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興梅,李雙情,楊尚瓊,趙麗雪,劉繼學
(1.云南省麗江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云南麗江674100;2.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云南麗江674100)
?
不同濃度多效唑對大麥生長和產量的影響
宗興梅1,李雙情1,楊尚瓊1,趙麗雪2,劉繼學1
(1.云南省麗江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云南麗江674100;2.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云南麗江674100)
摘要:以保大麥8號為試驗材料,研究噴施不同濃度多效唑對大麥生長和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通過噴施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大麥株高、倒伏率、千粒質量降低,有效穗、產量增加。其中,噴施多效唑1 000倍液對降低大麥株高效果最佳(P<0.05);噴施多效唑500倍液對降低大麥倒伏率、增加產量效果顯著(P<0.05)。
關鍵詞:大麥;多效唑;株高;倒伏率;產量
多效唑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具有抑制細胞伸長、縮短節間、促進分蘗、抑制株高等作用[1-3]。李正龍等研究表明,拔節前噴施一定劑量的多效唑,可降低株高,促進分蘗生長,提高產量[4-5]。隨著大麥產量的提高,其田間倒伏的危險性在增大,大麥倒伏造成產量和品質下降的問題令人困擾。因此,本試驗采用噴施不同濃度多效唑,研究其對大麥生長和產量的調控效應,為大麥高產優質栽培技術提供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點與試驗材料
1.1.1試驗地點。麗江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團山基地。該基地海拔2 410 m,年平均氣溫12.6 ℃,前作油菜,長勢良好,土質為黑質沙壤土,肥力中等,周圍無遮陰,排水方便。
1.1.2試驗材料。本試驗參試大麥品種為保大麥8號。供試藥劑為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四川迪美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1.2試驗方法
1.2.1試驗設計。試驗在同一田塊進行,共設4個處理,分別為A: 噴施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的1 000倍液;B: 500倍液;C: 333倍液;D: 清水對照(CK)。各處理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面積為10 m2,長4 m,寬2.5 m,多效唑在大麥分蘗盛期(1月28日)噴施。
1.2.2試驗時間及情況。試驗于2014年11月5日播種,播前施用農家肥2 t/667 m2,用拖拉機翻耕、耙平各1次,統一播種量,播種量按15萬/667 m2基本苗計算稱種到行,播種時使用復合肥(N∶P2O5∶K2O=15∶15∶15)30 kg/667 m2,即每小區500 g,均勻撒于廂面。施肥情況:2014年12月16日撒施尿素20 kg/667 m2,即每小區300 g;2015年3月7日追尿素10 g/667 m2,即每小區150 g。灌溉5次,分別為2014年11月6日、12月15日、2015年1月20日、2月25日、3月30日。使用農藥和除草情況:分別于2015年2月24日和2015年4月3日用三氟氯氰菊酯和二硫代磷酸酯混合液進行蚜蟲防治;2015年1月26日用甲磺·氯磺隆防治田間雜草;2015年3月14日和4月20日人工除草各1次。5月11日成熟,5月12日收割。
1.3數據處理與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SPSS 19.0和Excel來進行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噴施不同濃度多效唑對大麥株高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對照的株高最高,為86.5 cm,A(噴施1 000倍液)的株高最矮,為78.2 cm,與對照D之間差異顯著(P<0.05),其余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
2.2噴施不同濃度多效唑對大麥倒伏率的影響
從圖1可以看出,對照D的倒伏率最高,為45%,其余處理的倒伏率均低于它,其中A(噴施1 000倍液)、B(500倍液)與對照D之間差異顯著(P<0.05),說明噴施多效唑可降低大麥的倒伏率。

表1 不同濃度多效唑處理對大麥株高的影響
注:表內的同列數據后小寫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異顯著。下同。

圖1 不同濃度多效唑處理對大麥倒伏率的影響
2.3噴施不同濃度多效唑對大麥產量及構成因素的影響

表2 不同濃度多效唑處理對大麥產量及構成因素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對照D的有效穗最低,為45.07萬/667 m2,其余處理的有效穗均高于它,但4個處理間差異并不顯著。B處理(噴施500倍液)的穗粒數最多,為36.57粒/穗,其次是A處理(噴施1 000倍液),為33.87粒/穗。對照D與處理C(噴施333倍液)的穗粒數均較低,均為33.57粒/穗,但4個處理間差異不顯著。對照D的千粒質量均略高于其余3個處理,但各處理間千粒質量相差不大,分布在38.24~38.59 g之間。對照D的產量最低,為695.56 kg/667 m2,其余處理的產量均高于它,其中處理B(噴施500倍液)與對照D之間差異顯著(P<0.05),說明噴施多效唑可增加大麥的產量。
3結論與討論
大麥在高產栽培條件下,易產生倒伏現象,且倒伏越早,對產量和品質影響也越大。吳興如等研究表明,在分蘗期噴施多效唑,可使大麥植株矮化,基部莖節變粗,增強莖節機械強度和抗彎曲力,對防止大麥倒伏有一定的作用[6]。在本試驗中,噴施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對大麥生長和產量有一定的影響,可使株高、倒伏率、千粒質量降低,而有效穗與產量有所增加。其中,噴施多效唑1 000倍液對降低大麥株高效果最佳(P<0.05);噴施多效唑500倍液對降低大麥倒伏率、增加產量效果顯著(P<0.05)。綜上所述,結合品種特性,選擇在分蘗盛期噴施合理劑量的多效唑,有利于降低株高,增強抗倒伏性并增加產量。
參考文獻:
[1]王三根.植物生長調節劑在糧棉油生產中的應用[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48-53.
[2]段留生,潘瑞熾主編.植物生長調節劑在經濟作物上的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16-18.
[3]胡紅梅,陸煒.大麥高產栽培[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40-43.
[4]吳興如,楊天奎,周訓龍.葉面噴施多效唑(MET)對大麥生長發育效應研究[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 1999,14(4):365-370.
[5]鄭艷玲,劉成,趙麗琴.大麥化控技術研究[J].現代化農業,2008(9):26-27.
[6]王祥根,凌士鵬,莊德惠,等.多效唑對大麥的抗倒性和產量的影響[J].耕作與栽培,1989(5):38.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aclobutrazol on Growth and Yield of Barley
ZONG xing-mei1LI shuang-qing1YANG shang-qiong1ZHAO li-xue2LIU ji-xue1
(1.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ijiang , Lijiang 674100, China;2. Lijiang Yulong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Lijiang 674100, China)
Abstract: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aclobutrazol on growth and yield of barley (Paul barley No. 8)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arley plant height, lodging percentages, and thousand grain weight reduced under 15% Paclobutrazolwettable powder spraying, while the productive panicle and yield increased. One thousand times of Paclobutrazol decreased the height of barley significantly(P<0.05), and five hundred times of which reduced barley lodging percentage and while increased the yield significantly (P<0.05).
Key words:Barley; Paclobutrazol; Plant height; Lodging percentage ; Yield
收稿日期:2016-04-12
作者簡介:宗興梅(1981—),女,農藝師,主要從事麥類栽培及示范推廣研究。E-mail:zongxingmei@sina.com。
中圖分類號:S512.3;S4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6486-20160176
網絡出版時間:2016-06-07
網絡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2.1769.S.20160607.1724.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