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
內江市隆昌縣普潤鎮發揮緊鄰成渝高鐵隆昌北及隆界快速通道的交通區位優勢,運用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成果, 通過“回家工程”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功建設“花漫水鄉”產業園等特色產業基地,探索出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促進縣域經濟發展,走出扶貧攻堅新路子。
“花木經濟”帶村脫貧
以“花卉苗木”為核心的“花漫水鄉”產業園,由回鄉青年創辦的隆昌馥巍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馥巍公司),在普潤鎮汪家、張佛、陳東3個村投資興建,是馥巍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的一期工程,規劃總面積5000畝,計劃投資1.3億元,目前已流轉土地1822畝。
普潤鎮汪家、張佛兩個村為建檔立卡貧困村,有貧困戶113戶334人,流轉土地1100畝用于產業園建設,占產業園流轉土地總面積的60%。
這一農旅結合的探索,不僅創新了公司與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盤活了土地資源,發展了現代農業,還吸引了大量游客來此品花、賞花、贊花。同時,帶動汪家村、張佛村農民走上了致富路,預計2016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能突破6000元,兩個村有望于年底脫貧“摘帽”。
“三統三引三確保”模式
馥巍公司在推進“花漫水鄉”產業園區建設過程中,初步探索出“三統三引三確?!蹦J?。
“三統”即統一規劃建設、土地整理、生產供銷;“三引”即引導農戶從事現代農業、第三產業和參加培訓提升素質;“三確保”即確保土地高效利用、農民增收脫貧和公司農戶雙贏。其具體做法為:
公司加農戶,實施“三個統一”。針對園區規模成片種植的果蔬秋葵、花卉苗木等現代農業產業項目,積極實行“三個統一”。一是統一規劃建設?!盎l”產業園把產業發展、鄉村旅游、扶貧開發相融合,突出高起點、前瞻性,致力于打造旅游觀光、休閑體驗、餐飲娛樂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示范區。其規劃設計由中國農業部農村事業發展中心和重慶農科院共同完成,共分為三期工程,近期通過紫薇、櫻花、紅葉李、黃花槐等花卉苗木的種植,營造良好的自然環境;中期規劃通過水產特種養殖、設施采摘農業、休閑垂釣、親子互動等項目,形成鄉村休閑旅游產業;遠期規劃發展高端健康養老產業。二是統一土地整理。嚴格按照產業園規劃的總體布局和功能分區格局,將農戶流轉出的土地產業園負責統一規劃、統一整理;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依山依坡,順勢而為,少填溝,不劈山,不浪費一分土地,不制造裸露的崖壁,通過增厚土層,改善耕作條件,實施地力培肥,改善土壤質量。三是統一生產供銷。產業園將整理后的土地無償交給農戶,統一提供種子、樹苗、有機肥等,同時,由產業園統一回收產品并組織銷售,不僅降低了農戶的種植風險,還提高了農戶的種植積極性,也讓公司獲得了利益。
公司帶農戶,注重“三個引導”。針對園區內農戶有一定生產要素、文化素質和生產技能,注重在“三個引導”上下功夫。一是引導農戶從事現代農業。積極引導園區農戶從事果蔬、花卉苗木種植,壯大產業發展規模。將在園區規劃范圍內的汪家、張佛、陳東3個村的60余戶農戶動員起來,充分發揮公司規模效應引導農戶種植秋葵、太空蔬菜以及栽植紫薇、紅葉李等花卉苗木,做大產業園區。二是引導農戶從事服務行業。在發展休閑旅游業時,公司積極引導農戶自主創業,發展餐飲、住宿、副食經營、來料加工等第三產業,同時讓農戶積極參與土地種植、采摘等,參與企業生產經營,增加自身造血功能。三是引導農民提升素質。公司邀請專家統一開展種植技術、職業技能、服務意識的培訓,著力將園區內從事種植、服務業的農戶培育成為新型職業農民,從而更好地服務公司發展及農戶就地就近創業。
公司聯農戶,實現“三個確?!?。結合園區勞動力需求較大及貧困村農戶收入增長遲緩、脫貧難的現狀,建立公司聯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了“三個確保”。一是確保土地高效利用。公司將流轉的土地集中整理,統一規劃,全部用于發展特色農業。同時,再引導周邊農戶結合園區發展種植果蔬、花卉苗木等,土地撂荒現象基本消除,土地效益明顯提升。二是確保農民增收脫貧。園區內農民有了三份收入:土地流轉采取“先付款、后用地”的租金預付制,同時明確政策性補貼歸農戶,增加了財產性收入;公司用工在同等條件下向土地流轉農戶、貧困戶傾斜,增加了工資性收入;鼓勵有條件的農戶依托園區發展第三產業,增加了農戶經營性收入。三是確保公司農戶“雙贏”。建立并逐步完善公司與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有利于充分發揮公司的優勢和農民的積極性,把市場和產業聯結了起來,把發展與轉型結合了起來,實現了農村面貌脫胎換骨的變化,公司產業平穩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