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銘長春廣播電視臺,吉林長春 130051
?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有效融合的途徑分析
李培銘
長春廣播電視臺,吉林長春130051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數字技術,信息技術以及其他技術的出現促使了新媒體的產生,傳統媒體面對著新興起的新媒體,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危機,這對于傳統媒體來說既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新的機遇。傳統媒體如果能夠找到時代發展的腳步,發現時代的潮流,去掉本身舊時代的東西,加上新時代的科技,也可以在高速發展的社會里繼續前進。文章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各自的特點進行分析,最后分析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將要如何進行更有效地融合,才能更好的推動媒體的發展。
關鍵詞傳統媒體;新媒體;融合;措施
網絡時代的到來,導致了傳統媒體要進行相應的改革,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才能夠繼續進行相應的媒體活動和工作。新媒體的出現沖擊的不單是傳統媒體的載體,還有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等多個方面,所以傳統媒體要想進行合理有效的創新,就要發現新媒體的特點,取長補短,將傳統媒體本身存在的優勢和新媒體的優勢進行結合,再一次促進媒體界的發展,也避免了傳統媒體成為時代的棄兒的厄運。
1.1傳統媒體比新媒體具有更強大的信息內容生產力
首先,處在這個全媒體的時代,傳統的媒體具有的最為核心的特點就是擁有強大的信息內容生產力。相對于新媒體而言,傳統的媒體擁有一支更強大、更有秩序的信息搜集團隊,有序的信息搜集系統使得在同樣的時間里,傳統的媒體能夠擁有更多的信息內容。所以在關于生產內容這一方面,新媒體無法與傳統媒體相媲美,而且新媒體中的一些內容需要通過傳統媒體才能夠實現生產和傳播。
其次,傳統媒體不僅擁有非常強大的信息內容生產力,還能夠生產出具有更有深度、廣度、高度的信息,這也是新媒體沒法掌握的一個方面。新媒體只是能夠實現信息的快速傳播,卻不能夠實現對信息更深一層的解釋和報道,不能夠保證新聞報道內容的質量。相比之下,傳統媒體生產和傳播的新聞就已經具有相當的深度、廣度和高度,更加值得讓大眾接受,也有利于大眾能夠認清事實的真相,更能夠保證新聞報道的質量和水平。
1.2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相比擁有更加專業的新聞傳播理念和運作機制
首先,傳統的媒體擁有更加專業的新聞傳播理念。傳統的媒體對所要進行傳播的新聞具有更加嚴格的要求,傳統媒體所傳播的新聞內容都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新聞報道的內容一定是積極向上的、弘揚正能量的。第二,傳統媒體所傳播的新聞是社會事實,而不是為了褒獎某個人、某個集團而進行的炒作。第三,傳統媒體所進行的新聞報道內容一定是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弘揚時代所要求的時代精神或者是時代的價值觀等。正是因為傳統媒體毅然的堅持這些理念才導致傳統媒體能夠在新媒體快速出現以后,仍然能夠保持相當重要的地位,發揮相當大的作用,這是新媒體所不能夠撼動的主要原因。
其次,傳統媒體擁有更加專業的運作機制,這是傳統媒體另一個很重要的優勢。傳統媒體建立了許多有效的運作機制,傳統媒體的工作人員更是具有優良的品質,具有更加專業的職業精神。傳統媒體的工作者既具有新聞傳播工作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也具有新聞職業方面的職業道德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擁有與新聞職業相關的專門教育知識。
1.3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比擁有響亮的品牌和知名度
媒體品牌是指一個媒體經過了時間的考驗,經歷了觀眾的選擇,跨越了時空,一直都受人們備受關注的現象。一個具有良好的品牌的媒體,它能夠擁有固定的忠實的觀眾,它經過時間和空間的發展,它在人民大眾仍然具有響亮的知名度和強大的影響力。這是新媒體所不具有的優勢,它能夠為傳統媒體保持相當量的關注度,能夠保持傳統媒體能夠繼續發展下去。
2.1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相比具有個性化的特點
