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大學煙臺研究院 謝肖肖 胡曉藝 李玫瑰
?
煙臺市加工貿易發展與“貧困化增長”之實證研究①
中國農業大學煙臺研究院 謝肖肖 胡曉藝 李玫瑰
摘 要:分析研究表明,煙臺市加工貿易發展現狀符合修正后的“貧困化增長”前提條件。本文以2005年為基期,運用2005年~2014年數據,對煙臺市價格貿易條件指數、收入貿易條件指數、單要素貿易條件指數進行測算,發現價格貿易條件比基期有所惡化,收入貿易條件和單要素貿易條件較基期均得到改善。結果表明,煙臺市隨著加工貿易的發展有出現“貧困化增長”的趨勢,最后提出了促進煙臺市加工貿易健康發展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煙臺市 加工貿易 “貧困化增長” 貿易條件指數 政策建議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我國對外貿易迅速發展,2013年成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多年以來,對外貿易方式中加工貿易占比達到40%左右。加工貿易具有“大進大出,兩頭在外”的特點,無形中放大了中國對外貿易規模。按照巴格瓦蒂提出的“貧困化增長”理論,通過對外貿易拉動經濟增長的國家,容易出現貿易條件惡化和社會福利下降的問題,最終導致越增長越貧窮的現象發生。
迄今為止,國內外學者對“貧困化增長”進行過較多的研究。從國外研究來看,Partha Sen(1998)通過理論研究的方法,證實了貿易條件的惡化將會導致資源向非貿易部門及其進口競爭替代部門流動,從而引起GDP的提高和商品價格指數的降低[1];Sawada(2006)運用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作為衡量社會經濟福利水平的指標,將顯示偏好弱公理作為研究經濟福利變動方向的方法,使其與實際GDP的增長進行比較,研究發現某些發展中國家在不同程度上都發生過“貧困化增長”[2]。 國內學者對該命題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從研究方法來看,主要運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對“貧困化增長”發生與否進行驗證。例如,于翰等(2013)采用帕氏指數對加工貿易進出口價格指數進行計算,并引入垂直分工度對貿易條件指數進行修正,顯示我國加工貿易條件呈現惡化趨勢[3];曾鍇等(2010)運用1994年~2002年數據進行計算我國主要商品占出口額比重,指出加工密集型商品結構導致了價格貿易條件惡化,證實了我國發生了“貧困化增長”的現狀[4]。第二,從貿易方式來看,大多數學者沒有區分貿易類型與“貧困化增長”之間的關聯性,但有少數學者結合貿易方式對該命題進行研究,例如張娟等(2011)基于2001年~2008年數據,分別對一般貿易、加工貿易、保稅倉庫進出境貨物和保稅倉儲轉口貨物4種貿易方式進行了獨立式價格、收入貿易條件檢驗,得出對外貿易總體促進了國家福利水平,但不同貿易方式作用不同[5]。第三,從研究范圍來看,大多數學者進行的是全國范圍的宏觀研究,例如林林等(2005)基于全國視角,運用“貧困化增長”的前提條件、貿易條件及國際競爭力,論證了我國的出口貿易中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擴張可能導致“貧困化增長”[6]。
通過查閱文獻發現,國外學者側重于對外貿易與“貧困化增長”關系之理論層面的研究,國內學者側重于對外貿易與“貧困化增長”關系的驗證研究,大多數學者采用了貿易條件作為判斷“貧困化增長”發生與否的標準。鑒于國內文獻針對地區范圍的微觀研究較少的情況,筆者將以山東省煙臺市為研究對象,運用“貧困化增長”前提條件判定與貿易條件指數測算相結合的方法,對該市加工貿易是否導致“貧困化增長”予以驗證,并進一步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促進煙臺市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和諧發展。
