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宏
日前,備受關注的《四川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印發,這意味著,作為國家指定的第二批綜合醫改試點省,四川在綜合醫改上將有大動作。那么,四川綜合醫改將重點鎖定哪些領域呢?
公立醫院:系統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一直備受關注,根據《方案》,今年所有市(州)啟動城市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對醫院減少的合理收入,原則上70%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20%通過財政投入予以補償,增加的財政投入納入預算管理,10%通過醫院加強管理、降低運行成本解決。深化藥品流通領域改革,壓縮中間流通環節,在條件成熟的地方推行“兩票制”。
同時,《方案》提出完善院長選拔任用制度,實行院長聘任制、任期制、目標責任制和問責制,推進院長職業化、專業化。實行院長任期目標管理和年度目標述職制度,未完成任期目標的不得連任。深化大型醫院專項巡查,系統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
社會辦醫:鼓勵舉辦二級以上兒科等專科醫院
《方案》明確,對社會辦醫療機構取消具體數量、類別和地點限制,診所、門診部等醫療機構不設數量限制。優先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鼓勵舉辦二級以上口腔、眼科、兒科、婦產科、中醫、康復、老年病、護理院、臨終關懷等??漆t院和第三方醫學檢查檢驗機構。
對于社會辦醫,《方案》提出在政策上將給予支持。其中,對符合規定的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自用的房產、土地,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對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免征行政事業性收費,對營利性醫療機構減半征收行政事業性收費。此外,將建立醫療機構及從業人員信用記錄,納入統一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對違規失信者采取行業禁入等懲戒措施。
全民醫療:推進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混合型支付方式
《方案》提出,要完善政府、單位和個人合理分擔的基本醫?;I資機制,逐步提升城鎮職工醫保、城鄉居民醫?;I資標準和實際報銷比例。實現省內異地就醫即時結算,推進跨省就醫費用即時結算。重點推進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混合型支付方式改革。重點將住院人數或住院費用占比前10位的病種優先納入支付方式改革范圍。全面實施疾病應急救助,健全無負擔能力患者急救醫療費用保障機制。擴大醫療責任保險覆蓋面,2017年基本覆蓋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
分級診療:沒按轉診程序就醫將顯著降低醫保支付比例
推進全科醫生、鄉村醫生、個體醫生與城鄉居民的簽約服務,鼓勵各地對簽約服務實行按人頭付費,簽約服務費用通過醫?;?、簽約居民付費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等渠道解決。對縣級醫院無法治療并按規定轉診的病種,醫保支付應給予充分保障。對沒有按照轉診程序就醫的普通病、常見病參保(合)患者應顯著降低醫保支付比例,確保引導患者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有序流動。以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為重點,形成“規范診斷在上級、監測治療在基層、康復管理在社區”的慢性病防治新模式。
中醫藥特色:每個縣(市、區)設置一所公立中醫醫院
加快推進中醫分級診療,確定中醫醫院首診條件和病種范圍,鼓勵建設中醫醫療聯合體,滿足群眾中醫首診需求。鼓勵名老中醫開辦中醫門診部、中醫診所和到社會辦中醫醫療機構開展診療服務,鼓勵建立中醫診所連鎖集團。
強化中醫醫院保持和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推動實現中醫醫院中藥藥品收入占藥品收入的比例高于50%、中藥飲片收入占藥品收入的比例高于20%。健全基層中醫藥服務體系,每個縣(市、區)設置或明確一所公立中醫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相對獨立的中醫館,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提供中醫藥服務。
此外,利用四川省豐富的中醫藥資源,實施川產道地藥材綜合開發與區域發展項目,開展川產道地藥材規范化種植研究,支持發展川產道地藥材、民族藥大品種,促進中藥及其衍生品發展。
健康扶貧:貧困人口新農合個人繳費由財政全額代繳
打贏健康扶貧攻堅戰,四川省建立貧困人群醫療救助機制。資助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和特困供養人員等重點救助對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十三五”期間財政對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新農合的個人繳費全額代繳。加強貧困地區傳染病監測和防控,免費實施重大傳染病和地方病防治。
根據《方案》,今后將以人才、技術、重點專科、遠程醫療為核心,推進貧困縣縣級醫院能力建設。省、市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專業技術人員晉升中級、副高級職稱前,須分別到貧困縣醫療衛生機構支援連續不少于6個月;晉升正高級職稱前,須到貧困縣醫療衛生機構支援連續不少于3個月。切實保障群眾基本醫療服務需求,2020年貧困地區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5%以上。
完善貧困地區衛生人才培植機制。依托省內醫學院校,招收本土生源實施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項目,每年為貧困地區免費培養醫學本科畢業生200名、醫學??飘厴I生800名。2020年貧困地區所有新進醫療崗位醫學畢業生必須參加全科醫生或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推進貧困地區鄉村衛生人員一體化管理,“鄉聘村用”覆蓋90%以上地區,每千人口至少有1名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