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偉
(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以人為本視域下對柔道運動員訓練損傷的防治研究
劉 偉
(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柔道運動員在比賽和訓練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運動損傷,嚴重影響其比賽和今后的發展,當今這個時代十分注重人的發展,以人為本的理念也適用于競技體育運動員。本文以柔道運動員常見的損傷部位為切入點,探究了損傷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運動員常見損傷的治療辦法。
柔道;以人為本;運動員;運動損傷;競技體育
柔道是柔術不斷演變而形成的一項非常激烈的對抗性運動。在平時的訓練中,柔道運動員難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這不僅影響了運動員的身體健康,也很難發揮出日常的柔道水平,嚴重的有可能影響到后期比賽的運動水平。因此,為了能夠保證訓練的正常進行,必須要減少運動員的訓練損傷,這就要求運動員必須要首先具備嫻熟的競技技巧,掌握好技術動作要領,進行規范練習。
1.1 膝關節損傷
在柔道運動中,出現運動損傷幾率最高的部位就是膝關節,主要以半月板損傷為主。在柔道運動訓練過程中,膝關節做屈伸運動,在運動員做半蹲90°時輕微旋轉運送,這時的膝關節周圍肌肉和肌腱內外兩側的副韌帶、前后十字韌帶和外側的半月板組織共同來穩定住膝關節,但是由于膝關節的位置在身體靠下位置,而關節面又比較大,所以相對來說保護結構較小,很容易出現膝關節不穩定的情況。柔道運動有很多的動作都需要膝關節的配合操作,如抱腿、背負頭及跪腿等動作,都需要運用膝關節來完成。一旦膝關節在柔道訓練中承受的外力超過了膝關節局部承受的能力范圍,就會引起膝關節損傷。另外,柔道運動員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需要長期處于半蹲狀態,膝關節的韌帶會比較松弛,相應的關節保護機能有所下降,所以說膝關節在柔道運動中,屬于損傷的高發部位。
1.2 腰部損傷
柔道運動另一個比較容易出現損傷的部位是腰部。例如,腰部扭傷、腰肌勞損和腰部脫形等損傷,屬于柔道運動員的多發損傷。腰部是連接人身體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重要部位,在柔道運動中有大量的動作是需要用腰部力量來帶動完成的。例如,大腰、掃腰、內股還有背負頭等動作,腰部力量是柔道運動中使用頻率非常高的,另外柔道運動有屬于對抗性比較激烈的運動,腰部時刻處于對抗、緊張狀態,容易出現腰肌勞損。
1.3 足踝損傷
足踝部位的損傷在柔道運動中同樣十分常見,多發在腳踝和腳部拇指關節韌帶的急性損傷,柔道運動主要是下體部位積蓄力量,在訓練和比賽中,運動員不僅需要有靈活的步法,還需要及時地用腳部勾住對方發起進攻。由于腳踝和足部的關節結構比較復雜,韌帶比較薄弱,所以在長期大量的訓練或比賽中容易因為受到間接的暴力而出現損傷。
2.1 安全意識薄弱
目前,很多的柔道運動員對運動損傷的相關知識了解不多,并沒有引起關注意識,認不清楚運動損傷帶來的危害性和嚴重性,所以在思想上認識不足。再加上教練員在日常訓練中沒有著重地講解安全問題,沒有及時地為運動員分析運動損傷的原因和形成方式,導致運動損傷后沒有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影響后期的比賽和訓練。柔道運動員的安全意識薄弱也能夠引起損傷出現。
2.2 運動動作不準確
在激烈的運動狀態中,錯誤或者不標準的肌理動作,常常會因為違反了人體的結構特點和人身體各個器官的活動規律及人體在運動中的力學原理,從而形成運動損傷。在柔道運動中,如果技術動作或競技動作操作不準確,非常容易出現運動損傷。
2.3 前期準備活動不科學
運動前期的準備活動不科學主要包含有以下幾點:首先是沒有進行準備活動,身體沒有及時處在運動積極的狀態,突然運動容易造成肌肉拉傷。另外,準備活動不充分或準備活動跟實際的訓練內容不能有效結合,以至于準備活動的作用不能體現出來。而如果準備活動的量過大,則會容易出現運動疲勞現象,在后期的訓練過程中,身體無法達到最佳運動水平。其次是如果前期的準備活動時間過早,導致跟后期的訓練或者比賽相隔時間太長,身體又恢復了平靜的狀態,導致準備活動同樣失去效果。以上這幾點無論哪一種情況產生,都會因為準備活動不科學充分而導致引發運動損傷。
2.4 場地、服裝、器材因素影響
柔道運動的服裝、器材、場地設置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運動員出現運動損傷,如果柔道運動員的訓練場地不平整,光線過暗,使用的器材跟專業的比賽器材有差距,很容易在訓練中導致損傷,影響后期的運動生涯。
現代管理學認為,以人為本就是要在一切的管理活動中,充分地調動起人的積極性,把提高人的素質,滿足人的需要,調動起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作為精神首位。堅持以人為本是社會發展和現代管理的發展趨勢,因此在柔道運動中同樣需要樹立起以人為本的重要思想。良好的成績離不開運動員艱苦的汗水,所以說不管是運動訓練還是比賽,都需要把運動員放在重要位置。但是目前有一部分運動競技訓練中,過多地強調了國家和社會的需要,而沒有考慮到運動員自身的需求,沒有真正地去關心和了解運動員的情感、心理變化、治理需要和身體變化,要想把柔道競技運動做到更快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要轉變思想,創新以人為本的新運動觀念,關注運動員的長期發展問題,從而解決柔道運動員訓練中的運動損傷問題,讓運動員成為運動的主體而不是訓練的機器。