煙臺市位于山東半島東部沿海地區,與我國的重工業基地遼東半島隔海相望,與日本和韓國僅一水之隔,是我國重要的對外貿易城市之一。依賴國家的優惠政策,煙臺市大量引進外資發展各種項目,2015年新批利用外資項目224個,全市合同外資28.6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2%。大量的外資引進,促進了當地加工貿易的蓬勃發展。2006年~2015年,加工貿易出口額增長了2.16倍,年平均增長率達21.6%。其中,機電產品、服裝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和水產品是煙臺市的主要加工貿易產品,大部分屬于勞動密集型產品。依賴本地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相對廉價的土地資源、便利的海上交通和政府的優惠政策,煙臺市加工貿易產品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煙臺市與韓國、日本貿易往來較為密切,加工貿易大多由韓國、日本提供核心技術,煙臺市進行加工處理。根據著名的微笑曲線理論,煙臺市加工貿易位于曲線底端的制造與組裝環節,產品附加值較低,存在出現“貧困化增長”的嫌疑。
2.1 引發“貧困化增長”的前提條件
學術界認為,一國具備以下四個條件時容易發生“貧困化增長”現象:一是本國出口商品屬于需求彈性較小甚至無價格彈性的類型,以致出口數量大幅增加會導致出口價格迅速下降;二是該國具有較高的對外貿易依存度,以致貿易條件惡化會引起社會福利水平下降;三是國民經濟的增長必須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出口;四是該國必須是貿易大國,因為只有貿易大國的進出口數量變化才會影響國際市場的供求關系變化。
鑒于本文是對煙臺市加工貿易與“貧困化增長”關系進行研究,特對以上四個條件予以修正:煙臺市加工貿易出口產品需求缺乏彈性;煙臺市具有較高的加工貿易依存度;煙臺市的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加工貿易出口;煙臺市是加工貿易規模較大的地區。
2.2 “貧困化增長”的判斷指標
學術界一般將“貿易條件(Terms of Trade)”作為判斷“貧困化增長”發生與否的重要指標。按照測算方法,貿易條件有價格貿易條件、收入貿易條件、單要素貿易條件和雙要素貿易條件四種類型,鑒于進口部門生產率指數不易獲得,無法計算雙要素貿易條件指數,本文只采用前三種貿易條件進行分析。
2.2.1 凈貿易條件指數
凈貿易條件指數是出口物價指數和進口物價指數之比,也稱價格貿易條件指數。該指數反映了一國以一定數量的出口商品能換回進口商品的數量。計算方法見公式(1):

其中N代表凈貿易條件指數,Px表示出口價格指數,Pm表示進口價格指數。
2.2.2 收入貿易條件指數
收入貿易條件指數是在凈貿易條件基礎上,把出口貿易量考慮進來,反映了一國用出口支付進口的能力。計算方法見公式(2):

其中I代表收入貿易條件指數,Qx代表出口商品數量指數。
2.2.3 單要素貿易條件指數
單要素貿易條件指數是在凈貿易條件基礎上,考慮出口商品生產部門勞動生產率提高或降低后貿易條件的變化。計算方法見公式(3):

其中S代表單要素貿易條件指數,Zx代表出口商品生產部門勞動生產率指數。
用以上三個貿易條件指數判斷“貧困化增長”是否發生時,其判斷標準一致:即當貿易條件指數大于100時,表明相對應的貿易條件相對于基期得到改善;當貿易條件指數小于100時,表明相對應的貿易條件相對于基期惡化;當貿易條件指數等于100時,表明相對應的貿易條件相對于基期不變。
3.1 加工貿易產品需求彈性分析
煙臺市加工貿易行業主要集中于機電、服裝、高新技術和水產品等領域。加工貿易企業主要從事以OEM為主的代工業務,其產品的關鍵技術掌握在外商手中,本地企業依賴廉價的勞動力優勢和政策優勢,獲取訂單,賺取微薄的利潤。因此,其加工貿易產品具有明顯的勞動密集型特點,此類產品需求缺乏彈性,符合“貧困化增長”第一個前提條件。
3.2 加工貿易依存度分析
作為沿海城市,煙臺市加工貿易依存度一直處于較高的位置。2007年~2010年煙臺市加工貿易依存度持續超過40%,在2008年達到最高值49%,保持較高水平。盡管煙臺市的加工貿易依存度在2010年~2014年有下降趨勢,在2013年處于最低水平但是依存度為28%,說明煙臺市加工貿易依存度處于較高的水平。
