型;
2. 嘗試聽節奏唱節奏以及聽音樂口唱節奏;
3. 在節奏游戲中提高節奏感。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閱讀過繪本《動物是怎么睡覺的》,并且對動物們的叫聲有一定了解
物質準備:小鼓、音樂《瑪麗有只小羊羔》伴奏、各種小動物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請幼兒扮演各種小動物組成合唱團
1.教師設置情境:仔仔爸爸工作的動物園里的動物們覺得動物園的生活太無趣了,于是他們想找點好玩的事情來做,聰明猴提議,大家組建一支合唱團一起表演吧,大家聽了都非常興奮,于是分別準備了起來。
2.小朋友佩戴不同頭飾扮演小動物。
小朋友扮演各種小動物分組進行發音練習,扮演狗的小朋友成為一組:汪汪汪;扮演大象的小朋友:嗯——嗯;扮演老虎的小朋友成為一組:啊嗚,啊嗚;扮演蛇的小朋友:嘶嘶嘶……
二、聽節奏用象聲詞學唱
1.教師用小鼓打出不同的節奏,如XX XX XX X|| 、X X X X|X—X—||、X.X XX|XX X|XX X|XX X|| 等,幼兒用擊掌的方式打出同樣的節奏型。
2.幼兒用動物的叫聲唱出教師擊打的節奏。
三、聽音樂唱節奏
1.播放音樂《瑪麗有只小羊羔》的伴奏,幼兒嘗試用象聲詞填詞唱。
X.X XX|XX X|XX X|XX X| X.X XX|XX XX|XX XX|X—||
2.請“動物們”分小組進行演唱。如“小狗”唱: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四、動物合唱團
“動物們”伴隨著音樂《瑪麗有只小羊羔》分角色進行合唱,教師用動物頭飾進行角色提示。
(作者單位:重慶市鐵路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