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維華山東省衛生教育培訓中心齊魯護理雜志編輯部,山東濟南 250014
?
網絡與大數據時代醫藥衛生科技期刊編輯的素質培養與轉型
潘維華
山東省衛生教育培訓中心齊魯護理雜志編輯部,山東濟南250014
摘要在新媒體網絡化、數字化的大數據時代,醫藥衛生科技期刊編輯不僅要不斷加強傳統素質的培養,還應不斷轉變思想意識,培養網絡素質,強化信息捕捉能力,以更好地適應時代要求。
關鍵詞科技期刊;編輯轉型;網絡素質;大數據
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龐大的數據資源的量化進程,把編輯工作帶進了嶄新的網絡時代,也使科技期刊開啟了數字化生存模式。隨著計算機和網絡化的普及發展,編輯工作和期刊出版方式也發生了變革,開發和使用網上采編系統、網絡版與電子版期刊的出版等以網絡應用為背景的新事物相繼出現,這已經表示期刊載體多樣化,信息量也在不斷擴大,作者投稿方式、讀者閱讀習慣、編者編輯手段等也發生著很大的變化[1]。作為一線的期刊編輯人員,要在當前的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和大數據時代成功轉型,順應改革要求,就必須注重素質培養,在提高傳統素質的同時,還應具備讀者意識、市場意識、新聞意識、團隊意識和自律意識。鑒此,本文從編輯傳統素質入手,分析了網絡與大數據時代醫藥衛生科技期刊編輯應具備的綜合素質及轉型思考,以期對廣大編輯工作者提供參考。
1.1政治素質
一名合格的編輯需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對于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及有關出版工作的法律法規,要了然于胸,一定在工作中能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堅持正確的辦刊方針和專業方向[2]。其次編輯工作較枯燥,需要編輯人員能耐得住清貧與寂寞,富有奉獻和犧牲精神,有高尚的道德與良好的作風,而且能處理好私人與工作之間的關系,真正做到自知、自控、自勵,不負“人類靈魂工程師”“優秀作品的助產士”“善識千里馬的伯樂”“為人做嫁衣裳的無名英雄”等美譽。
1.2業務素質
1.2.1專業知識
作為醫藥衛生科技期刊編輯,扎實的醫學背景知識是必須的,同時,編輯工作又不是單純的排版校對,它是一項富有創造性的勞動,尤其是在當今醫藥衛生行業發展日新月異、科技信息傳播學快速發展的新時期,這就要求編輯必須涉獵廣泛,與時俱進,在學習醫藥、衛生行業專業知識之外,還必須努力學會利用各種平臺不斷學習相關領域知識[3]。
1.2.2人文素質
醫藥衛生科技期刊的專業性質和其對文字的要求,決定了編輯必須文理皆通,以《齊魯護理雜志》為例,包括專科護理、心理護理、護理管理、護理教育等眾多欄目,論文中所涉及的管理學、心理學及教育學等理論范疇都與人文學科有交集,僅具備一些臨床理論和技術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全方位涉獵人文社會學科知識,并將各類知識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1.2.3編輯能力
編輯工作也是社會分工的一種,有其完備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與技能,而且出版專業執業資格考試及責任編輯注冊工作也開展多年,這不但為進入該行業設立了門檻,也有利于提高廣大編輯人員的專業素質。
2.1轉變思想意識
新時期對科技期刊編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改變以往“剪刀加漿糊”坐等來稿的工作方式,新時代的編輯既能干得好幕后英雄,也能當得了前臺指揮;既要能編修好投稿的優秀稿件,也要具備策劃能力,善于定選題找專家約稿;既能經營管理期刊,也能維護好期刊“官方網站、微博、微信等多媒體平臺”。鑒于此,筆者認為,醫藥科技衛生期刊編輯思想意識應至少應包括讀者意識、市場意識、新聞意識、團隊意識和自律意識五個方面[4]。以往,大多數科技期刊都是作者主動投稿,讀者主動訂閱,現在強調讀者意識,就是要編輯變被動讀者意識為主動讀者意識,主動考慮讀者、作者需求,從文字圖片編輯轉換為資源整合營銷專家。在新媒體時代,編輯的市場意識和新聞意識是指編輯要更新自己的閱讀取向和固有閱讀范圍,要不斷更新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模式,以更開放、更具有包容性的眼光,篩選知識與信息,并進行加工利用。學術性刊物本來是為科研、教學服務的,如何準確把握好每篇來稿的學術性、科學性和創新性是決定稿件是否錄用的關鍵,這期間就要求編輯人員以身作則,端正行風,公正地對待每一篇文章和每一位作者,選取文稿的標準要一視同仁,一律以“文”取文,不以“人”取文。這是保證期刊編輯質量和創新程度的關鍵一環,因此在學術腐敗、市場經濟大潮中,編輯人員自律是根本。