新媒體運用了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等各種高科技技術的融合,它具有全面,便捷,容易操作的特點,所以新媒體是面向所有大眾的。當個人在瀏覽信息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相應的操作,找到自己所感興趣的信息內容,這樣導致每個人所關注的新聞內容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不同的,因人而定。然后傳統媒體所傳播的新聞內容,觀眾只有接受的選擇,不能夠進行自我選擇。
2.2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相比觀眾的選擇性增多
因為新媒體是建立在高科技的水平上的,觀眾可以既是新聞的接受者還可以是新聞的傳播者,例如,用戶可以在欣賞綜藝節目的時候,還可以欣賞音樂,另外還可以參與媒體上的其他娛樂活動等等,這樣的接受模式就打破了人們只能被動地等到規定的時間接受新聞傳播的界限,更容易滿足人們的信息需求,也能夠滿足所有人的不同需求。
2.3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相比具有表現形式多種多樣的特點
新媒體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它可以集音樂,文字,圖片等多種形式于一身,也可以隨著人們的需要進行刪減或者增加內容,并且可以隨時隨地的對新聞內容進行相應的存儲,查找時也是相當的方便,只要輸入簡單的關鍵詞即可。這些都是傳統媒體所不具有的,傳統媒體不能像新媒體這樣的便捷,方便和自由,也不能夠將所有的表現形式同時用在同一條新聞信息中,這就大大影響了觀眾的興趣。
2.4新媒體發布信息不受時間限制
新媒體只要有新的新聞信息就可以發布出來,讓大眾進行瀏覽,沒有任何的時間限制,也可以隨時的對其進行隨意的加工。然而,傳統媒體是不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傳統媒介有它自己規定的時間,有其規定的新聞內容的限制。另一方面,新媒體的互動性比較的強,觀眾可以針對某條新聞進行評價,可以闡述自己的觀點。
3.1加強新聞內容的專業性和權威性
傳統媒體在生產信息的方面具有新媒體所沒有的優勢,傳統媒體所搜集和解讀的信息內容更加的專業和權威。如果新媒體和傳統媒體進行相互融合,可以講傳統媒體所生產出來的信息由新媒體發布出來,這樣既可以保證新聞內容的正規性和權威性,又可以保證傳播媒體的快速,多樣性,滿足人們的需求。
3.2在傳播方式上盡量的追求快速便捷
新媒體的優勢中有一個是傳統媒體所沒有的,可以借鑒的,那就是新媒體傳播的特點,新媒體實現了信息的微傳播,這種微傳播可以實現信息的快速運轉,跨平臺傳播,我們可以利用新媒體的傳播特點改造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實現信息的快速傳播。所以傳統媒體要學會利用微信、微博等各種信息傳播平臺,實現信息的微傳播,提高傳統媒體傳播信息的速度,改善傳統媒體傳播信息的方式,提高傳統媒體信息傳播的靈活性,提高觀眾面對傳統媒體時的主體性。
3.3更加注重服務方面的分眾化和互動化
傳統媒體進行信息傳播的時候會對信息進行簡單的分類,但是新媒體再傳播信息的時候卻沒有對信息進行分類,是面向全體觀眾的,也沒有對信息進行人物的限定,也就是說所有的人都可能會看到所有的信息,這樣不利于未成年的成長。所以就需要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在進行信息傳播的時候要對信息內容進行相應的設定,規定人們可以欣賞的內容,或者禁止的部分,這就是對信息進行分眾化。
另外傳統媒體要借鑒新媒體中的互動模式。傳統媒體中,觀眾只是比較被動地接受信息,這會嚴重影響觀眾的興趣,而且觀眾有自己的觀點卻不能夠闡述,這也會影響觀眾的興趣。
3.4在表現形式上實現多媒體化
伴隨社會的發展,新媒體的出現迎合了時代的發展要求,所以傳統媒體在新聞的表現形式上也要實現多媒體化,利用多樣化的表現形式,多種渠道的傳播更容易引起觀眾的關注,也更容易滿足觀眾的各種需求。
社會的發展,推動了新事物的出現,但是這也并不代表舊事物就一定會消失。伴隨社會發展而出現的新媒體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但是仍存在著缺點;然而傳統媒體在新媒體出現以后,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許多的東西已經過時,但是傳統媒體也仍然有著新媒體所不具備的優勢,所以,新媒體和傳統媒體要想在高速發展的今天更好地發展下去,就要合理地吸取彼此的優勢,彌補自己的劣勢,爭取在新時代實現自己的又一個飛躍。
參考文獻
[1]趙敏.新媒體視閾中的大學生道德教育創新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2.
[2]莫曉艷.微博與傳統媒體的比較分析和融合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3.
[3]張新月.從現時代特征出發探索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D].上海:華東理工大學,2015.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360(2016)10-0062-02
作者簡介:李培銘,長春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