4.1 加強安全教育,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運動員目前對運動創傷的原因和創傷嚴重性認識不足,缺乏完善的防護意識,無法集中精力來進行運動訓練,所以柔道運動教練員需要根據運動員這些需求,針對性進行開導和了解工作,加強運動安全教育,引起運動員對運動損傷的重視,加強運動損傷原理和防治知識,讓運動員充分地了解到如何避免運動損傷,而出現損傷之后如何第一時間采取防護措施,避免出演后期惡化現象。同時還需要加強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建設,幫助運動員替身股訓練水平,又能降低訓練的運動損傷率。
4.2 堅持進行規范的準備活動
柔道屬于是激烈的對抗性運動,如果不進行準備活動很容易出現肌肉僵硬,身體協調性差等情況,造成運動損傷。所以,柔道運動員在進行訓練前,先要提前進行準備活動,讓運動員身體迅速地提升中樞精神系統的興奮感,加強運動呼吸、心血管系統的活動,同時還能增強肌肉的彈性和力量儲備,能夠短時間內讓運動員的重要關節得到大幅度的有效活動。運動員經過科學專業的準備活動之后,能夠有效地從安靜的身體狀態轉變為緊張的活動狀態,從而降低訓練或比賽中的運動損傷幾率。
4.3 靈活運用動作要領
柔道運動,非常講究身體的力學原理,必須要充分地掌握并且靈活地運用好專業的柔道技術動作,否則很容易會因為受力、發力不合理而形成的身體損傷。柔道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切忌爭強好勝,使用蠻力只會傷人傷己,一定要嚴格地按照教練員平時的指導進行正確的訓練,平時需要掌握好技能動作,并且強加訓練,爭取能夠靈活地運用。同時,運動員還要根據自身的身體情況控制好訓練強度,要加強以人為本的訓練意識,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訓練內容和強度,避免因為過度訓練而造成身體疲勞,得不償失。
4.4 運動要適當放松,勞逸結合
不僅是柔道運動員,其他運動員都需要在平時進行非常密集的訓練,日常訓練任務非常繁重,同時還需要經常參加比賽活動,再加上柔道運動本身的直接對抗特點,所以心理和身體都有可能出現疲勞狀態,心神不穩定導致出現訓練損傷。所以說,柔道運動員在平時的訓練中,要適當地進行放松休息,有針對性地根據訓練項目來調整,如在進行大量的重復性上肢練習過程中,可以在訓練空隙進行慢跑活動,這樣上下肢體運動能夠有效結合或在進行下肢訓練中間,選擇做幾個仰臥起坐來平衡身體的血液循環系統,環節訓練帶來的疲勞感,同時要注意放松心神,做到訓練和放松有效結合。
4.5 以人為本科學合理地安排訓練
運動員想要快速的提升自身的技能技術,增強自身的運動能力,首先需要針對個人身體情況進行合理的安排訓練。要以人為本,避免出現負擔過重,從而導致身體機能的損傷和疲勞。運動員要重視自身的力量訓練,提高主動肌與對抗肌、協同肌、支持肌的整體協調能力,同時要加強關節訓練,尤其是膝關節,要在平時的訓練中注重膝關節、腰部、足踝及肘部的防護措施。
柔道運動員在平常的訓練和比賽中,難免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身體損傷,這不僅影響了運動員的身體健康和運動水平發揮,還會影響到日常的比賽訓練,更有可能耽誤比賽。所以,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重要運動觀念,減少運動員的訓練損傷,重視運動員的身體健康,監督和強化運動員的技術動作掌握情況,并加深運動員的運動安全教育,規范訓練,要求運動員必須要科學、正確地掌握好與柔道相關的各種運動技術操作,有效防治柔道運動訓練過程中出現運動損傷。
[ 1 ]史清釗,王廉.青少年柔道運動員常見運動損傷調查與治療方法分析[ J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1):58-61.
[ 2 ]張龍,陳松.優秀女子柔道運動員運動損傷的現狀調查及對策[ J ].山東體育科技,2006(1):25-27.
[ 3 ]袁紅.中國優秀女子柔道運動員運動損傷訓練學致因研究[ 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2):208-209,217.
[ 4 ]阿薩德里揚.柔道運動員損傷的關鍵運動素質因素分析[ D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7.
[ 5 ]劉雪麗,王雁云.關于柔道運動員損傷規律的研究[ J ].山西體育科技,2001(3):15-16,19.
[ 6 ]陳剛.柔道運動員損傷的調查分析[ J ].安徽體育科技,1999(3):93-94,97.
[ 7 ]司秀英.柔道運動員運動損傷的受傷機制、致因及對策分析[ J ].當代體育科技,2014(28):9,12.
[ 8 ]胡春雨,張占捷.柔道運動員訓練損傷的原因及防治對策[ J ].當代體育科技,2014(18):18,20.
G886
A
1674-151X(2016)10-03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0.017
投稿日期:2016-09-20
劉偉(1987—),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