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劉波
“縣域經濟有特色,小縣大發展。”2015年5月12日,中共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在調研丹棱縣域經濟發展時,給予如此肯定。
四川省丹棱縣隸屬眉山市,水域面積占比9.1%,森林覆蓋率高達55.1%;幅員面積449平方公里,轄5鎮2鄉,16.5萬人。丹棱縣的人口是眉山市最少的,面積也是眉山市最小的。但是,“有容乃大,和美為雅,剛毅自強,奮勇爭先”的本色風骨正是丹棱人民一代又一代源流傳承的根脈。
近年來,丹棱縣先后獲評“全國農村生態文明家園建設試點縣”“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四川省級生態縣”。
2015年,前10個月,丹棱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4.5%,工業性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7.2億元,增速7.5%,技術改造投資完成19.5億元,同比增長16.5%,居眉山全市前三甲。
為對丹棱縣的“大發展”進行更清楚的了解,近日,《當代縣域經濟》記者走進實地探訪。
“齒輪”“陶瓷”雙都發展戰略
緊密圍繞“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天府新區的發展機遇,丹棱明確提出全力打造“中國齒輪之都”和“西南現代陶瓷之都”的工業發展戰略。2015年,丹棱縣政府一次性投入1.66億元對五大陶瓷企業實施離城入園,組織企業投入1.5億元環保治理資金,消除了12戶煤燒窯企業20條生產線黑煙,淘汰芒硝化工產能30萬噸,對高載能陶瓷企業實現了環保在線監測,確保達標排放,還丹棱大地一片藍天白云,廣大群眾拍手稱快。
在政府大手筆治理后,企業淘汰了落后產能,工業產品加快了由低端到高端切換,產業鏈由零件到部件到成套設備制造轉變的步伐。產業轉型了,市場也在積極地轉變銷售模式。明確了打造“中國齒輪之都”的丹棱小齒輪走向了大世界,丹棱企業產品實現了由國內到國外,從傳統到電商的嬗變。
目前,丹棱全縣共有9家工業企業為直接出口企業,中車丹齒走出國門與全球第三大農機企業俄羅斯羅斯托夫公司成功合作,瑞迪佳源90%以上產品出口歐美,宇鈦出口創匯增幅連續兩年實現翻番,蓉滬機電、明宏光學在阿里巴巴開中英文店、天貓開設旗艦店,銷售額逐步攀升。
在中國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丹棱制造已成長為業界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政產學研”聯盟與“數字丹棱”建設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2016年丹棱在歷年“產學研”的基礎上提出了升級版的“政產學研”聯盟,強化用好政府這只有形的手,去結合市場這只無形的手,搭建政府、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公共平臺,吸引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資源匯集丹棱。目前,丹棱縣與四川省機械研究設計院、重慶大學、四川省機械研究設計院等相關科研院所全面建立起“政產學研”戰略合作關系。
在“數字時代”已全面來臨時,丹棱縣通過“數字丹棱”和“數字園區”建設,加快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投入3000余萬元完善工業園區水、電、氣、路、管網建設;投資7000多萬元,完成了丹棱大道建設,實現了工業園區與遂資眉高速公路無縫連接;投資1.1億元,對陶瓷產業的交通動脈——丹夾公路進行升級改造,提升了園區形象和承載能力。
丹棱縣為應對新形勢下的經濟運行環境,由縣級政府出臺推進工業發展、加快轉型升級、強力推進工業發展、產業發展扶持資金管理辦法(工業類)等6大政策,爭取和兌現工業類獎勵補助、扶持資金3000多萬元,政府推出政策的密度和力度前所未有。通過“兩走一對接”活動,丹棱企業獲得8000多萬元應急周轉資金支持;通過搭建銀政企合作平臺,18家企業成功簽約融資2.8億元;通過落實“五個一”制度和“四包”制度,今年以來,全縣新開工投資2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21個,12個項目竣工投產。
鼓勵“雙創”讓大眾有為
近日,丹棱縣發放了今年第一批大學生創業補貼,金額共計47000元,如今的丹棱可謂全民創業鋪天蓋地。先后還用返鄉歸巢、導師引領、基地孵化三大行動助推大學生創新創業,用資源共享、特色培訓、貼身扶持、引鳳還巢四大行動掀起了全民創業的就業高潮。在完善當地居民創業、就業的同時,政府還積極邀請離鄉游子、外地丹商回鄉創業。為回鄉客商創造條件、搭好平臺,優化投資環境。
“我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瑞迪佳源總經理蘇建倫說回憶起創業光陰,從開始的一個人、一萬元錢、一臺機床起家,成長為銷售收入近1億元、入庫稅金近1000萬元的外貿企業。
如今的丹棱,創新創業氛圍濃厚,各類項目建設紅紅火火,進度堅實有力,轉型升級效益不斷呈現出科學態勢。
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丹棱縣堅決落實省市縣域經濟建設行動綱領,實施產業轉型升級攻堅,堅定工業強縣戰略,提升核心競爭力,工業經濟觸底反彈、上行向好,奮力走向嶄新的“十三五”開局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