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應嬋
(成都體育學院,四川成都 610041)
河南省高校健美操運動的發展趨勢
汪應嬋
(成都體育學院,四川成都 610041)
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河南省普通高校健美操運動發展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在此基礎上揭示影響健美運動發展的因素,并提出相應的建議。研究結果表明:①教師和學生對健美操教學在學校體育中的地位認識不明確;②各學校的教學時數偏少,學生無法真正掌握健美操的相關技術;③學校的教學內容單一,評價方法落后;④大部分高校無法提供設施齊全的健美操場地和各種設備。要加強學校對健美操的宣傳力度;增加健美操上課時數,增加時間學習健美操;鼓勵和支持健美操教師的職后學習,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并且學校領導應加強重視健美操,加大對場地設施的投資力度。
健美操運動;普通高校;開展現狀
健美操是近幾年興起的體育運動項目,因其健美、韻律感強,把健與美融為一體,再加之它簡單易學不受場地、器材、天氣等因素限制,因此它受到廣大同學的喜歡。健美操運動不僅在大學體育教學中受到重視,而且,在社會各階層都得到廣泛的重視。而學校作為教育的最直接、最集中、最有效的場所,它不僅是學生接受知識,掌握技術、技能的主要場所,而且對社會人才的培養,對推廣健美操運動在社會中的開展,起著重要作用。在如今高校體育從階段體育到終身體育轉變的趨勢下,對健美操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 研究對象
本文抽取河南省十所普通高校的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學校名稱詳見表1。

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對象及目的在學校圖書館借閱書籍,并查閱2000~2013年的20多篇有關健美操研究的文獻資料。
1.2.2 問卷調查法
依據不同的研究對象設計《開展健美操的大學生的調查問卷》,此次共發放問卷650份,回收600份,回收率為92.3%。其中有效問卷560份,有效率為86%。
1.2.3 訪談法
對河南省十所高校的學生采取電話采訪或者面談的方式來了解各校健美操運動的開展情況
1.2.4 數理統計法
對問卷調查所獲得的數據進行系統處理,并進行分析。
2.1 學生對健美的認知程度
健美操是近幾十年發展起來的一項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它起源于傳統的有氧健身操,是以有氧運動為基礎,以健、力、美為特征,融體操、音樂、舞蹈為一體的大眾健身方式,它不僅可以提高人們的運動系統功能、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消化功能、神經功能,還有助于塑造形體、提高綜合素質、歷練意志等,是做為終身鍛煉的一種很好的運動手段。

表2 學生對健美操的認知程度
從表2中可以看出學生對健美操了解程度的認同率均在50%以下,學生對健美操喜愛程度的認同率也在50%以下,說明高校學生對健美操認識不明確,這對高校進一步開展健美操無疑是一個極不利的條件。
2.2 健美操教學現狀的分析
2.2.1 主要教學模式

表3 教學模式的統計
根據資料顯示,我省各高校以半開放式、主副項式、課內外一體化式為主,而健美操內容分別以不同的形式列入其中。這說明我省高校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無法讓學生以不同的形式去了解和學習健美操。
2.2.2 課程設置的時數
從調查可知,普通高校的本專科院校在第一第二學年開設健美操普修課,第三第四學年以選修形式開設課程,但各校學時數安排不同。從上表可以看出,我省高校的教學時數偏少,只有一定的學時數才能不斷提高上課的質量,高校健美操課教學時數應不少于兩個學期64學時,這樣才能使教師充分的教,學生充分的學習更多基本技能和理論知識,從而真正掌握一門體育鍛煉的方法,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表4 學校上課時數統計表
2.2.3 教學內容

表5 健美操教學內容統計表
從表5可以看出,45名學生選擇了大眾健美操為教學內容,占80%;有30名學生選擇啦啦操為教學內容,占67.2%;還有10名學生選擇競技健美操為教學內容,占18%;選擇大眾健美操的學生較多,而新等級操分為1~6級規定動作,針對不同人群設計的。內容單一、簡單而且還受器材限制,學生如果依賴統一固定的教學內容是無法發揮創新能力的。
2.2.4 考核內容與方法

表6 健美操課考核形式統計表
從表6可以看出,各校老師評定考試的形式采用傳統的一對一單人成套動作的占60%,分組自編不創編的占20%,自編動作占46.7%,這說明考核形式單一,不能全面地檢查和評定學生的學習效果,這將會挫傷部分學生的自信心,消弱他們對健美操學習的積極性。
2.2.5 場地設施現狀
學校體育工作對體育場館、器材等設施的依賴性很大,場地設施的情況能很好的反映高校對健美操的重視程度。

表7 體育器材統計表

表8 場地設施情況統計表
健美操根據自身特點對教學設施的要求很大,沒有齊全的教學設備,是不利于健美操運動的開展。從表7、8可以看出我省大部分高校無法提供設施齊全的場地和器材。
3.1 學生對健美操教學在學校體育中的地位認識不明確。
3.2 各校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
3.3 各學校的教學時數偏少,學生無法有充足的時間來真正掌握健美操的相關技術。
3.4 學校的教學內容單一,評價方法落后。
3.5 大部分高校無法提供設施齊全的健美操場地和各種設備。
4.1 學校應加強對健美操的宣傳力度。
4.2 采用多種教學模式,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氛圍中找到樂趣。
4.3 增加健美操上課時數,讓學生有充分時間學習健美操。
4.4 鼓勵和支持健美操教師的職后學習,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4.5 學校領導應加強重視健美操,加大對場地設施的投資力度。
[1]王洪.健美操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2]徐宏俠.談健美操的發展趨勢[J].丹東紡專學報,2005 (1).
[3]曹錫鎖.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王毅,馬亞軍.健美操教學的方法及步驟[J].遼寧體育科技,2006(2).
[5]國際體操聯合會健美操競技規則[Z].2008-2012年兩個版本.
[6]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健美操參賽規則、裁判法.
[7]楊小紅.我國競技健美操現狀及發展對策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2(1).
[8]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健美操等級運動員規則圖解[S].1997.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erobi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enan
WANG Ying-chan
(Chengdu sports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Sichuan,China)
Us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interview and data statistic,the status quo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aerobics in Henan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To reveal the affecting factors,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1)The cognition of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the status of aerobics teaching in the school PE is not clear;2)The teaching hours of each school is fewer,the students cannot grasp the related technologies of aerobics;3)the teaching content is rather single and the evaluation method is backward;4)Most of the colleges can't provide venues and facilities and all sorts of equipments for aerobics exercise.So propaganda of aerobics of the schools must be strengthened;aerobics class hours must be increased to ensure sufficient time for studying;the in-service learning of the aerobics teachers must be encouraged and supporte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And the school leaders should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aerobics teaching,intensify investment in the facilities.
aerobics;college;the status quo of the development
汪應嬋(1990-),四川內江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健美操。