2.2培養網絡素質
互聯網就像信息高速公路,加上各種智能用戶閱讀終端的異軍突起,使得在線閱讀和電子出版物,越來越流行,并將常態化起來。這種新的變化,不僅給廣大出版單位帶來新的挑戰,對期刊編輯工作的流程和工作方式也帶來了根本性的變革。這使得編輯要能熟練運用計算機,還得學會通過QQ、電子郵件等網絡通信工具方便快捷地將稿件傳送給專家評審,并通過各種通訊工具與作者討論問題。目前為止,大部分期刊編輯部已實現網上采編,無紙化投稿審稿,甚至解決了因信息不靈而重復刊載相同研究成果及論文發表“時滯”的矛盾。更為科學的工作方式,對編輯也提出了更為嚴格的業務水平要求。編輯不僅要懂計算機,會上網,還要學習和掌握不斷研制開發推出的與編輯有關的軟件,以便與網絡平臺用戶(作者)實現及時準確的信息交換,實現信息共享。所以,學術期刊網絡化水平的層次,很大程度取決于編輯人員網絡技術的層次。這就需要編輯不斷提高計算機網絡的水平與能力,需要編輯加工時隨時隨地搜索最新的資訊,以保證學術期刊的內容具有新穎性。
2.3強化信息捕捉能力
編輯人員須具備很強的信息感知和捕捉能力,及時把握資訊、對資訊資源進行仔細分析和利用。這幾年,“大數據”已經成為一個熱門詞,也屢見報道稱“我們已經入了大數據時代”。什么是大數據,它跟編輯工作有什么聯系?通俗地說,大數據作為一種產業,是通過對數據的“加工”,實現數據的“增值”。在現代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網絡發展速度迅猛的今天,我國上網用戶已經超過1億,網絡上社會信息量劇增,提供服務的信息資源數量巨大,涉及眾多學科和領域,交叉重復,這些涉及生活、工作、學習方方面面的網絡資源,是構成大數據的母體。對于編輯工作而言,面對海量的信息,如何篩選出特定的信息,并加以利用,是最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首先,必須改變原有觀念,加大資訊意識,改革固有、僵化、古板的原辦刊模式。建立主動、并且適應資訊網絡時代發展的新辦刊模式[5]。其次,期刊編輯應具有迅速準確捕捉并熟練應用信息的能力,熟悉各種信息資源。再者,要在浩瀚、繁雜的信息中快速準確地捕捉到想要的信息,還需要借助搜索引擎。除常用的百度、谷歌等網頁外,學術期刊編輯還可以根據所查資訊的種類和搜索引擎的特點來尋找合適的搜索引擎,并合適的用檢索關鍵詞,從而提高查準率和查全率。
綜上所述,醫藥衛生科技期刊編輯是積累和傳播醫藥衛生科技知識和文化的主體,面對新媒體環境和計算機知識和網絡技術的不斷更新,學術期刊編輯只有不斷提高編輯傳統素質,不斷增強讀者意識、市場意識、新聞意識、團隊意識和自律意識,提高網絡素質和強化信息捕捉能力,不斷地與時俱進,才能在網絡和大數據時代,實現由傳統編輯向現代編輯轉型,時刻保持對編輯工作的熱情,努力成為具有綜合職業素養的全能編輯,這也符合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愛崗、敬業要求。
參考文獻
[1]黃翠芳.提高編輯綜合素質辦出學報專業特色[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23(2):303-305.
[2]彭南軒.網絡資源在科技學術期刊審稿中的作用探討[J].編輯學報,2005,17(6):442-443.
[3]庫雪飛,欒奕.醫學期刊編輯的心理問題及調適途徑[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20(6):112-113.
[4]劉清海.全媒體出版對科技期刊編輯角色的影響及其應對策略[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23(2):278-281.
[5]劉寒娥.網絡新聞編輯的角色定位與能力培養[J].科技與出版,2010,10(11):60-62.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360(2016)10-0117-02
作者簡介:潘維華,中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