3.3 經濟增長拉動因素分析
為準確描述煙臺市加工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首先繪制散點圖,發現二者具有正線性相關關系。然后運用計量經濟學E-views軟件,對煙臺市加工貿易出口額與GDP進行線性回歸,建立回歸模型。通過對當期煙臺市加工貿易出口額與GDP的相關性進行檢驗來判定煙臺市經濟增長是否偏向出口。計算結果見表1。

表1 2001年~2014年煙臺市加工貿易出口額與GDP相關性檢驗結果
從表1可以看出,R方為84%,調整R方為82%,均大于80%,說明煙臺市當期加工貿易出口額與GDP之間的擬合程度較強,即二者之間具有較強的相關關系。F檢測值對應的P值為0.00,低于常用的顯著性水平0.05, 通過了線性關系檢驗,說明煙臺市當期加工貿易出口額與GDP之間的回歸結果顯著。系數顯著性檢驗結果顯示,常數項t檢驗對應的P值為0.03,當期加工貿易出口額系數t檢驗對應的P值為0.00,均小于常用的顯著性水平0.05,表明回歸系數通過檢驗。由此,可以建立煙臺市當期加工貿易出口額與GDP之間的一元線性回歸模型:Y = 893.03 + 3.51X。模型中,Y表示煙臺市GDP,X表示煙臺市當期加工貿易出口額。模型表明,煙臺市加工貿易額每增加一個單位,將會導致其GDP相應增加3.51個單位。說明加工貿易對煙臺市的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拉動作用,即煙臺市經濟增長偏向加工貿易,符合“貧困化增長”的第三個前提條件。
3.4 加工貿易規模分析
與鄰近沿海城市相比,煙臺市的加工貿易規模一直處于山東省前列。圖1顯示,2010年~2014年,煙臺市加工貿易額均高于青島市和威海市。在2014年,煙臺市的加工貿易額為311.6億美元,占全省加工貿易額的36.43%。煙臺市加工貿易的繁榮發展依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充分利用外資,利用國家的優惠政策來不斷的發展自己的加工貿易,使其在山東省的加工貿易份額中占到了重要的地位。分析發現,煙臺市加工貿易規模較大,符合“貧困化增長”第四個前提條件。

圖1 2010年~2014年煙臺、青島、威海加工貿易額對比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煙臺市加工貿易產品以需求缺乏彈性類型為主,加工貿易規模居全省首位,具有較高的加工貿易依存度,經濟增長偏向加工貿易出口,符合修正后的“貧困化增長”四個前提條件,即煙臺市加工貿易發展現狀存在“貧困化增長”隱患。
利用2005年~2014年的加工貿易數據,使用工業勞動生產率代替生產部門要素生產率指數,以2005年為基期,采用帕氏指數計算方法,計算出煙臺市2005年~2014年的價格貿易條件指數(N)、收入貿易條件指數(I)和單要素貿易條件指數(S),結果見圖2。

圖2 2005年~2014年煙臺市加工貿易條件指數(以2005年為基期)
圖2顯示,2005年~2014年,煙臺市價格貿易條件指數均小于100,表明價格貿易條件較基期惡化;同期,收入貿易條件指數和單要素貿易條件指數均大于100,表明收入貿易條件和單要素貿易條件較基期均得到改善。另外,價格貿易條件指數從2005年的100下降到2014年的72,總共下降了28%,平均每年下降2.8%,價格貿易條件較基期明顯惡化;收入貿易條件指數從2005年的100上升到2014年的357,平均每年上升25.7%,上升效果較為明顯,說明收入貿易條件較基期改善較大;單要素貿易條件指數從2005年的100上升到2014年的143,平均每年上升4.3%,說明單要素貿易條件較基期改善效果一般,可以說,煙臺市貿易條件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收入貿易條件指數的上升。充分利用國家的優惠政策,吸引外資進入市場,充分利用煙臺市勞動力優勢,增加產出,是煙臺市收入貿易條件得以改善的主要原因。但是加工貿易出口數量的急劇增長,導致了煙臺市價格貿易條件的惡化,即存在“貧困化增長”的趨勢。
5.1 提高企業自主研發能力
鼓勵和加大對企業研發的支持力度,改變目前以組裝、制造為主的生產環節,實現從生產環節到技術環節的轉變,從而促進企業擁有先進的技術,改變產品附加值低的現狀,實現從OEM(代工生產)到ODM(原始設計商)的角色轉換。因此,首先要鼓勵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致力于打造知名品牌、自主品牌,占據國際市場,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其次,淘汰高耗能、低收益的企業,減少對研發資金的損耗,將有限的資金高效利用起來;同時,要加強相關利益企業的合作,促進資源的有效共享,促進企業研發能力提高。
5.2 創新現有營銷模式
企業創新現有營銷模式是強烈的市場競爭環境所選擇的,只有企業確立品牌戰略,加強品牌經營和推廣,實現從OEM(代工生產)到OBM(工廠經營自有品牌)的角色轉換,才能有效長期地盈利下去。企業確立品牌戰略,進行營銷推廣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要注意市場的把握。明確產品目標客戶群體,分析目標客戶群體的特點,進行調查和研究,可以針對具體商品進行市場細分,完善市場。第二,營銷要與當代流行趨勢相結合,近年來網絡推銷成為很多企業必不可少的營銷模式之一,很多企業采取與社交網絡合作的方法,如微信、知乎、微博等。第三,營銷要考慮文化因素,既要給自己的產品創造文化,增加產品的藝術性和創意性,又要在進行營銷推廣時注意推廣當地的地區文化,避免與當地的文化習俗相沖突。
5.3 創造良好的外貿體制環境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貿易體制是貿易大力發展的基礎,而現在煙臺市面臨著企業制度尚不完善、企業經營理念不先進、中小型外貿企業繁多、市場盲目性強等問題。提高我國外貿出口的整體效益,必須深化外貿體制改革、完善相關制度。第一,深化外貿管理體制改革,減少政府的直接干預,進一步開放市場,與國際接軌。第二,適當給予有能力的企業以外貿經營權,鼓勵企業投身國際市場,促進生產企業與外貿公司間的利益合理分配。第三,完善相關制度,例如煙臺市在2005年通過了關貿配合審批機制,大大提高了審批效率,從而解決了重復作業、效率低、企業成本高等問題。
參考文獻
[1] P.Sen.Terms of Trade and Welfare for a Developing Economy with an Imperfectly Competitive Sector[J].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8(1).
[2] SawadaY.Immiserizing Growth:An Empirical Evaluation[J].Applied Economics,2009(13).
[3] 于瀚,肖玲諾.加工貿易“貧困化增長”傾向的實證及其對策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3(06).
[4] 曾鍇,陳程,湛泳.我國出口貿易貧困化增長的現狀、原因及對策[J].四川經濟管理學院學報,2010(02).
[5] 任曉峰.煤炭出口貿易的“貧困化增長”傾向及其對策[J].煤炭經濟研究,2006(05).
[6] 劉鉆石,張娟.中國出口貿易技術水平的地區比較分析[J].世界經濟研究,2011(01).
[7] 林林,周覺,林豆豆.我國貿易戰略選擇與“貧困化增長”[J].國際貿易問題,2005(06).
[8] 劉渝琳,梅新想.“貧困化增長”的衡量:貿易條件及其局限性[J].經濟問題探索,2012(02).
中圖分類號:F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6(a)-114-04
基金項目:①2005年度山東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2015RKA06 009)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謝肖肖(1994-),女,漢族,山東臨沂人,本科生,主要從事市場營銷方面的研究。
通訊作者:李玫瑰(1973-),女,漢族,山東萊州人,副教授,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國際貿易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